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提升教师语言环境的文化质量
吴维煊
教师语言环境的文化质量是学校教育思维的视窗。教师的语言环境,不仅能改变教师对自我和世界的认知,也影响着学生的价值观和学校的教育质量。如果教师的语言环境缺少文化元素,很难实现思想传递,也难有高质量的教育。
当前,不少学校都存在这样的现象,教师们在一起交谈时不喜欢讨论、不喜欢争辩、不喜欢讲心里话,只是热衷于说一些消费性的琐碎话题,文化质量不高成为教师语言环境存在的突出问题,具体表现在如下方面:
其一,不愿交流,缺少谈话的习惯与文化。教师缺少谈话兴趣,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教师不愿思考和思辨的主观因素,也与学校氛围和办公生态有关。很多学校对教师之间的交流问题重视不够,没有给教师提供空间、创造条件,致使教师在学校内只跟学生打交道,不善于与同事沟通。即便在办公室,教师们也都习惯于一个人戴着耳机、望着手机或电脑屏幕不言不语。
其二,缺少谈资,谈话内容肤浅。在部分学校,教师多聊一些消费性话题,真正有营养的话题不多,极少触及教育及社会的真问题。教师谈话内容肤浅,受多种因素影响,与缺少谈资也不无关联。有的教师不注重总结、思考教育实践,不清楚自己的思想来源和特质,没有谈话的素材储备,自然缺乏话语。由于缺少谈资,即使愿意与他人交流,也只能在肤浅的层面进行。
其三,交往范围狭窄,制约交流质量。很多学校管理者都存在一种片面的认识,认为不同学科背景的教师之间难有共同语言,便按照学科安排办公室,这样一来,教师大多数时间都与本学科教师交往。缺乏与其他学科、不同专业背景同事的交流,会限制教师的思想,致使其思维简单化、话语狭窄化,最终影响语言环境的质量。
其四,缺乏思想市场,语言交流文化含量不高。思想市场是学术、观点、言论和信仰的表达,是学校重要的软环境。社会的变革和人类的进步是在新理念的推动下进行的,没有理念的变化,就没有制度和政策的更新。教师的语言交流缺乏思想市场,不仅阻碍教师个体的发展,还会制约学生思想力的培养,最终影响教育质量。
其五,互联网对教师交流方式的影响。互联网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改变了人们的交流方式。很多年轻教师在网络中极为活跃,但在现实生活中却少言寡语;在虚拟空间中对网友说真话,在真实生活场景则不愿真实表达自己。互联网让人们的交流方式逐渐虚拟化,让教师的语言环境缺少应有的语言特质。
提高教师语言环境的文化质量,不仅可以让教师成为彼此的资源,还可以影响、改变教师的行为方式,提升教师的教育智慧。关注教师的语言环境,提高教师语言环境的文化质量,是改善教师工作软环境的需要,也是提升教育质量的需要。
(作者吴维煊,蒲公英评论独立评论员。)
(蒲公英评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