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盛夏蚊虫咬人时 如何预防是关键
潮湿闷热的盛夏就要来临,适宜的生存条件更适合蚊虫滋生繁殖,蚊虫也因此进入鼎盛的活跃时期。这时候,即使我们防护的在严密,蚊虫还是不时的“光顾”叮咬我们,带给我们无尽烦恼,如果处理不及时还会一些意想不到问题。
蚊虫叮咬是通过其口器刺伤皮肤,吸血液作为食物,雄性则吸食植物的汁液。蚊虫叮咬后刺入皮肤的唾液中含有外源性蛋白,会引发人体本能的保护机制,形成局部的炎症反应,即一种过敏反应,所以被昆虫叮咬后容易产生红色的疙瘩,这种皮疹特征是不同于其它过敏性疾病的。每个人的体质不同,被叮咬后的症状持续时间、过敏反应的轻重程度也不相同。
蚊虫叮咬后我们的皮肤会出现红肿、瘙痒等症状,这时候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办法来处理,缓解症状。
廉价高效的肥皂水居家首选。这是由于蚊虫吸食血液时,在口器中分泌出一种有机酸——蚁酸,这种物质可引起肌肉酸痒。而肥皂含高级脂肪酸的钠盐,水解后显碱性,其中的OH-与蚁酸的H+中和成H2O,可迅速消除痛痒。
此外,我们居家还要常备这些防蚊虫药品,以备不时之需。
清凉油、风油精等:普通的蚊叮虫咬,可用风油精、清凉油等,既有效,对皮肤刺激也较小。但眼周、鼻孔、口唇、外阴、肛门等部位以及与黏膜交界近处不宜用,渗液处及伤口处禁用。
炉甘石洗剂:具有收敛和保护皮肤的作用,适用于荨麻疹、痱子等急性瘙痒性皮肤病。涂抹时应注意皮肤是否有破损,如皮肤有破损则不能使用。主要治疗儿童湿疹,对因蚊虫叮咬引起的强烈过敏或化脓。
红霉素眼膏:被叮咬的地方接近眼睛部位的,可以用红霉素药膏涂抹,可以防止感染。
糠酸莫米松乳膏(艾洛松)、复方丙酸倍氯米松樟脑乳膏(无极膏)等激素软膏也是不时之需的有效药品。但最好点涂、薄涂患处,避免大片涂抹。婴幼儿及成人的腋下、颈周、腘窝(膝盖后的菱形窝)、大腿根等皮肤薄嫩、血流丰富的皮肤区域需慎用。
内外兼用的传统名药六神丸效果也不错!
六神丸不仅可以内服治疗咽喉肿痛,也可外用消肿止痒。我们可以取六神丸10粒,用冷开水或米醋少许,盛食匙中化散,敷搽四周,每日数次常保潮润,直至肿退为止。如红肿已将出脓或已穿烂,切勿再敷。一般用药1~2天后患者红肿减轻,痛痒感消失。但应注意的是;孕妇及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而且本品含有麝香,运动员慎用。
通过上述方法还不能达到缓解症状的目的时,我们就应该及时到医院就医,以获得更专业治疗指导。这是因为一旦发生严重虫咬过敏,我们就要口服抗过敏药物,而抗过敏药又是处方药,而且各种过敏药的作用成份也不太相同,这时候我们就需要专业的医生来为我们保驾护航啦。
需要提醒的是,蚊虫叮咬后涂药时,为便于局部吸收止痒,建议用指甲反弹患处至微红后薄涂、点涂为好,不宜搔抓,以免皮肤破损。激素类药物一天内一般不超过2次。
传统的中医药对驱蚊的效果也不错,推荐配方给各位朋友,大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配制作:
配方1:白芷、苍术、甘松香、菖蒲、蒿本、桂枝、高良姜、丁香、藿香、雄黄、艾叶、佩兰、陈皮、薄荷、沉香或檀香都是中药香囊的可用配方,可各取6克,配冰片、朱砂各0.5克,研末使用。配方2:艾叶、白芷、薄荷、藿香、香茅、石菖蒲、苍术、丁香各15克。 配方3:艾叶10克 菖蒲10克 鳖甲10克 闹羊花20克。 一起研成粉末,置入香囊少许、佩带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