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切磋(114)
待
原 作
卧龙岗上诸葛庐,几回频顾每踌躇。
悬梁自有漏声浅,凿壁谁知孺子初。
但笑韩家株守兔,莫非孟老木缘鱼。
从今一去三分国,不向人间嗟岁余。
改 作
高卧南阳诸葛庐,未临天下每踌躇。
悬梁自有漏声浅,凿壁谁知孺子初。
但笑韩家株守兔,莫非孟老木缘鱼。
从今一去三分国,不向人间嗟岁余。
分题拈字,自得一时之趣。此“待”字立意,自有可练之处,然《鱼》韵不响,鱼字入韵亦乏善可陈,几多用心,难及地步。此类应从练意入手,实处落眼,虚处下笔,或可一试。然炼句不如练字,练字不如练意,古人言之尽备。宋王直方“山谷论诗文不可凿空强作,待境而生便自工耳。每作一篇先立大意,长篇须曲折三致意乃成章耳已”(《诗话》),已言练意要法。“待”字为题,其容也大,诸如望子成龙,待时而动,朝盼夕归,嗷嗷待哺,如此等等。此诗以“待时而动”为题,先切旨要;诸葛亮胸怀天下大计,暇时日以动,后具体格,如此诗架已成。“踌躇”,踌躇满志,自是“未频顾”之时,诸葛日后上君下民,此时满腹经纶,冷眼静观,言其“高卧”、“未临天下”方为准当;“凿壁”,用匡衡穿壁引光读书事;“悬梁”用孙敬好学疲寝,绳系头悬屋梁事,此喻奋发之人,读书不懈:“漏声浅”、“孺子初”正是诸葛厚积薄发、韬光养略之写照,不如此,隆中三分之计从何而来?“韩家株守兔”用韩非子《五蠹》事;“孟老木缘鱼”用孟子《梁惠王》事,此拟诸葛之想:吾等待,守株待兔乎!彼求贤,缘木求鱼乎!是乃诸葛斯时情境而已。至此以情造境,题意已然透出。后两句,结体之笔,順情而下,大抵不费周折。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