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岁杨振宁的“最后一战”,即使得罪中科院,也反对建大型对撞机

2017年5月11日上午,95岁的杨振宁玩了一次“直播”。在清华大学科学馆的办公室,面对超过100万观众的直播镜头,杨振宁表明:中国不宜建造大型对撞机·。

直播现场的杨振宁

而在今年的9月4日,97岁的杨振宁又在《知识分子》上登刊一篇文章:《中国今天不宜建造超大对撞机》,而紧接着9月4号,现任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的王怡芳也在《知识分子》上发表文章《 中国建造大型对撞机,今天正是时机》。

两篇文章几乎同时发布,而且都是发布在同一个平台上,火药味十足!这一次的杨振宁一如既往的反对建造大型对撞机,即使得罪中科院也在所不惜。

大型对撞机,到底建不建?其实仔细看看,两家都有理

杨振宁为啥反对?

1、耗钱

“这个实验做完了以后,这个机器不能再做下去了,要造更大的对撞机,需要花更多的钱,至少要200亿美元。”杨振宁说,

“别的国家没钱,大家说中国有钱。”

“我知道我的同行对我很不满意,说我(的反对)是要把他们这行给关闭掉。可是这个对撞机要花中国200亿美元,我没办法能够接受这个事情。”杨振宁说。

2019年4月29日,在北京雁栖湖畔中国科学院大学(国科大)新礼堂,杨振宁坐在沙发上,拐杖斜放在腿边,张开左手向上抬起微微摇了摇,加重语气补充翻译:

什么意思?我是说盛宴已过。

1989 年美国开始建造当时世界最大对撞机,预算开始预估为30亿美元,后来数次增加,达到80亿美元,引起众多反对声音,以致1992 年国会痛苦地终止了此计划,白费了约30亿美元。

也就是说,如果大型碰撞机建了,那很可能是一个“无底洞”一般的工程。

2、好钢应用在刀刃上

中国仍然只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人均GDP还少于巴西,墨西哥或马来西亚,还有数亿农民与农民工,还有急待解决的环保问题,教育问题,医药健康问题,等等。

建造超大对撞机,费用奇大,对解决这些燃眉问题不利,我认为目前不宜考虑。

三、建造超大对撞机必将大大挤压其他基础科学的经费,包括生命科学,凝聚态物理,天文物理,等等。把建造大型对撞机省下来的钱用在其他学科的研究上,效果更不错。

比如说:

2019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共为1437个单位的所属科研机构提供了资金支持,立项总数超42000项,总金额高达213亿元,而国自然一般是3-5年。

按照一个项目平均5个人,也就是说一共213亿,支撑了20万个科技工作者(各个自然科学领域,博士起步,讲师、副教授、教授)的科学研究3-5年。

这个对撞机的项目初步预算都有400亿,可以支撑近40万个科技工作者干3-5年。

而王贻芳支持理由是啥?

“从未说过要花上千亿”

围绕建设下一代大型对撞机最大的质疑之一就是:到底需要花多少钱?

“CEPC这个项目,360亿元人民币,这是我们两次估算之后得到的结果。”

此前,有许多报道说这个项目要花超1000亿元。

“我们从未说过要花上千亿元。”

“希望大家用我们的数字,不要用别人造出来的数字。”王贻芳说,有些人把“可能有的第二阶段建设费用”混在一起了。

下一代大型粒子对撞机的规划路线是先电子对撞、后质子对撞,第一阶段的建设仅为“正负电子对撞机”,只有在限定条件符合的情况下,才可能继续第二阶段“质子对撞机”的建设。

王贻芳也说明了其中缘由:“正负电子对撞机的隧道有100公里长,我们不希望这么长的隧道浪费,因为其实还是有别的可能性的——可以做质子对撞机,也可以做重离子对撞机等等,有很多可能性。”

“把所有的可能性用不正确的方式都加起来——比如5个可能性加出5个机器来,那当然不止这些钱(360亿元)。”王贻芳说。

在什么条件下,会开展第二阶段的建设?

王贻芳说,需要满足两个重要的前提条件:第一,前面的装置要有重大科学成果;第二,要有关键技术(例如高温超导)的重大突破。

“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

王贻芳特意叮嘱,关于CEPC的项目预算,“希望大家把话说完整”。

在王贻芳看来,建设环形正负电子对撞机,“将是中国引领世界基础物理研究水平最好的机会”

“我们跟欧洲是有竞争的,我们建了他们就建不了,他们建了我们就建不了。”

谁能够建、谁先建成,谁就将成为这个领域的领跑者。“这已经是全球公认的。细节也许大家不关心,但是我们已经跟全世界的粒子物理学家达成了共识。”王贻芳说。

此外,王怡芳表示:中国目前的顶尖科技人才太少,这些钱用来吸引外来科技人员定居中国,对中国的科技发展也有好处。

王贻芳有一点说的很对,那就是中国的科技教育的确很缺乏

中国虽然人口基数大,九年义务教育下,全民素质大大提高,但是在顶尖科技人才方面,中国做的还是很欠缺的。

这也跟咱们的科技教育缺乏有关系,在国外是很重视科技教育人才的培养的,很多科技教育,都是从娃娃抓起来的。

中国虽然设有科学教育学科,但是目前的状况来看,很多学校并没有太过于重视,不仅这门学科的老师缺乏专业知识,而且在应试教育下,很容易被替代成“语数英政史地”。

尤其高年级,科学教育这门学科,常常变成了某门主要学科的自习。

孩子根本接触不到科学教育,谈何出现顶尖科技人才?

当时杨振宁获诺奖之后,第一时间选择回国。回国之后有人问了:怎么样才能提高中国人的科学素养。杨振宁就大力推荐了一个杂志叫《科学美国人》。

科学美国人杂志

而这个杂志的撰稿人,是都是当今世界一流的科学家。

从创刊起,一共有一百五十二个诺贝尔获得者给这个杂志写过稿子。

可以说,这是世界第一流的科普杂志。杨振宁一直记得,一直推荐,但是由于翻译问题与中美关系,这本杂志引进来的速度尤其的缓慢。

直到1979年,《科学美国人》的中文版《科学》在重庆科技部西南信息中心诞生。而《美国科学人》有一个少年版,在美国叫《How it works》,翻译成中文就叫做《万物》。

成年人看学术性强的《科学美国人》,而少年看更加趣意盎然、科普性强的《万物》

美国少年兴奋的在《万物》杂志中合影

这本杂志,是我见过最牛的科学杂志,非常适合给孩子观看

可以说,看了这个杂志的孩子,真正的会比平常小孩子见多识广!

知识涉猎广泛,资讯新鲜,有很多前沿科学知识和话题,涉及交通运输、工程机械、生态环境、太空探索、历史人文等等。

杂志图片对知识的呈现让人惊叹,能在纸面上呈现出三维的效果...

给孩子定上这样的杂志,孩子以后每个月都可以收到来自科学的大礼。

专业化的编辑团队将纷繁复杂的科技前沿,链接成知识图谱,层层输出给孩子;将横跨多学科领域的知识,转化为属于孩子的系统性语言。

从科技热点解读。

到世界经济问题。

到天体宇宙问题。

让孩子从小就接触到最好的科学,塑造面向未来的世界观!广泛的涉猎,萌芽着孩子未来的长期兴趣与终生志向,甚至是那个改变世界的伟大创意。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