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缺的究竟是什么?

人总有自己感觉稀缺的资源,有人缺钱、有人缺时间、有人缺健康、有人缺朋友、缺友谊。但这些稀缺的资源多数靠外力补充难达效果,有些甚至适得其反。

比如,多数人认为穷人就是缺钱,那就做慈善、送援助。于是国际社会对非洲发起了长达几十年的援助,结果是送去多少钱,绝大多数非洲人依然贫困。难怪一位英国爵士批评这种援助说:永久的援助必将导致永久的贫困。

再比如时间,一个朋友讲,看别人一年看上百本书后变化明显,谈吐优雅、言之有物,话题一多人也显得有趣。羡慕之后暗下决心,制定读书计划。计划定的也算切合实际,鉴于初学乍练计划每月读一本,普通书三五百页,每天十几页,轻松搞定,于是心满意足的忙别的去了,年底发现,一本也没看完,回头想想,真的忙成这样吗?

由此看来,给穷人一笔钱未必能使其富足,给拖延症一些时间也未必能使其变得高效。有人以此总结,我们缺的未必是某种资源,稀缺只是一种心态,当某种稀缺的心态抓住了你的注意力,你的思维就会由此改变,进而影响你的决策和行动。

稀缺令人专注,这有对我们有利的一面。

你有没有这种经历,本来计划十天完成的任务,在还有一天的时候进程仅仅过半。只好硬着头皮加班,但奇迹出现了,你可以几个小时不看手机不刷微博,工作效率远超平日。这就是由于时间的稀缺,带来来的专注。

但这种专注也有副作用,就是短视和视野狭隘。

前几天在南昌地铁一号线上,一位年轻妈妈突然大声责骂自己的孩子,并且动手打他。原来是孩子弄丢了五块钱的地铁票。有好心人护住孩子劝这位母亲:五块钱又不多,补张票就是了,不该打孩子。而这位妈妈的解释是,她每月收入只有九百块,和丈夫分居后,孩子的抚养和住院的母亲全靠她,最后她说:“五块钱很多了,钱难赚,钱好难赚!”。

五块钱不多,既算在这位母亲这里也不会大过儿子的快乐,只是对于钱的稀缺令她短视,没有看到自己的行为,会给孩子带来多大的心理阴影,稀缺令她对钱极度专注。

我们可能缺钱,也可能缺时间,但解决问题的思路不能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要认识到稀缺本是一种心态。要对抗这种心态最好的办法就是制造宽裕,让自己有游刃有余的感觉,在此之后才能放宽眼界,不再受稀缺心理的限制,利用而不受限,这才是解决之道。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