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资治通鉴》汉纪 孝宣皇帝 地节二年 前68年
匈奴壶衍鞮单于死,弟左贤王立为虚闾权渠单于,以右大将女为大阏氏,而黜前单于所幸颛渠阏氏。颛渠阏氏父左大且渠怨望。
是时汉以匈奴不能为边寇,罢塞外诸城以休百姓。单于闻之,喜,召贵人谋,欲与汉和亲。左大且渠心害其事,曰:“前汉使来,兵随其后。今亦效汉发兵,先使使者入。”乃自请与呼卢訾王各将万骑,南旁塞猎,相逢俱入。行未到,会三骑亡降汉,言匈奴欲为寇。于是天子诏发边骑屯要害处,使大将军军监治众等四人将五千骑,分三队,出塞各数百里,捕得虏各数十人而还。时匈奴亡其三骑,不敢入,即引去。是岁,匈奴饥,人民、畜产死者什六七,又发两屯各万骑以备汉。【译文】匈奴壶衍鞮单于死后,其弟左贤王继位,称为虚闾权渠单于,封右大将的女儿为大阏氏(匈奴皇后),废黜了前单于宠爱的颛渠阏氏(《匈奴列传》:父死,妻其后母;兄弟死,皆取其妻妻之。按惯例,新任单于继承去世单于的位置,后妈全纳入后宫。)。这引起颛渠阏氏的父亲左大且渠(匈奴官名)的怨恨(颛渠阏氏擅权三世,一朝被废,故恨)。这时汉朝认为匈奴已经无力侵扰边疆,便将塞外各城的屯守士兵撤走。单于听到消息后,很高兴,召集贵族商议,想与汉朝和亲。左大且渠想要破坏此事,便对单于说:“以前汉朝使者前脚来,往往大军随后就到。如今我们也仿效汉朝的办法,先派使臣前往汉朝议和,然后发兵袭击。”于是左大且渠请求与呼卢訾王各率骑兵一万,南下沿汉朝边塞一带打猎,一有机会,就一齐攻入汉朝。但是,匈奴两路大军还没有到达边塞,就有三名骑兵逃走归降汉朝,报告了匈奴人的入侵阴谋。于是天子下诏征发边疆骑兵屯驻要害地区,派大将军军监治众等四人率领五千骑兵,分三队出塞数百里迎击匈奴,各俘虏数十人而回。当时匈奴见跑了三个人,知道阴谋已经败露,便不敢再进入汉边,只得率兵退走。这一年,匈奴发生饥荒,人民、牲畜死亡十分之六七(对汉掠夺失败,又空耗钱粮,又需调兵备汉,民众无资源过冬,故饥),又征调两路骑兵各万人以防备汉朝袭击。唐有唐俭说突厥,李靖千里奇袭,一战灭突厥,颉利可汗唐廷献舞。汉唐之际的关键战役,都可以完美的使用这个策略,怎么到匈奴这里,就不管用了呢?这件事从表面上看,是由于左大且渠保密工作没有做好,出了三个叛徒,一路南逃,把匈奴的阴谋泄露了出去,进而导致军事行动的泄密。可从本质上看,却是由内部的政治斗争而导致的互相拆台。
一方面,虚闾权渠单于新立,以右大将女为大阏氏,而黜前单于所幸颛渠阏氏。说明这个时候,虚闾权渠单于的基本盘不是左大且渠,而是右大将为代表的新贵势力。另一方面,虚闾权渠单于新立,则权力不稳,战事一起则容易为人所篡。所以虚闾权渠单于听说汉朝撤防,喜闻乐见,想要和汉朝和亲议和,想借机搞内部整风,喘口气,稳定权力。
从政治上讲,阏氏并不仅仅是匈奴皇后这么简单,其背后往往代表着一股力量,单于宠信哪个阏氏,更代表着大单于信任重用哪股政治势力。自狐鹿姑单于时代,颛渠阏氏就已经走上了匈奴政治舞台,到了狐鹿姑单于单于死前,留下遗嘱立弟弟为新单于,颛渠阏氏更是联合汉朝降臣卫律,矫单于令,立子左谷蠡王为壶衍鞮单于。这一段事情,是28年的时间跨度。也就是说颛渠阏氏以及左大且渠强势了28年,一朝被冷落,岂能不怨恨?左大且渠作为失势派,和亲就代表着内部暂时的稳定,一旦让虚闾权渠单于稳定下来,得到了喘息机会,那就是对自己的残忍。俗话说攘外必先安内,如果虚闾权渠单于一旦稳定下来,必将进行内部集权,清洗掉失势的反对派,重新搭建权力格局,首当其冲的必是以左大且渠为代表的失势派。混乱是向上的阶梯,战争是最高的洗牌方式。此时左大且渠已经失势,想要重新掌权,要的不是稳定,不是和亲,而是混乱,是战争。一直以来,汉匈之战匈奴屡战不胜,多次吃亏。一旦此次对汉战争取得重大胜利,匈奴国将一雪前耻,左大且渠将获得巨大威望,国内支持率会空前高涨,将重新取得中间势力的支持,摇摆势力必将重新站队;轻度依附于虚闾权渠单于的政治势力也将倒戈。左大且渠可以以此功绩增强国民信心,用来争抢内部支持率,从而重新洗牌,形成新的权力格局,凭借战功对虚闾权渠单于造成压倒性的优势,最终必将重新掌权夺位。所以,站在虚闾权渠单于的角度上看,此时稳定高于一切;而站在左大且渠的角度看,混乱是向上的阶梯。而在此之前,匈奴屡败于汉朝,已经失去了冒顿时的锐气,一部分人打怕了想和亲,另一部分人又因为多年的战争和汉朝结下了血海深仇。这时虚闾权渠单于出于自身利益的考量,主和;左大且渠却基于自身利益考量,主战。左大且渠因为政治需要,提出了一个看似可行的再战方案,使得组织内部的主战派暂时占了上风。左大且渠虽然内心仍然主张和亲,但碍于国内主战派群情激愤,跃跃欲试,因而被以下克上,被推着走,因此就有了这次偷袭汉朝的计划。可偷袭汉朝虽然符合左大且渠的利益,却不符合虚闾权渠单于的利益。一旦左大且渠一雪前耻,得胜归来;将具有空前的威望,之前在是战是和间摇摆不定的中间势力,必将转头支持左大且渠。左大且渠将获得盖过虚闾权渠单于的政治支持度,得胜归来虚闾权渠单于将要地位不保,甚至身死人手。左大且渠主战,虚闾权渠单于主和,全都不是因为组织利益的需要,而是各自从个人利益的角度来考量,一个为了集权而主和,一个为了擅权而主战。因此当主战派形成上风,左大且渠率兵偷袭汉朝时,这是严重违背虚闾权渠单于的利益的。当组织利益与个人利益相悖时,大多领导优先维护个人利益的决心都是坚定不移的。这三个投降的骑兵,很明显不是汉朝事先派出的间谍,汉匈语言不同,想要培养一个以假乱真的间谍融入到匈奴当中是多么不易,这种稀缺人才弥足珍贵,启用一个足够,是不可能同时暴露出三个暗线来的。同时也不像是自发投降,匈奴投降大多拖家带口。孤身投降而弃家眷于不顾,不符合人性。况且战时管控严格,并不是投降的最好时机。这三个投降的匈奴,极有可能就是虚闾权渠单于安排在左大且渠队伍中的内线了。其投降的目的,就是为了导致这次偷袭的失败。只有战争行动再次失败,由左大且渠领衔的主战集团势力降至冰点,主和势力才得以重新抬头,虚闾权渠单于面临的威胁才能够解除,权力才能够更加稳定。在嘴里全是主义,心里全是生意的虚闾权渠单于和左大且渠,保障个人利益才是终极目标。毛之不存,皮将焉附?自身利益都不存在了,组织搞得再好,和我又有什么关系?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组织就算在衰弱,只要最高权力在自己手上,那也是子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由于主动泄露作战计划,导致掠夺计划一无所获而没有物资过冬,最后挨饿受冻而死的平民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