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游记(2016年)(苏州行游记之四)
(虎丘剑池)
之四 虎丘的文化意义
虎丘仅高十余丈,但配得上“大吴胜壤”四字。
它既非“峻极”,又非“削成”,高不接云,深无藏形。唯秀壁数寻披杜兰苔藓,椿枝十仞挂藤葛悬萝。“路若绝而复通,石将颓而更綴”。
虎丘非山,但可与名山比肩。何故?
因它有2500年文字历史沉淀;
因它有历代才子的传世吟咏;
因它闪跃着三吴文化的光波;
因它牵动着华夏文明的脉搏。
除此而外,还因它具有民众的属性,是一座寄托民众情绪的欢乐之丘。
在历史上,三山五岳莫不与皇权威严相联。人们怀着敬畏与虔诚,登山进香祈求佑护。除了三五文人,古代登山者能有几人有嬉戏的非分之想?
而虎丘却是一个欢乐汇的大舞台。
在公元五世纪的南朝,人们就在虎丘“时倾飘瓷而酌旨酒,剪绿叶而赋新诗。”
明朝学者李流在游记中称:虎丘无高岩邃壑,独以近城,故箫鼓楼船,无日无之。凡月之夜,花之晨,雪之夕,游人往来,纷错如织。
至中秋夜,“倾城阖户,连臂而至”。衣冠士女,莫不靓妆丽服,重茵累席,置酒交衢间。从千人石上至山门,栉比如鳞,远而望之,如雁落平沙,霞铺江上。来者行吭高歌,唱者千百,声若聚蚊。
另一位明朝士子对热闹场面描绘得更为生动:中秋之夜,土著流寓、土夫眷属、女乐声伎、名妓戏婆、民间少妇,游冶恶少、清客帮闲自生公台、千人石、鹤涧、剑池下至试剑石、一二山门,皆铺毡席而坐,无一空地。当月上晴空,有百余处鼓吹团“大吹大擂,十番铙钹,渔阳掺挝,动地翻天,雷轰鼎沸,呼叫不闻”。
设想一下当时情景,由一二门至虎丘塔下,在局促的地面上,竟有一百多个演奏合唱团忘我地表演,真个是惊天动地。
除虎丘外,在华夏大地上,还有何地民众不分等级,成千上万地聚于一地而欢乐忘归?在人们的想象里,古人生命的音符总是很沉重,但哪里知道,人家至少在八月十五之夜的生命乐章竟是如此灿烂!
再联系到五人墓碑记,不由产生联想:平等、欢乐与义气莫不是三吴文化的基本元素?
(作者:顾德欣,中国老教授协会战略研究中心主任,原国防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