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下,讨好、指责,缘于我们只看到冰山一角|萨提亚

发布时间:2021-04-21

“我想爱你,

而不用抓住你,

欣赏你而不须批判你,

和你一起参与而不强求你,

离开你亦无须言歉疚……”

这是萨提亚一首小诗的片断,我很喜欢。

萨提亚模式又称萨提亚沟通模式,是由美国首位家庭治疗专家维琴尼亚·萨提亚女士所创建的理论体系。

她建立的心理治疗方法,最大特点是着重提高个人的自尊、改善沟通,治疗的最终目标是个人达到“身心整合,内外一致”。

对于非心理学从业人员,了解萨提亚有什么益处吗?

让我带着你一起去了解,希望能让你看到不一样的自己,让你看到更多选择。

01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冰山

日常,我们外在表现出来的都是我们的行为,看到的也是他人的行为。

萨提亚提出的冰山理论  ,是一个隐喻,它指一个人的“自我”就像一座冰山一样,我们能看到的只是表面很少的一部分——行为,而更大一部分的内在世界却藏在更深层次,不为人所见,恰如冰山。

当我们在与人沟通时,并没有去体会和察觉沟通下面的冰山。

有时甚至连自己对自己冰山下面的东西也没有觉察,更别提觉察到他人的冰山了。

从我们知道这个理论之后,我们就可以用全新的视角来看待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也可以重新认识自己。

我们不仅仅看到冰山露在水面上很小的那部分,还要尝试看到水面之下更大的山体,即长期压抑并被我们忽略的“内在”, 去了解我们自己深藏的情绪、感受、自我价值、观念、期待、渴望等等,看到真正的自我,我们的人生就会改变!

02

我们拥有一切所需的内在资源

人都是家庭塑造出来的。

一个人和他的原生家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种联系可能影响他的一生。

我们的很多行为特质,归根结底都是我们的父母所赐予。

比如夫妻经常吵架的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影响孩子的亲密感,甚至影响到孩子以后的新家庭。

当我们的自我价值感稳定,不依靠外在评价,即使没有人欣赏,我们也懂得自己爱自己时,一切才会不同。

对于问题家庭,虽然我们没有办法去改变已经发生的事实,但是我们可以去改变这些事情对我们的影响。

萨提亚让我们记住:每个人都如同一颗种子一样,有顽强的生命力,可以长成参天大树。

但是因为我们一些失败的经历,自己的强大慢慢被埋没了,从而常常忘记了这点。

丛非从老师说:

“你本来就很强大,只是在进行自我的伟大复兴”。

我们内在的勇气,善良,爱心是足够的。

我们要学着做的是接受自己,以一种温暖、关爱、亲切、宽容和体贴的态度对待自己。

我们成长的过程,就是由依赖到独立的过程。过去我们可能活在他人的期望当中,不知道自己的方向,现在,我们要学会自己照顾自己,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不再依赖他人。

我们有共同的需要:被认可,被看到,被爱,被尊重、安全健康。

当我们了解自己内心真正的渴望与期待,并且知道别人也渴望被爱、被尊重,我们内心与行为和谐一致,我们就能活出生命力。

03

一致性沟通

萨提亚模式认为人是活在环境、关系中的。

人在压力状态下,或者称我们在求生存模式下,主要有四种不健康的沟通姿态:讨好型、指责型、超理智型、打岔型。

不健康的沟通姿态,都是源于低自我价值感的害怕和担心。

讨好型的人忽略自己,内在价值感比较低。

言语中经常流露出“这都是我的错”,“我想要让你高兴”之类的话。

行为上则过度和善,习惯于道歉和乞怜。

比如青春期的孩子对妈妈面露不快,妈妈说:“妈妈不知道这双鞋你不喜欢,你想要什么样的?我明天就带你去买”。

讨好型沟通的家庭,表面一团和气,但缺乏一种家庭成员之间真挚的爱。

孩子在这种讨好型沟通模式中,更容易形成的是任性。孩子自己很少迁就父母,久而久之,对家庭成员缺少包容力。

指责型的人则常常忽略他人,习惯于攻击和批判,将责任推给别人。

“都是你的错”,“你到底怎么搞的”是他们的口头语。究其内在经历,指责型的人通常感觉孤单失败,但他们宁愿与别人隔绝保持权威。

指责型的人骨子里也是自卑,只不过需要找到更自卑的人替他承受那些他对自己的不满意。

比如:

“你是怎么搞的,家里一团乱,孩子的作业这点小事,你都辅导不好!”

“你看你又不好好吃饭,什么时候能让我省省心啊!”。

每个人都有可能有一个较为固定的指责对象,家庭问题往往在相互指责和埋怨中不欢而散,问题最终并未真正解决。

这是一种很具破坏功能的家庭沟通模式,被指责者或逆来顺受,或一味逆反、攻击性强。

讨好和指责是最常见的两种姿态。有趣的是,指责型的人通常会找一个讨好型的人做伴侣。

超理智型的人只关注到情境,常忽略自己和他人。总是逃避与个人或情绪相关的话题。

打岔型的人则是逃避,习惯于不直接回答问题。 

实际上我们在不同的压力下、面对不同的人的时候,会使用不同的姿态,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使用这四种方式。

表里一致型是萨提亚所倡导的目标。

表里一致是指我表达的,正是我渴望的,我期待的,我感受的,我真实的想法。

同时,我会考虑到你的冰山,我会考虑到我们当下的情境。

这种模式建立在高自我价值的基础之上,达到自我、他人和情境三者的和谐互动。

这种模式的人言语表现出一种内在的觉察,表情流露和言语一致,内心和谐平衡。

多数人倾向于去选择他所熟悉的应对方式。尤其是在他面临压力的情况下,更会应用一些自动化的反应。

比如说家中孩子逃学,网络成瘾等等,这些都不是真正的问题。

真正的问题可能是孩子在成长的过程当中希望去获得自由,希望被父母去关注并给予更多的爱。

但他不知道该怎么去做,不知道如何找到一种合适的途径,只能用这样一些方式来去表达。

这让我也联想到最近引发热议的“鸡娃”问题。

为什么都是望子成龙,却有那么大的差异呢?

区别就在于家长是一味地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把父母的期望强加在孩子身上,还是将培养孩子的重点放在提升孩子的自我价值上,给予孩子理解和倾听。

结果会完全不同。

我们在跟别人沟通之前,不是先去看要求别人做什么,是我们自己先去协调自己的行为和内在,调整好自己,才能达成和谐一致的沟通。

比如:妈妈不会因为孩子没完成作业而认为自己不是一个好妈妈。

但是会认真听孩子说没完成作业的原因,而不是去指责孩子。

再比如:全职妈妈不会因为没工作而产生低自我价值,因为照顾孩子、照顾家庭是有价值的。

她可以温和而坦然地对丈夫说,“我知道你上班一天很累了,但我要做饭,又要照顾孩子,需要你帮下忙。”这就是一致性沟通。

04

错误的信念

许多人有一个错误的信念:

我是不可以错的,我的错不可以被原谅。

讨好者犯了错误就会焦虑,怕对方生气。

指责者就会尽快地指责对方的错来回避自己的错。

超理智者会拼命的解释来掩饰自己的错。

而打岔者会直接回避这个事情。

一致性的特点是我们很多事情都可以平等沟通交流,即使我有错道歉,也不必觉得自己不行,不必感到自卑,自怨自艾。

反对别人的时候你也不需要说别人错了,不需要用指责的方式。

讲道理的时候,你也不需要一副冷淡无表情的样子。

第二个错误的信念:

有人不喜欢真实的我,所以我必须要掩饰。

这是很多人内心的一种隐藏的信念,就是我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麻烦,我的存在是多余的,我的存在会影响别人。

一个人他开始怀疑自己价值的时候,那么他就会因为对方说了什么而陷入了应对,而不是坚定的活在自我认知里。

我自己小的时候,爸爸是家庭收入的重要来源,那时爸爸身体不好,常吃药,我特别懂事,不吵不闹,长大才知道,我那是一种讨好的姿态,是我生存的需要。

可是经常去讨好,不知不觉就形成了自动化的行为。

工作之后,面对领导的批评或指责,感觉到生存压力时,面对冲突,我的行为又变成了讨好,感觉好压抑。

在学习了萨提亚之后,我才慢慢看到自己的这种反应模式,也看到自己不能犯错的错误信念,我终于可以坦然认错,而不会否定自己。

面对别人的指责,我也不会影响自己的价值判断。

我和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我自己,有了真正的连接。

我渐渐看到自己内在的力量,看到自己的情绪与需求,同时也尝试看到他人的情绪和需求,再考虑所处的具体情境,学着去一致性表达,感觉自己的生命状态已完全不同。

写在最后

了解和学习一些萨提亚的相关理论,我们会得到温暖而有力的心理支持,从而获得个人成长。

萨提亚模式包含许多工具及技术,除了冰山,还有冥想、家庭重塑、雕塑、天气预报、呼吸疗法等等,尤其适用于家庭治疗。

如果你有个人成长以及家庭关系、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困扰,自己觉得力量不足时,可以寻求萨提亚学派咨询师的帮助。

参考资料:
《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
《新家庭如何塑造人》
《跟萨提亚学沟通》
百度百科
原创:怡名
责任编辑:一只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