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姐晨读-日夜功夫茶

朵拉文章节选

小小的炭爐瘦而高,猶如詩人的身材,想像中的詩人都長得瘦且高。這之前沒見過炭爐有這麼高瘦的。炭爐上的小水壺底部因長期炭燒而稍漆黑,負責煮水的當地朋友用把扇子,或說半把吧,帶有破裂痕跡,已經非常的舊,舊到快變成古董的級別了。朋友力道十足,手飛快地在煽風。

南澳島的青澳灣海風不斷吹拂,明媚的陽光看似暖和,冷風吹來的寒意叫衣着單薄的人不得不雙手緊抱自己,一見炭爐趕緊靠近取暖。坐下才看見下車時聽到的蓬蓬聲,便是眼前剛剛高高掀起即又落下的浪濤的傑作,蓬蓬蓬一聲接一聲在拍打沙灘。

 同來的潮州人說,他們在燒水泡功夫茶請你們喝呢!

 這功夫茶,前一晚晚餐後,在餐廳裡也喝過。主人問菜式滿意否?大家回答太好吃了,控制不住吃太多,肚子嫌飽脹着哩。主人微笑,不急不急,「我這就叫廚房備功夫茶。」不久侍者端來一盤十個像半個雞蛋殼那麼小的白色薄瓷杯,每人僅得一杯。那麼小的杯子?有客人愕然。主人提醒,別看這麼小一杯,喝下即可消油除膩。

 喝過功夫茶,卻不見功夫茶的準備功夫。昨晚在酒店西餐廳吃自助餐,過後主人用兩部車子,載幾個海外作家從潮安東山湖到潮州市中心。一日遊旅下來,人其實有點累,潮州市區距離是一小時車程,可是,旅遊手冊那些豐富多彩、獨具特色的潮州文化景點,白天沒時間閒遊,夜裡再怎麼辛苦也要走一趟,免得回去以後才感嘆民謠中的歌詞「到廣不到潮,枉費走一遭」。

 停車廣濟門廣場,跟隨眾人過對面,站在韓江江畔堤岸,江上橫跨兩岸,共有二十四個橋墩,這時燈光燦爛,連水中倒影也璀璨明亮,正是初建於宋代,歷經八百多年歷史的,中國第一,也是世界第一座啟閉式橋樑「湘子橋」。這才明白潮州民謠下半段歌詞的涵義「到潮不到橋,白白走一場」。這座樑舟結合的橋,其特色是東、西兩段為樑橋,河道中間則為十八梭船連成的浮橋。這就形成它三大特點之一「十八梭船廿四洲」。啟閉式橋樑定時開啟,是為橫渡和通航,書上記載「晨夕兩開,以通舟棋。」每當風雨交加,韓江發洪潮,就解開由十八梭船連成的浮橋讓洪流傾瀉。之前亦曾扮演關卡作用,當年為鹽船必經之道,官方就在此榷取鹽稅。特點之二是「廿四樓台廿四樣」,宋朝初建時在橋墩上築亭,並冠以「冰壺」「玉鑒」等美名。明代除了在五百多米長的橋上建造一百二十六間亭屋外,還在橋墩上修建樓台,二十四個不同形式的風雨橋堡通過九曲廊橋相連。「湘子橋」初名「廣濟橋」,明代《廣濟賦》書「五丈一樓、十丈一閣,華稅彤撩,雕榜金桷,曲欄橫檻,丹漆黝堊,鱗瓦參差,檐牙高啄……」在古代嶺南風雨橋之中,「湘子橋」規模最大,形式最多樣,裝飾最精美。特點三為「一里長橋一里市」,橋上多樓台,此地又是粵東、福建、江西等交通樞紐地,很快便形成交通和貿易的中心。橋樓上開設店舖,天剛破曉,茶館酒家紛紛開始營業,各色旗旛迎風招展,尚有賣布販絲的,亦有那問卜占卦的,人潮洶湧,被形容為一幅活動的「清明上河圖」。但這皆成舊時風景,今日僅是座觀光橋。倘若想吃喝潮州小食,得到古城裡尋覓。

 三輪車載作家穿過廣濟門,商業街兩旁騎樓式的建築風格跟檳城很相似。路過的店皆售潮州著名的老香黃和老藥桔,由佛手瓜和金桔醃製,都說有藥用功效,皆以熱水沖泡後飲用。老香黃可治咳嗽哮喘,化痰,理氣和胃,老藥桔對腸胃病有效,可幫助消化。作家們的目標並非在此,而為到「大街看亭子」。潮州人稱牌坊為亭,三輪車轉進太平路,《乾隆府志》記載,潮州有180座古牌坊,其中105座位於市區,太平路佔了39座,多為橫跨路面的四柱三門,太平路因此譽為「牌坊街」。2009年修復的牌坊街,現存22座牌坊,一座一樣,氣勢非凡,牌坊題字由知名書法家題寫,精美的雕刻更是吸引遊客停駐腳步的重點。三輪車一停,街邊店員馬上捧來藥茶讓人品嚐。可以不買,不妨試喝。聞着氣味陳香,入口鹹中帶甜,原本不作購物打算的作家,也掏出腰包買了一些。「這附近有喝茶,聽潮曲和看潮劇的地方,」主人說了,又說「可時間太遲,我們還有其他景點要去。」只好作罷。

 逐漸濃郁的夜色中,作家們走進依山傍水的北閣景區,從回瀾亭沿石級上韓江樓,經過玄天閣,帶路人指着北側一座佛燈,這是當年的燈塔,因保航海人的平安,故稱佛燈。街燈映照下,小心翼翼爬上依山而建的樓梯,在疊翠亭看江中游泳的健兒,不禁為他們在秋夜冷風中的運動精神喝彩。終於到最高點的觀瀾亭,江上美景令眾人捨不得即刻下山,當地人說就這兒喝茶吧。馬上開始準備炭爐煮水泡茶。紅泥小火爐拎了過來,一邊聽潮州人介紹「功夫茶有四寶為『宜興紫砂壺,景德鎮若琛杯,楓溪砂桃,潮陽紅泥爐』,還有『潮陽顏家錫罐』,『潮安陳氏羽扇』等。」「功夫茶」原來不是茶葉名,是在沖泡時的技法,還有茶具的精緻以及對茶葉、水質、沏茶、斟茶和飲茶的講究。聽過「潮人習尚風雅,舉措高超的象徵,即是功夫茶」。無論大宴小會,或洽商談務,甚至閒暇無事,都愛「提壺擎杯長斟短酌」,他們把沖泡功夫茶當成安逸的生活情趣來享受。熱情好客的潮州人請喝功夫茶,不以一杯為限,就算僅只萍水相逢,他們也都很認真地將煮水的炭爐、茶葉罐子、茶盤茶壺茶杯等一套功夫茶具帶在身邊,一邊清談或敘事,一邊煮水泡茶,敬茶,直到客人告辭為止。在北閣佛燈觀瀾亭中,享受着潮州人的閒情逸致樂趣。「不必擔心喝茶睡不着」,主人把在太平路上百年老店胡家糕餅拿來切塊待客。「喝茶配甜糕,一定睡得好。」潮州人相信。

 蓬蓬蓬的浪濤不斷拍打沙灘,作家們又說又笑,拿着相機不斷抓拍海浪的起落,有幾個像脫𢙨的野馬,在沙灘上嬉鬧戲耍。喝功夫茶原該心靜,且要人少,當地的朋友卻照樣熱情洋溢,叫大家先吃花生,先吃水果,然後蹲在地上,出力地煽風,恨不得水快快燒開,讓他為遠方的客人顯示功夫茶的誠意和情意。

(0)

相关推荐

  • “习尚风雅,举措高超”——潮州工夫茶艺

    交易担保 潮商Plus 潮商Plus 小程序 潮州工夫茶艺是流传于广东省潮汕地区的一种茶叶冲泡技艺,历史可追溯至宋代. 当时潮州八贤之一的张夔有诗曰"燕阑欢伯呼酪奴,鸾旌凤吹光寒儒" ...

  • 丁姐晨读-姐夫哥和小姨子

    很多人都说姐夫喜欢小姨子天经地义,不知道为什么,我听到这句话老有点愤愤不平,或者说老是有点不以为然,我就一个姐夫,我和姐夫的关系特别好,好到我老觉得只叫姐夫就像是个外人,所以我特地在姐夫后面加上个哥, ...

  • 丁姐晨读(读女人之八十四)-关于同居

    她是深圳的一个画家,1960年生人,她属于那种眼睛会说话的女人,虽然经常看见那黑黑的瞳人里有着好多的悲伤和忧郁 她离婚后和一上海的男人同居了9年,到最后,那男人让她和孩子离开,因为那男人要与别的女人结 ...

  • 丁姐晨读-秋天的圆明园

    来过北京多次,我一直没有去过圆明园,当时在北京读大学的朋友说没有什么可看的,只不过是几快烂石头而已. 那一年路过北京,在姐姐家呆呆时间不多,姐夫哥提议,去圆明园溜达一圈. 确实是朋友说的,没有什么可看 ...

  • 丁姐晨读-听风的声音

    听风的声音 文字节选: 你听过风的声音吗? 一九九三年我第一次走进中国,选择到厦门大学学习,是蔡师仁老师告诉我:那是风的声音! 竟是顽皮的风? 让我想破了头的不解之谜,谜底如此简单! 从此我发现,原来 ...

  • 丁姐晨读-和咖啡的恋爱

    朵拉作品文字节选 本来对咖啡没有特别感觉,槟城人习惯泡一壶咖啡,从早喝到晚,见妈妈一天喝数杯黑咖啡,觉得不可思议.这黑色饮料究竟具有何等不为人知的魅力呢?为何大人们在三餐与点心时间皆和着咖啡一起餐饮, ...

  • 丁姐晨读-打从桥上走过

    朵拉文字断句:打从桥上走过 威尼斯就是一座桥的城市......没有车 家家户户把船放在家的傍边,就好比我们的自行车 时间的水缓缓流过,落花跟着流逝...... 情定日落桥, 有个男人被判刑,走过桥,回 ...

  • 丁姐晨读-在家赏花

    朵拉文字节选: 约好下个星期一起喝茶的朋友突然来电邮:必须改期,现赶赴日本看樱花. 另一个朋友听到我说了,她也赶紧宣布,我和一批老友相约今年4月到洛阳去看牡丹. 还有一个亦急急不落人后,5月我去台湾参 ...

  • 丁姐晨读-香气的哀愁

    朵拉简介:原名林月丝出生于槟城,祖籍福建惠安,专业作家/画家.<世界华文微型小说研究会>理事.<马华文学大系--散文2>编委.<翰墨苑>理事.大马<南洋商报& ...

  • 丁姐晨读-鱼化石

    朵拉文字节选 旅游观光无论走到哪,都是过客而已 一日回头看,竟然也有超越时间和空间的地方,让人记得 周口店的冬天昼短夜长 在海外对着古老的画册临摹,以为是画的 千古河床, 走过许多国家,看过无数风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