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沙溪三十六堰为何能申遗成功

发布日期:2020-12-23 17:29 浏览次数:20 信息来源:金华日报

12月8日晚,国际灌排委员会第71届执行理事会通过线上视频会议,公布了2020年(第七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婺城区白沙溪三十六堰跻身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

申遗成功,更多人开始思考,白沙溪三十六堰申遗成功的背后有着怎样的艰辛努力?其核心竞争力在哪里?白沙溪三十六堰申遗成功之后的路该如何走?婺城又应如何借申遗东风,更好地保护与宣传白沙溪三十六堰?为此,我们先后采访相关文化学者、水利专家和婺城区干部群众,一起探讨白沙溪三十六堰申遗背后的故事,共商白沙溪三十六堰未来的发展之路。

白沙溪三十六堰

前世今生

金华古称婺州,地处丘陵,缺水干旱历来是农业丰收的最大威胁。农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为了战胜干旱,在溪流围堰拦水开渠灌田,水流可以多级利用,为丘陵地区抗旱夺丰收起了极大作用。

建武三年(公元27年)卢文台率部36人从宜阳退隐到辅仓停久,从东汉永平三年(60)开始,最早运用“以潭筑堰,引水灌田”的方法,在白沙溪上筑堰,名白沙堰,因位于高儒村又名高儒堰。白沙堰历来是三十六堰的代表堰。故历代《金华府志》记载为:“白沙堰广一丈三尺,长六十里。”高儒、停久两村农田相互接壤穿插,共灌溉溪西两村农田500亩,还建有水碓加工粮食。

卢文台首建白沙堰,再建停久堰,为创建其他三十多座堰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此后两百年间,人们在白沙溪上下持续修筑堰坝,创建了规模宏大的梯级群堰。

20世纪50年代末期,白沙溪流域金(华)兰(溪)汤(溪)毗邻地区,是金华的重点产粮区。1960年9月,一座坝长110米,高44.6米,蓄水6800万立方米的中型水库——金兰水库建成。水淹没了三十六堰中的6座白沙堰。同时,利用当地低丘缓坡地势落差,相继兴建了88座小型水库,改造了5座白沙堰,使之形成中小水库相连,库、堰、渠、渎相接的“长藤结瓜”式的自流灌溉网络。受益农田从12万亩增扩到27.8万亩,灌区范围包括两个县20个乡镇。1995年,库容8558万立方米的沙畈水库建成,与金兰水库相连,集雨面积308平方公里,水源丰富充沛。

近年来,金华市、婺城区及有关地方乡镇党委政府一直坚持白沙溪水治理和对白沙古堰的维护,在各有关部门和当地人民群众的支持配合下,千年白沙古堰完好无损,并正常持续地发挥它的历史功能。自2013年起,婺城区就对白沙溪各段堤防进行综合治理,白沙溪的水与沿线水库互联互通,形成了特有的旱灌溉、涝分流的海绵效应,提高了行洪排涝能力和农田灌溉功能,河道整体环境稳步提升。

去年,婺城区顺利完成白沙溪琅琊镇至金华江出口全长15公里的“美丽河湖”创建工作,白沙溪正逐渐成为集安全、生态、人文、产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河流,被评为浙江省“美丽河湖”省级样板,为“白沙溪三十六堰”申遗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白沙溪三十六堰

入“遗”实至名归

关于此次白沙溪三十六堰跻身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一事,不少市民在高兴之余,也产生了一个疑问:“为什么是白沙溪三十六堰?为什么白沙溪三十六堰能申遗成功?它符合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的哪些标准?”

对此,婺城区水务局局长江卫锋根据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标准给出了答案。

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分为两类:至今仍在发挥灌溉功能,已不能发挥历史功能但仍具有“档案”价值的遗址。申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的工程历史须在100年以上;工程形式可以是引水堰坝、蓄水灌溉工程、灌渠工程,或水车、桔槔等原始提水灌溉设施、农业排水工程,以及古今任何关于农业用水活动的遗址或设施等。

“白沙溪三十六堰至今已有1900余年历史,远远超过这个标准,其次,三十六堰属于渠道及附属工程,也符合第二条标准。”江卫锋说。

此外,第三条标准里提到10个条件,申遗工程只需符合其中条件之一即可,而白沙溪三十六堰远远超过这个标准。

这10个条件分别是灌溉农业发展的里程碑或转折点,为农业发展、粮食增产、农民增收作出了贡献;在工程设计、建设技术、工程规模、引水量、灌溉面积等方面(一方面或多方面)领先其时代;增加粮食生产、改善农民生计、促进农村繁荣、减少贫困;在其建筑年代是一种创新;在其建筑年代属于工程奇迹;为当代工程理论和手段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在工程设计和建设中注意环保;独特且具有建设性意义;具有文化传统或文明的烙印;是可持续性运营管理的经典范例。

水利部专家认为,白沙溪三十六堰运用“以潭筑堰蓄水,开渎引水灌田”的科学经验,有十九堰至今仍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发现不仅填补了中国水利史的空白,也向人们展示了近两千年前中华民族在水利工程技术上所达到的高度科学技术水平,其管理体系和管理制度保障了工程可持续利用,对当代水利工程管理具有多方面的借鉴意义,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白沙溪三十六堰

具有独特的人文特色

“白沙溪三十六堰申遗成功,是一件大喜事。”12月8日晚上,20多年来一直研究“白沙文化”的退休干部杜顺华无比喜悦。

杜顺华不仅是白沙溪三十六堰申遗的亲历者,更是其中不可缺少的“民间力量”——他为白沙溪三十六堰申遗提供了大量文献方面的材料。

退休前,杜顺华曾担任婺城区人大教科文卫主任。他一直关注白沙溪流域文化的挖掘。曾经连续6年,联合部分人大代表提交有关加强白沙溪流域历史文化研究、重建恢复白龙桥廊桥、修缮古方洞山塔等议案,这些议案,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白沙溪流域文化的挖掘,为白沙溪三十六堰申遗提供了历史文化支撑。

2010年,杜顺华退休后,更是全身心地投入白沙溪流域文化的研究,重点对白沙溪三十六堰形成历史的发掘和整理,系统性地搜集关于白沙溪三十六堰的文化和传说。20多年来,他乐此不疲,仅各类手稿资料就撰写了上百万字,在婺城区政协、区委宣传部、文联等单位的支持下,先后汇编了《杜顺华说白沙(1—3)》《传说白沙》《古韵白沙》等,并正在创作《红色白沙》,大大丰富了白沙溪三十六堰申遗的文化底蕴。

而为了收集这些历史资料,杜顺华退休后一个人在金华生活了11年,放弃了与在杭州的妻子和儿子一家人共享天伦之乐。经常一个人带着一点干粮,进村入户,一待就是一天,沿白沙溪来回走过的路,超过了二万五千里。

“我其实也没做什么,就搜集了些故事。”老杜说,他从来没想到,竟然也能为白沙溪三十六堰申遗出了份力。

今年年初,中国国家灌溉排水委员会公布2020年度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候选申报名单,“白沙溪三十六堰”列入候选名单,标志着婺城区白沙溪三十六堰正式进入“申遗时间”。

“白沙溪三十六堰申遗,有着自身独特的特色优势。”婺城区水务局规建科科长江勤学全程参与了申遗申报工作。他认为,白沙溪三十六堰厚重的人文历史底蕴,成为申遗的一大亮点。据统计,在白沙溪流域,不仅有规模庞大的古庙群,其沿线还有22处历史文物点,其中国家级1处,省级5处。建于明代万历二十三年的古方洞山塔,是金华市城区唯一的一座残存古塔。

同时,由白沙溪三十六堰灌溉工程遗产体系支撑起一千九百多年的农业开发过程中,灌区规模逐渐扩大,人口和经济规模显著增长,生态环境并未蜕化,至今仍然保持着充足的活力和良好的发展势头。从生态环境保护角度看,灌溉工程促进了浙中生态廊道建设,补齐生态环境短板,具有先进的科技价值、悠久的历史价值、巨大的经济效益和丰富的文化价值。

白沙溪三十六堰

申遗成功后的未来之路怎么走

结合白沙溪三十六堰申遗,近年来,婺城十分重视白沙溪流域的提升改造,如今,水清岸绿景美的白沙溪,如同一条美丽玉带贯穿婺城,成为婺城区向人们展示经济发展、文化传承、社会进步的“重要窗口”。同时,婺城通过举办“卢文台治水”文化节等活动,通过“农产红盟”等平台,进一步打响白沙“水品牌”,推动白沙溪沿岸农产品从农田、美食作坊到市区千家万户1小时配送,帮助沿岸乡镇创收1200余万元。

申遗成功,有利于传承保护珍贵水利文化遗产,促进灌溉遗产的发掘、传承和保护,开创具有时代特征和行业特色的白沙溪三十六堰水文化发展新局面。为此,我们连线在北京参加2020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申报单位集中领奖仪式的婺城区委书记蔡艳。

“这是婺城人民无上的荣耀和荣光。我为婺城人民感到骄傲!”蔡艳说,两千年前,卢文台将军带领百姓创造了“白沙溪三十六堰”这一古代水利工程的奇迹,至今恩泽百姓。白沙溪是我们婺城人民的母亲河、幸福河,我们百姓世代保护传承,白沙溪水至今欢歌千年。白沙溪三十六堰此次跻身世界灌溉工程遗产,走上了国际舞台,对婺城区加快“婺城水·幸福城”的新时代水利事业和新时代婺文化建设,打造浙中文化新高地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成为婺城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实践,为打造“重要窗口”提供了具有国际辨识度的婺城典范。

据悉,下一步,婺城将以白沙溪三十六堰申遗成功为契机,大力做好宣传、保护、利用、传承、弘扬五篇文章,学习卢文台将军一心为民、造福百姓的民本思想,创新创造、勇创一流的创新精神,孜孜以求、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大力推进新时代水利事业和白沙溪文化建设,将白沙溪打造成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和世界级“幸福河”,将婺城打造成世界级的“幸福城”。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