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东方家乡回望系列记事性国画作品:抬嫁妆

刘东方家乡回望系列记事性国画作品:《抬嫁妆》

家乡回望之:抬嫁妆

(刘东方)

小时候,家乡村里谁家的姑娘出嫁了,都会请村内左邻右舍的人帮忙抬嫁妆,在当时,这可是一趟很好的“美差”,我小时候就经常参加这类“活动”。

那时候,村里出嫁姑娘是极隆重的大事。提前几天村里各家各户便会去这家送礼,谓之“添箱”,礼物重的也只是扯些时兴的布料,其他的也只是送上几块钱而已。当时村民大多数还都才解决温饱问题,每逢谁家有这等喜事,去送礼的一般即联络了感情,还能在喜宴上大吃一顿。

到了出嫁那天,陪嫁的东西摆满了整个院子内外。什么大衣柜、五斗橱、板箱是当时必备的“三大件”,还有桌椅板凳、脸盆架、热水瓶、各色大小盆、桶等,都是根据各家经济情况而定,陪嫁几床缎子面的被子是必不可少的。谁家配送的东西多少,可是直接关系到这家人的脸面的,一般娘家人都会尽可能的多备一些。

在家乡,抬嫁妆的人一般都会请和这家相宜的邻居来担任,那可是一种“待遇”。我们那里对抬嫁妆的一帮人有一个专门称呼,叫“行人”,具体代表什么意思,我至今也没有弄明白。

上午八九点钟,随着一阵悠扬的唢呐声音由远而近,我们大家都知道对方接亲的一干人等到了。那时接亲用的仪仗一般是牛拉的大车(一种车身和车轮全是木质的车辆,很笨重)、或者是点缀有各色神仙雕像的大花轿,经过一番喜庆的礼仪过场后,我们这些负责抬嫁妆的“行人”便各就各位,谁负责抬什么物件是预先安排好的。一般大件两个人,小件一人拿一个,由于我年龄小,只有拿个小板凳什么的小东西。

跟随着接亲的队伍,我们大家抬起各色陪嫁物件,一字摆开,浩浩荡荡。一般近些的有两三里地,远的会有十来里路了。队伍在行进的过程中,沿途还会得到其他村子看热闹村民的祝福。大家一路说笑,倒也感觉不到累。

等到了地方,娘家派来抬嫁妆的一帮人是会得到特殊待遇的。他们会指派专门人员负责接待,酒宴也是安排在较为体面的地方。首先,主人家会先给每人奉上一个红包,三五块钱不等,作为抬嫁妆的喜钱,那时候这可是一笔不小的收入。然后酒菜上起,一般一桌坐八个人,家乡的大人都是好酒量,喝酒一般都懒得用小酒杯,记忆里都是一色吃饭用的蓝边碗,除去我们这些小孩子,一桌人如有五六个大人,没有十来斤白酒那时绝对不会尽兴的,我当时看着都会头晕。

那时的农村生活还是很苦的,很少能见到这么丰盛的酒席场面,一帮人简单客套一下后,便急不可耐地开吃起来,后边的菜还没上来,前边的盘子已经干净的照见人影了。大碗喝酒,大块吃肉,谁也没有丝毫的矜持,连话都懒得说,生怕自己错过了哪道好菜。

等大家都吃的差不多了,这家主人便会安排每桌端上两大盘白面馒头和一大盘方方正正的红烧肉,红烧肉一盘八块,每块约有七八两重,酱红色的肥瘦相间,极为诱人,我们当地人称为“开花”。这些可不能随便吃的,是给大家打包带回家的。按家乡的规矩,凡是参与送嫁妆的娘家人,无论年岁大小,每人都会有两个馒头,一块红烧肉的待遇,说是将喜气带回家。这时,大家都会各自很谨慎地打起包来,完了大家便打着饱嗝,满身酒气地拿起自己的扁担物什,笑眯眯、晃悠悠地起身返程。

现在家乡举办婚事,也已经和城里人无异了,陪嫁的东西全部用上了汽车,再也不需要抬嫁妆了。况且家乡百姓的生活也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也没有谁家需要用抬嫁妆带回来的馒头和红烧肉来改善生活了。(中国山水画艺术网编辑)

作者简介

刘东方(又名刘宾),画家。安徽太和县人,汉族。1972年出生,现居黄山。中国山水画艺术网总编辑,黄山东方书画院院长,四川省美术家协会会员。

(0)

相关推荐

  • 你听说过结婚,新郎不接亲,亲戚替新郎去接的吗?

    你听说过结婚,新郎不接亲, 亲戚替新郎去接的吗? 关山听风 结婚时新郎不接亲,而是要亲戚去接亲.这种习俗也许让人觉得很怪异的,然而,湖南省绥宁苗乡过去就是这种风俗.我弟弟结婚时,他就留在家里,我和妻子 ...

  • 明清嫁妆瓶

    从明代末期开始一直到民国末期,嫁妆瓶成为结婚陪嫁用品和装饰用品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使用.嫁妆瓶由于容易破损,导致传世越来越少,完整的更是少之又少,如今存世量逐年的递减.嫁妆瓶,顾名思义,就是陪嫁的嫁妆. ...

  • 广东作家‖【出闺】◆王槐菊

    作者简介 王槐菊,湖南,东莞市作协会员,东莞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西部散文学会会员,天津散文学会会员,东方散文签约作家,中国乡村杂志人才库认证作家.作品散见于网络平台和纸刊. 出闺 一 俗话说:&qu ...

  • 刘东方家乡回望系列国画连载之:拜年

    刘东方家乡回望系列记事性国画作品:<拜年> 家乡回望之<拜年> (刘东方 图/文) 在家乡,每年大年初一的拜年是十分隆重的事情.一大早起来,人人都穿上崭新的衣服,首要的事便是到 ...

  • 刘东方家乡回望系列国画连载之:拴儿

    刘东方家乡回望系列记事性国画连载之:拴儿 家乡回望之<拴儿> (刘东方 图/文) 小时候,家乡重男轻女的陋习比当下更严重.这也难怪,农村家族势力还是很重要的,哪家男丁不旺,还是会受人欺负的 ...

  • 刘东方家乡回望系列国画连载之:送柴

    刘东方家乡回望系列国画连载之:送柴

  • 刘东方家乡回望系列国画连载之:烧红芋

    刘东方家乡回望系列国画作品:烧红芋 家乡回望之<烧红芋> (刘东方/图文) 在家乡,红芋(南方叫山芋)是最常见的农作物之一.按种植季节不同,分春红芋和麦茬红芋两种.红芋在农村可以说全身是宝 ...

  • 刘东方家乡回望系列国画连载之:挖田鼠

    刘东方家乡回望系列国画作品:挖田鼠 家乡回望之<挖田鼠> (图文/刘东方) 农历九月,是家乡收割黄豆的季节.小时候,每临近收割的时候,家里的黄豆地里经常出现大面积的空壳豆荚,姥爷说是地里一 ...

  • 刘东方家乡回望系列国画连载之:看电影

    刘东方<家乡回望>系列国画作品:看电影 家乡回望之<看电影> (图文/刘东方) 在三十几年前的家乡农村,还没有电视机,能够看上一场电影,在当时是一件极其奢侈的事. 在家乡,谁家 ...

  • 刘东方家乡回望系列之:求雨

    刘东方家乡回望系列记事性国画作品:求雨 家乡回望之:求雨 (刘东方) 家乡村内东南侧有一水井,在当家塘的西岸.井口高于地面,用青砖铺了两圈,在记忆里,这口井是我们全村人生活的唯一水源.小时候,我们这些 ...

  • 刘东方家乡回望系列连载之:交公粮

    刘东方家乡回望记事性国画作品之:交公粮 家乡回望之<交公粮> (文/刘东方) 小时候,家乡每逢小麦收割完毕,交公粮便是一等一的大事. 家乡的农村包产到户后,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十分高涨.随着粮 ...

  • 刘东方家乡回望系列连载之:炸馓子

    刘东方家乡回望系列记事性国画作品之:炸馓子 家乡回望之<炸馓子> (刘东方) 小时候,家乡过年是非常隆重的.过了腊月二十四的祭灶,年的气氛也就愈来愈浓了,家家户户都在积极准备过年用的各色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