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是怎么诞生的,又是如何扩张,最终形成今天的华夏
“华夏”是中国人最早的自称,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这个词就已经出现了。
那“华夏”是怎么诞生的呢?
在我们的一般印象里,中华大地上,好像只有夏商周文化,这个印象来自司马迁的《史记》,因为司马迁的史书里,没写其他文化。
但考古发现告诉我们,中华大地上的文化,是满天星斗。
良渚文化、二里头文化、河姆渡文化、三星堆文化......这些文化的历史和发展程度,并不比夏商周文化差,但最终奠定华夏文明基石的,只有夏商周文化。
今天我们聊聊,夏商周文化是怎么出现的,又是如何扩张,最终形成今天的华夏。
太长不看版:
1.生活在中国北方更偏北的先民,原来过的生活和中原地带、南方差不多,但随着人口增多,那里的农耕环境也没有其他地区好,所以这些先民开始了农耕加狩猎的生活。
再随着气候变冷,粮食进一步减少,为了生活,这些先民只好带着家畜到处寻找食物,游牧,就开始了。
但游牧的收益无法保障,所以时不时就要南下抢劫,要想抢得过农耕民族,就需要加强武力,所以游牧化的民众,就成了人人皆能骑兵打仗的好战士。
2.在黄河中下游地区的民众,面临两重压力,一个是气候变冷造成粮食产量下降,一个是北方游牧化的民众南下抢劫。
为了应对这两个压力,农耕区的民众组成强大的政权。有政权就有阶级,少数人的统治阶级就可以多吃,大多数民众少吃,这就解决了粮食短缺问题。有政权,也就有了军队,可以应对北方的威胁。
3.周朝之所以能打败商朝,是因为得到了西部游牧部落西戎的帮助。所以周和西戎历代联姻。西周末代天子周幽王的皇后是西戎人。周幽王不想被西戎一直牵制,所以废除皇后和太子。这惹怒了西戎,所以带兵攻入都城,杀死周幽王,西周灭亡,周王室东迁,东周开始。
4.周王室与犬戎等北方游牧民族决裂,也就失去了实际统治天下的力量,东方各诸侯自由了。但东方诸侯们也面临北方游牧民族南下压力,为了抵御北方游牧民族,东方诸侯们结成华夏这个想象共同体,并修筑长城,在心理和地理都与游牧民族割裂开来。
5.吴、越、秦、楚四国,原本都不属于华夏,是被排斥在外的蛮夷之地,但加入华夏有现实的利益,逼着他们迫切地要加入华夏大家庭。为了顺利加入华夏,他们杜撰先祖传说,都说自己的祖先是华夏的一员,通过塑造历史记忆来强调自己原本就是华夏。
6.汉朝把华夏版图推向了极限。向北,汉朝与北方游牧民族时战时和,最终确定了缓冲带。向西,占领了羌族的地盘,羌人也通过塑造历史记忆,说自己先祖也是华夏,来融入汉朝统治。向南,这些地区本来属于农耕地区,汉帝国本身属于农耕帝国,儒家思想这一套推广过去,非常顺利。统治南方的山区部落,则是通过经商互通有无,加强联系,逐渐把他们纳入统治。
随着历史的推进,这些地区形成了今天的华夏共识。
01
气候变化,诱发游牧民族出现
我们回到公元前3000年的中国北方。
这时的中国正处于新石器时代晚期。
中国大地上,分布着许多聚落,各个聚落都过着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生活。
从辽河到长江,从今天的青海到山东,虽然地理跨度很大,但这些聚落都有很多类似特征。
比如,都掌握了简单的耕作技术,把植物的果实种子加以播种;都驯化野生动物;都使用磨制石器;人们还学会纺织和制造陶器。
虽然每个族群的活动范围都不会很大,但经过间接沟通,技术和文化也会在不同聚落之间流动。
黄河中游一位河南老农使用的陶器,跟长江下游一位苏南居民使用的陶器是差不多的。
长期的农业定居生活,使原始居民的人口迅速增加。
人口多了,村落之间的空地变少了,可以食用的果实也有点不够分了,聚落之间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冲突。
尤其是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矛盾突然变得尖锐起来。
公元前2000年前,全球的气候开始变得寒冷干燥。
受影响最大的是农耕畜牧混合地带,也就是今天青海东北部、甘肃、陕西、山西、河北北部一带。
这里的水热条件比不上南方的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农作物产量不高。
所以,居民在农耕之余,必须多打猎或多蓄养家畜,这样才能生活下去。
但气候变得干冷,导致农作物产量更低,别说饲养家畜,人的口粮都很紧缺。所以,人们放弃定居,开始带着家畜四处寻找食物。
你看,游牧开始了。
不过,放牧带来的收益,是没法跟农耕相比的。
为了补充生活资源,人们不得不去农耕区抢。
而要想抢,就要有更强的武力,更快的速度。
这样,走向游牧化的民众,必须武装化。
02
为了更好地抢夺资源,农耕民族组成强大的政权
说完北方农耕畜牧混合区的民众,我们再看农耕区腹地,也就是黄河中下游地区。
黄河中下游的农耕区,就是后人常说的中原。
当时的中原民众面临双重压力,一方面是气候干冷造成的粮食减产,另一方面是来自北方游牧民众的威胁。
资源本来就不够,还有可能被抢走,这该怎么办呢?
应对这个问题,主要有三种办法。
第一是改进生产技术增加粮食产量。
但迭代生产技术是个长期实践才会见效的事情。
于是人们想到第二种办法,重新划分资源,让少数人吃饱。
也就是通过战争或统治,让大多数人少吃多干,供养剩下的一小部分人,这就是“阶级化”。
重新划分资源还有一种办法,部分人结成共同体,然后宣布其他人“非我族类”,再把他们的资源抢过来。
这种方法更暴力,更残酷,冲突更激烈。
这三种方法,常常是组合使用的。
比如在黄河中下游地区,人们在劳动生产中不断改进生产技术。
同时,群体之间、群体内部的冲突也更加频繁。
群体之间,强大的群体会兼并弱小的群体。
群体内部,掌握更多资源的人变成贵族,他们会对下层农人进行剥削。
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掌握资源的贵族会修建豪华的宫殿,组织强大的武装力量。
在这个过程中,人群间的财富和权力分配,越来越不平等,并逐渐形成一个金字塔形的社会结构。
普通民众在下层,统治者在上层,最高统治者在顶端。
体现在古代中国的历史上,就是夏、商、周的出现。
公元前2000年左右,气候干冷化,夏政权出现。
到公元前1500年左右和公元前1000年左右,商和周出现。
03
烽火戏诸侯新解,这是一次中央集权失败的尝试
公元前2000年前的全球气候干冷化,给中国大地上的先民带来严峻的生存挑战。
原本生活方式相近的各个先民聚落,走上不同的道路。
生活在农耕畜牧交界处的北方民众,走向畜牧化、移动化和武装化。
生活在农耕区腹地的中原民众,结成维护共同资源的群体,夏、商、周这些比较强大的政权出现了。
但这并不意味着“华夏”的概念出现了。
直到西周,“华夏”的概念还没有被提出。
而且“谁是华夏,谁不是华夏”也很不明确。
周政权的很多盟友都是西部的游牧部族,甚至周人最初就属于西戎部落。
既然这样,“华夏”概念是如何出现的呢?
这就要说到一个非常有名的故事,“周幽王烽火戏诸侯”。
大概情节是,西周末代天子周幽王非常昏庸,他宠幸美女褒姒,为博美人一笑,点燃烽火台,多次戏弄诸侯。
后来,周幽王更是变本加厉,废黜王后申氏和太子宜臼,立褒姒为后。
结果,西方的犬戎攻破西周都城,杀死幽王。
幽王的儿子周平王,把都城从今天的陕西西安一带东迁到河南洛阳一带,开启了东周历史。
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昏君亡国的故事,它其实讲述了“华夏”概念出现的历史背景。
我们需要简单回顾一下,周政权的崛起过程。
周是在渭水流域崛起的,也就是今天的陕西中部。
周之所以能灭商,不是因为《封神榜》里的神人帮助,也不是商朝气数已尽,一碰就散架。
周的成功,得益于西部武装族群的支持。
其中有一个盟友很重要,这就是姜姓部族,这就是著名的姜子牙助周灭商的历史背景。
周人最初进入渭水流域,建立大本营,离不开姜姓部族的合作。
这个姜姓部族是什么来头呢?
姜姓是渭水流域的本土势力,他们与西戎有非常密切关系,甚至有人认为姜姓就出自西戎。
因此,周人一直以来都跟姜姓族群保持联姻,周幽王的王后申氏就属于姜姓部族。
通过联姻,周人在渭水的地位得以巩固,并通过分封的方法,把影响力扩展到东方。
但历代周天子也时刻警惕着姜姓族群的势力。
他们想到的办法是培植新的势力。
比如周孝王就曾培植非子,让非子一族替周王养马,后来还赐给非子“秦”这块土地,以及“嬴”这个姓。
这就是秦国和嬴姓的来源。
而西周末代天子周幽王之所以废黜申氏王后,另立褒姒为后,也是为了打压姜姓的申氏部族,培植新的支持力量。
但这些举动,激怒了姜姓申氏以及他们背后的西戎。
最后,申氏勾结西戎中的犬戎人,将周王室和他的臣属逐出渭水流域,周人从此跟西戎决裂。
04
中原各诸侯为了自保,组成华夏,共同抵御游牧部族
周王室东迁后,古代中国历史进入春秋战国时期。
这段历史最大的特征是礼崩乐坏、天下战乱。
为什么周王室只是迁了都城,立刻就失去了号召力呢?
这正是因为,周人失去姜姓等族群的支持,并且惹毛了西戎,所以周天子失去了实际统领诸侯、以及维持天下秩序的力量。
没有了周王室的控制,看起来,东方各诸侯国更自由了。
事实上,他们变得更紧张了。
因为,之前周王室与西戎保持良好关系,西戎、北狄这些游牧部族不会轻举妄动。
但现在,游牧部族的入侵,是随时都会发生的事情。
为了对抗戎、狄的入侵,东方各诸侯开始强调,要团结对抗周边的游牧部族。
“华夏”的概念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出现的。
“华夏”这两个字并称,最早出现在《尚书》中。
华夏是什么意思呢?
后世有人解释:“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
其实,华夏最初指的就是周。
也就是说,东方各国把周当作精神符号,用“华夏”这张大网,把彼此网罗进去。
被网罗进去的群体都是“我族”,是“华夏”。
网之外的群体就是“非我族类”,并给他们起了许多难听的名字,像蛮、夷、戎、狄、胡等等。
东方各国,不仅通过“华夏”概念强化彼此关系,而且把“内华夏,外夷狄”落实在行动上。
比如,强调对周天子的尊奉。
我们看春秋的历史,各路诸侯出去打仗,都会打着周天子的旗号,打仗后还希望获得周天子的认可与褒奖。
另外,东方各国还修建了长城,在北方打造了一个清晰可见的华夏边缘,以更好地保护南方资源。
05
华夏的扩张,周边国家塑造共同历史来加入华夏大家庭
再看被排除在“华夏”之外的那些“蛮夷戎狄”。
其实,最初的“华夏”和“蛮夷戎狄”并没有多大区别,毕竟连周王室都是在与西戎混杂的地界中崛起的。
但东方诸侯国反复强调“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还修筑长城把周边部族在地域上隔绝开。
这既明确了华夏的边界,反过来也让北方、西方的游牧部族产生强烈的自我认知。
他们意识到,长城另一边的族群与自己不同,自己是被对方排斥的。
如此一来,更加速了长城以北人群的全面游牧化。
在春秋战国时期,“华夏”与“非华夏”之间,既出现概念边界,也出现地理边界。
“边”出现了,华夏这个“圆”也就出现了。
不过,春秋战国时期的华夏无非就是中原一带,也就是今天以河南为中心的一圈。
华夏这个圆是如何不断扩大的呢?
华夏边缘有两次重大调整。
第一次是春秋战国时期,吴、越、楚、秦的加入。
第二次是在汉代,华夏边缘被拓展到古代中国的极限。
先看春秋战国时期,华夏边缘的第一次重大调整。
吴、越位于中原的东南方,楚在南方,秦在西方,这些地域原本不属于华夏,如何能加入华夏呢?
这就要说到一个重要的方法,塑造“历史记忆”。
具体说,就是寻找一个“华夏祖先传说”。
吴国为了加入华夏大家庭,杜撰了“太伯奔吴”的传说。
故事大致内容是,周人先祖周太王有三个儿子,长子太伯,次子仲雍,小儿子季历。
周太王发现,小儿子季历之子姬昌聪明早慧,太王十分喜爱,想传位给姬昌。
但根据传统,应该是长子太伯继位。
太伯得知此事后,和二弟仲雍借着为父采药的机会一起逃到荒凉的江南一带。
太伯断发文身,以示与华夏断绝,此后自创基业,建立了吴国。
吴国那么想加入华夏大家庭,是因为面对现实的威胁,那就是与自己国土接壤的楚国。
楚国在中原这些诸侯国看来,就是南蛮之地,吴国如果能加入华夏,那就有了帮手。
在吴楚的战争中,吴国打败了楚国,并北上与中原诸侯们的老大哥晋国国君会盟。
这是吴国的高光时刻,也是亡国的导火索,越国趁着吴王夫差北上,迅速包围了吴国国都,并灭了吴国,紧接着,越王夫差也北上会盟。
自此,吴越大地,正式加入华夏大家庭。
和吴国一样,越国自称是夏王子少康的后代,西北的秦国与南方楚国,其王室都自称是五帝之一颛顼的后代。
塑造这些历史,都是为了加入华夏大家庭,毕竟谁都不想被称为蛮夷之地。
06
汉朝,把华夏扩张到极限之地
在西周时,还只是给周王室养马的秦国,最终统一的六国,华夏文明第一次形成了大一统的政治实体。
但秦朝亡得太快,没能继续为华夏开疆扩土。
这个历史任务,交到了汉朝手里。
汉朝是古代华夏边缘的第二次重大调整。
直到宋朝、明朝时期,古代中国人对华夏的想象,仍然是汉代打造的版本。
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在想象华夏的时候,会用“蛮夷戎狄”给华夏画出一个边界,汉代人是怎么想象华夏的呢?
在汉代人的观念里,他们同样是被四方异族环绕的。
对待不同边缘族群,汉帝国采用了不同的措施。
我们先看北疆地区,这里是华夏边缘最先出现的地方,也是华夏和异族分隔最明确的地域。
由于气候原因,长城以北是游牧经济,长城以南是农耕经济。
游牧民族无法通过自身发展来养活自己,南下抢劫是必然的,这就是造成了游牧和农耕两个民族不可调和的矛盾。
在汉帝国初期,国力较弱,用金钱买和平。
等汉帝国强大后,开始主动出击,不仅击退匈奴,还占领了长城以北部分地区,把这些地区作为军事缓冲带,不仅自己驻军,也让归降的胡人帮忙守卫边疆。
汉帝国的北方边界,一直没有突破长城的管控范围,华夏在北方扩张,就到头了。
在汉帝国的西部边缘,住着羌人,羌人居住的河谷地带可以进行农业生产,汉帝国主动出击侵占羌人土地。
羌人敌不过汉帝国,打不过就融入吧,羌人上层阶级也用了“历史记忆”这个工具,把本族和华夏的上古先人联系起来。
通过这种方法,汉帝国拓展了华夏的西部边缘。
华夏在南部的边界,扩张得就比较顺利。
南部的扩张,具体是越、滇、夜郎,和南方山区部族。
越大致相当于今天的浙江、福建、广东、广西,统称百越。
滇和夜郎,则在云南贵州一带。
南方山区部族,就是那些分布在连绵山脉的各部落。
南部的耕地环境非常好,汉帝国自身就是一个农耕帝国,儒家那一套思想推广过去,非常顺利。
塑造“历史记忆”这个手段自然是少不了的。
在东汉的会稽郡,也就是今天浙江福建一带,人们强化“舜东夷之人也”这种说法。
当地人认为,华夏上古贤君舜其实与会稽的民众有血缘联系,所以,会稽郡的人也属于华夏系统。
还有西南的蜀郡,也就是今天四川成都一带,当地流传“禹兴于西羌”的说法,也借此摆脱了华夏边缘的地位,加入华夏大家庭。
不过,在一些不能进行农业生产的南方山区、西南山区,汉帝国就得多花点力气。
这些地方实行农牧渔猎混合经济。
汉帝国农民会渗透到这些地区,尽可能占领河谷和低地,商人会在这些地方收购土产,并雇佣当地劳工,汉帝国的地方官员通过各部族首领来收取当地赋税。
向西、向南的不断扩张过程中,汉帝国把古代华夏的边缘扩展到当时的极致。
最终形成了今天的华夏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