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自律”的最大误区

首先让我们认真想想,人为什么要自律?是为了让自己更好,对吧?为了更强、为了更瘦、为了更有钱、为了更成功……总之是要越来越好。所以,自律应该是很开心的一件事,对吧?

但对于很多人来说却不是这样,也就是说对他们来讲自律并不快乐,甚至非常痛苦,以至于痛苦到根本无法坚持,常常半途而废。

这就是自律的误区,让自己越来越好的事情给我们的感觉却是难受和不适,这些感受其实来自于我们从小受到的管制和约束。因为人在儿童时期由于自控能力尚未发育成熟,因此需要家庭和社会的指导和约束,但这些必要的约束会在我们心里一直延续到成年以后。也就是在我们自己已经有了相应的自控能力以后,在心里依然会有一种“被自控”的意识,我们总是下意识的告诉自己“我应该这样”、“我不能那样”。心理学家通过实验证明,这种强制约束并不能增加我们的自控能力,反而在更多的时候起到了相反的作用,让我们产生反感和对抗的心理,这会严重挫伤我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降低自我评价和行动效率。

其实,自律本应该出自于我们内心的“我想要”。我想要有健康的身体去享受生活,所以要健身锻炼;我想要开心想要活得明白,所以要读书学习提高认知;我想更富有,所以要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努力的去工作。像这样,把行动和我想要的有意义的事物建立联系,才能真正提升意志力,有益身心的行为本就应该让人感到快乐,在愉悦中把这些有意义的行为变成你的生活习惯。

找到那些对你来说更有意义的“我想要”,愉快的去坚持行动。人的天性就是喜欢给自己的行为找到一个合适的理由,去除别人强加给我们的力量,我们会越来越喜欢那些出自自愿的选择,这些行动会慢慢的内化成一种生活习惯,最后会达到难以舍弃的程度。

自律应该来自于自愿而非强制,那些把自律理解为被迫的不得不做会让自己活在痛苦和纠结中。当然,更可悲的是这种强制的自律往往很难内化,无法成为习惯,因此更难坚持。明白这个道理,我们才能做到愉快的坚持,愉快的自律,这种愉悦的体验才应该是自律本来的样子。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