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家 “画” 端午
清代画家徐扬绘《端阳故事图册》,绢本设色,共八开,每开纵20.7X横18.21厘米。分别描绘了端午节期间的重要民俗活动,集中表现了各地的风俗习惯。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据《荆楚岁时记》记载,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好天气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称为“端阳节”。
此图册构图严谨精妙,人物造型秀逸生动,线条遒劲流畅,色彩明丽典雅,显示出作者较强的写实功底和乾隆朝宫廷绘画工整清丽的笔墨特点。
题款:射粉团,唐宫中造粉团角黍饤盘中,以小弓射之,中者得食。射粉团是一种唐代宫廷比较盛行的游戏。《开元天宝遗事》记载:“宫中每到端午节,造粉团、角黍,贮于金盘中。以小角造弓子,纤妙可爱,架箭射盘中粉团,中者得食。盖粉团滑腻而难射也。都中盛行此戏。”角黍就是粽子,粉团则是类似麻团的一种点心,用糯米制成,外裹芝麻,置油中炸熟。
从汉武帝开始,端午赐枭羹给百官食用的做法一直延续到了清代。枭被认为是一种恶鸟,在端午节这一天赐大臣枭羹,其政治象征意义是驱逐恶人、奸臣。
古人认为端午采集的药材效果最好。《神农本草经》多以五月初五为采药时间,而且强调在午时采药。理由可能有二:第一,端午时节植物生长茂盛,药性比较强。第二,按照古代阴阳哲学观念,端午是阳气最盛的时刻,因此百草药性也最强。
鸲鹆(qúyù),其实就是俗称的鹦鹉。古人发现了野生的鸲鹆有模仿人语的能力,于是将其捕来有意地调教驯化,而这个调教的最好时间据说就在每年的端午。
“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来”,艾叶有散寒除湿,温经止血的功效;古人把艾草制成人形称为“艾人”,将艾叶悬于空中,剪成虎形称为“艾虎”;古代的妹子们争相佩戴,以避邪驱瘴。
汉代以青、赤、黄、白、黑五种色彩的丝线,扎成“长命缕”。这五种颜色很有讲究,从阴阳五行学说上讲,分别代表木、金、火、水、土;系在臂上,可以驱除瘟病、避邪止恶,同时还是一种饰品。
题款:以菰叶裹粘米为角黍取阴阳包裹之义,以赞时也。角黍即粽子,以箬竹叶包黍米,是阴包裹阳之象。目前所见最早记录粽子的文献是晋代周处的《风土记》。周处是阳羡人,今属浙江。《风土记》说,端午节前一天把黏米(糯米或黍子)和枣、栗子混合,用菰叶(即茭白叶)包裹,煮熟。这就是角黍,也叫粽子,粽子象征着阴阳和谐不分。
端午节的重要节日活动当然是为纪念屈原的“龙舟竞渡”。五月初五,爱国诗人屈原投江死去,老百姓划船追赶拯救,驱散江中鱼鳖, 以免屈原的身体被吃掉。后人为了纪念,就形成了端午节赛龙舟的风俗。
文章来源_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