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家训】敬事有善功,功善而福至

家训原典
有忧则恐惧敬事,敬事则必有善功,而福至也。
受福则骄奢,骄奢则祸至。
原典释读
若有忧患意识,为人处世就会心怀敬畏,谨慎认真,福泽也随之而来。
若只贪图享受,待人接物就会骄傲奢侈,遂招致祸端。
原典出处
典出《戒子歆书》,为刘向对儿子刘歆的谆谆教导。
刘向,字子政,西汉经学家,文学家,目录学家;曾担任过谏议大夫、光禄大夫等职。
在这篇家训中,刘向一分为二地为儿子剖析为人处世的道理。
首先,引用本朝大儒董仲舒的言论,告诫儿子居安思危方可永保无虞。
继而,他以春秋时期齐顷公为例,告诫儿子“谦受益,满招损”的道理。

先贤典故
刘向为官,耿介忠直。
众所周知,西汉的覆灭,外戚宦官专权是最主要原因。刘向很早就意识到问题的严重,多次上书弹劾,为此曾两次下狱并被免为庶人,闲置十余年。后虽复用,但最终未能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

刘向治学,勤勉认真。
刘向熟读儒家经典,昼夜诵读,经常通宵达旦。
他涉猎极广,学识渊博,曾奉诏整理完善先秦典籍,在古籍保存上居功至伟。
可以说,我们今天能看到诸子百家之书,刘向与其子刘歆功不可没。
刘向著作,影响深远。
《新序》,以政治讽谏为主,汇编舜禹至汉初史实,之前分享的“下里巴人”即源自于此。
《说苑》,以春秋至汉初逸闻轶事为主,体现儒家观点,展现先贤治国安民理念。
《列女传》,以记录妇女言行为主,虽有历史局限性,但不乏一部女性发展史。
《别录》,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综合性分类目录树,共计20卷。遗憾的是唐朝时就已经散佚。
此外,刘向还整理完善了《战国策》,《战国策》之名始于刘向。

花雨感悟
刘向提到的“齐顷公”,堪称中国历史上首位“恶搞之王”。
说起两国外交,我们最熟悉的莫过于那句“两国交战,不斩来使”,即便是兵戎相见,不杀害对方使臣是最基本要求。当然,正常交往之中尊重使臣,更是外交的底线。遗憾的是,齐顷公没有“谨言慎行”的觉悟。
有一年,晋鲁卫曹四国使臣同时出使齐国。无巧不成书,这四位使臣各有生理缺陷:晋国使臣少一只眼,鲁国大夫秃顶,卫国使臣腿脚不灵便,曹国公子驼背弯曲。齐顷公接见使臣后心中偷乐,回到后宫将之视为趣事讲给母亲萧同叔子听。
不料激起了太后的好奇心,想要亲自去看。齐顷公为满足母亲的愿望,博母亲一乐,决定让“喜剧效果”加倍:
他命人在齐国境内找到四个与四位使臣具有相同缺陷的人,并在第二日对号入座为使臣驾车来花园赏花。
大臣们纷纷劝谏:邦国外交是国之大事,待之以礼尚且担心不够周全,公然取笑大大不妥。无奈齐顷公一意孤行,不为所动。
第二天,使臣驱车前往,各自看到面前的驾车人以为不过是巧合。经过花园阁楼时,听到楼上此起彼伏的笑声,甚至其中还有齐国太后!使臣们立刻就明白:自己被人嘲弄了。晋国大夫当场表态:此仇不报非君子!继而四国结盟,立誓讨伐齐国。
三年后,四国联军讨伐齐国,齐国大败。面对齐国抛来的橄榄枝,晋国甚至要求以萧同叔子为人质,最终因其太不合理而作罢。归国后的齐顷公励精图治,轻徭薄赋,最终再次成为春秋强国,赢得百姓拥护,诸侯敬服。
2011年某一天的河北大学校园注定不平静:一辆飞驰的轿车撞飞了两位新入学的女生,一死一伤。肇事者李启铭被拦截后没有一丝悔改之意,还叫嚣着:“有本事你们告去,我爸是李刚。”
此言一出,舆论哗然。“李刚”也无所遁形:原来当时是河北保定某区公安局副局长。
漠视人命,狂妄至此,认为无论什么问题父亲都能搞定的李启铭,最终被捕入狱。

《论语·乡党第十》中记录着孔子日常言行一种。
见齐衰者,虽狎必变。
见冕者与瞽者,虽亵必以貌。
迅雷风烈,必变。
夫子在面对身穿孝服的人,即便关系亲密也一定会端正态度;看到官员与盲人,即便是经常在一起的人,也会彬彬有礼。不仅如此,每当遇到雷电大风,夫子还会正襟危坐,面色端肃,以示对上天的敬意。
人常言“地低成海,人低成王”,此言不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