黄世林教授诊治过敏陛紫癜性肾炎证治体会
过敏性紫癜性肾炎(HSPN)是过敏性紫癜(HSP)的常见并发症。HSP是一种毛细血管和微血管变态反应性疾病,病因可能与感染(最常见是呼吸道感染),药物和食物过敏引起的变态性反应有关,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常在皮肤紫癜、关节炎、胃肠炎同时或其后出现血尿、蛋白尿等尿常规改变,通过尿常规确诊者仅约20%-60%.但肾活检病理检查提示约90%-100%患者存在肾脏损害,是HSP最恶劣的预后因素。黄世林教授系全国、全军著名中医血液病专家、全国首批批名老中医之一、全军首届十大国医名师,学验丰富,深得中医药精髓,对HSP形成了独特的学术理论,采用以中医治疗为主、西药治疗为辅的治疗方法,获得了较好的疗效。笔者有幸师从黄世林教授,侍诊案侧,获益良多,现将黄老诊治HSPN的经验总结汇报如下。
1.病因病机
黄世林教授认为本病属中医学“葡萄疫”、“紫癜”、“血证”等范畴,是一种湿浊性疾病,其病理基础是正气不足.素体阴阳失调,主要是脾虚胃弱;病理实质是湿热瘀等浊邪为患。概因正气不足,多种因素,主要是饮食因素,伤及脾胃,脾失健运,胃失和降,致脾虚胃弱,运化失常,湿浊内生,或蕴久化热,或风热外袭,感受动风之品.致湿热互结,热灼血脉,扰乱营血,血不循经,溢出脉外而发病。离经之血及湿热灼津伤营,营血粘滞.或热壅血瘀,均致瘀血,致湿热瘀浊互结为患。离经之血瘀阻于肌肤,则为紫癜,凝滞于关节,则关节肿胀疼痛.湿热瘀浊阻滞中焦,中焦气机不畅,不通则腹痛;胃失和降,气逆而呕吐;脾虚湿浊,肠腑传化失常则泄泻.甚至湿热灼伤胃肠脉络而便血;湿热瘀浊,蕴结下焦.损伤肾络,精微外泄,则有不同程度的蛋白尿、血尿.甚者肾失开合,气化不利,出现少尿、浮肿、高血压,肾功能衰竭。因此本病病机根本在脾虚湿浊。
2.治则治法
根据对以上病机病理的认识,本病为湿热瘀互结为患,然总以湿浊为根本。湿浊内盛,滞碍气机,脾胃失和.又常合外感,蕴久化热,湿热内生,灼伤血脉或迫血妄行而发病。据此,黄世林教授提出总的治疗原则为芳香化浊,清热凉血,益肾消癜,然总以芳香化浊,活血贯穿始终,根据兼挟不同,加减化裁。
3.方药
基础方为益肾消癜方,药物组成:藿香、紫苏、姜半夏、茯苓、党参、金银花、连翘、黄芩、板蓝根、白鲜皮、生地黄、丹参、牡丹皮、赤芍、白茅根、金樱子、芡实、补骨脂等。方中藿香、紫苏既能化已生之湿浊,又可醒脾和胃.兼可疏散风寒,切合湿浊内盛之病机,且紫苏有抗过敏作用,黄老认为二药有较好的祛浊作用,故常用之为主药。姜半夏燥湿和胃,茯苓淡渗利湿,党参健脾益气.湿去脾健。脾运得健,湿浊不生,从根本上杜绝湿浊的产生。再予金银花、连翘、黄芩、板蓝根、白鲜皮清热解毒凉血.生地黄、丹参、牡丹皮、赤芍养血活血,白茅根清热利尿,泄热保肾;金樱子、芡实、补骨脂补肾摄精、补肾。诸药合用则湿热瘀浊得化,脾运得健,肾司开合。病情向愈。加减化裁:皮肤紫癜伴皮肤瘙痒者加用地肤子,重用白鲜皮,以清热利湿、祛风止痒;腹痛加白芍甘草缓急止痛,亦可加延胡索行气活血止痛;关节痛加用牛膝、稀莶草、伸筋草通络活血;尿血多重用白茅根,清热利尿,凉血止血,尿蛋白加用芡实、金樱子益肾固精。病初热毒偏盛者重用金银花、连翘、板蓝根清热解毒,湿浊盛者重用藿香、紫苏、姜半夏芳香化浊,燥湿和胃:中后期脾虚渐显,重用黄芪、党参、白术、茯苓以健脾益气,芡实以补肾固精。湿浊瘀血贯穿疾病全程.湿瘀均可蕴久化热,故全程应用藿香、紫苏、金银花、连翘、丹参、生地黄、赤芍等以化浊利湿、凉血活血,以防反复。
4.临证经验
本病脾虚湿浊为本,湿热瘀浊互结为患,缠绵难愈,故病程长,又常因六淫、药食反复,因此需坚持长期治疗,诊疗过程中注意以下环节,有助于减轻肾脏损害。减少疾病反复,提高疗效。
4.1 注重生活调理HSPN多与感染和变态反应有关,常因上呼吸道感染、药物或食物过敏、蚊虫叮咬等诱发或加重。因此,黄老认为生活调理对本病防治至关重要。一要保持房间空气新鲜,顺四时而居,预防感冒.感冒流行季节可服板蓝根颗粒等预防感冒,体虚者可加服玉屏风散等以增强御邪能力。二因本病根本在于脾胃虚弱,故需注重饮食调理,但不强调对异种蛋白摄入的绝对控制,而应在积极查寻并避免过敏因素的基础上,主张因人、因时灵活调整。饮食宜清淡而富含营养,易于消化吸收,忌肥甘厚腻等碍胃滞胃之品,忌辣椒等助火之品,多食蔬菜、水果,忌海鲜发物,慎用药物,减少与过敏原接触。在疾病进展期,饮食易清淡.对有明确过敏反应的食物以及肉蛋、奶等应禁食,可多食用健脾益胃的食材,如鲜藕、荠菜、粟米等,随着治疗.病情趋于平稳后,可酌情食用动物蛋白以补充必要的营养,由少量、单一品种逐渐加量并增多种类.并可应用山药、薏苡仁、芡实、赤小豆等煲汤食疗。
4.2加强清热解毒本病有1/3患者存在细菌病毒等前驱感染史,并常因咽炎、扁桃腺炎等上呼吸道感染诱发或加重,因此积极有效地控制和预防感染.是治疗本病,减少本病反复的重要环节。此类患者常有咽痛、乳蛾肿大,尤其是小儿患者,多为热毒蕴结咽喉。因此,黄老常用玄麦甘桔汤以解毒清热散结。病初热毒偏重,重用板蓝根、金银花、连翘;病久热毒渐清.脾虚湿浊渐显,以芳香化浊为主时,清热解毒仍不可废.恐炉烟虽熄,灰中有火,当辅以清解之剂,以防死灰复燃.病情反复。现代研究表明,清热、祛风、解毒之品具有抗过敏、抑制机体免疫反应,控制免疫复合物的产生.防治感染的作用,对改善肾脏疾病的炎性变态反应,减轻肾脏的损害有重要作用。
4.3强调凉血活血黄老认为本病初期湿热内盛,迫血妄行,血溢脉外,或热灼津血,血浓而滞形成瘀血.致使湿热瘀浊互结为患。瘀血形成,又作为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一则妨碍气血流畅,新血生成,二则瘀久化热.迫血妄行,致使肾络受损难复,精微外泄,从而加重血尿、蛋白尿,形成恶性循环。因此其治疗,当清热凉血.血得静而自止,故不必大量应用止血药。血既离经.即为瘀血,且血因热而外溢,则阴血已伤,故又当活血养血。故其治常用生地黄、牡丹皮、丹参、赤芍凉血、活血、养血之品,慎用破血之品,做到活血不伤血。止血而不滞血。
4.4善用健脾固肾本病中后期热邪渐清,紫癜消退,但湿浊脾虚渐显,血尿蛋白尿时有反复.黄老常重用黄芪、党参、芡实、金樱子等健脾益气固肾之品,一者脾健则水湿得化,湿浊不生以治其本,二者脾健则统摄有权,肾固则气化得利,固摄有权,精微不外泄。血尿者重用白茅根,蛋白尿者重用芡实。此期患者多虚实互见,稍有不慎,即犯虚虚实实之戒,临证重视虚实兼顾.扶正勿忘祛邪,需适当应用活血化瘀、化浊利湿之品.如丹参、藿香、茯苓、白术等,扶正不助邪,祛邪不伤正.标本同治,虚实兼顾。肾脏易损难复,需坚持长期治疗。
4.5 正确评估病情 目前通过尿常规检查发现约20%~60%HSP患儿发生HSPN,但肾活检提示几科100%患者存在肾小球病变,且约15%成人患者20年发生终末期肾病。不能及时发现HSPN和正确评价肾损害程度是其重要原因之一。应采用尿微量蛋白、尿酶等更灵敏、更精确指标评估肾脏损害的程度,有条件的行肾活检,以及时确诊,及时干预,避免过早停药.延误病情。
5.典型案例
患儿,女性,11岁。2010年12月30日就诊。以反复双下肢皮肤紫癜1月余为主症。经西医芦丁、强的松等治疗后,皮疹消退,但紫癜时有反复,多次化验尿蛋白(±~+),24 h尿蛋白定量0.54g/24 h,肾功能正常。就诊时双下肢皮肤散在鲜红或暗红色紫癜,压之不褪色.咽部充血,双侧扁桃腺Ⅱ度肿大。舌淡红,苔薄黄微腻.脉滑,诊为紫癜性肾炎(湿热蕴结)。治以芳香化浊,清热凉血,益肾活血。方用益肾消癜方加减化裁:藿香20g,紫苏20g,白鲜皮15g,党参30g,茯苓20g,玄参20g,金银花25g,黄芩25g,板兰根30g,牡丹皮10g,丹参15g,生地黄20g,生甘草6g,芡实30g,白茅根30g,辅以常规西药抗过敏、改善血管通透性,静滴阿奇霉素1周清除咽部细菌。2009年1月12日二诊,紫癜消褪无反复,咽无充血,双侧扁桃腺I度肿大。舌淡红,苔薄白,脉轻滑。尿常规正常。酌减苦寒之品.以防苦寒伤胃,玄参15g,金银花15g,黄芩15g,板蓝根15g,余不变。2009年3月24日四诊尿常规正常:尿微量蛋白、微球蛋白阴性,24 h尿蛋白定量0.01g,24 h。肾损害明显恢复,但仍坚持治疗,病情稳定无反复。
来自: 杏林脉香 《百家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