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问人于他邦(10-15~16)

10-15 孔子认为,“礼”至高无上、神圣不可侵犯,举手投足都必须依照礼的规定,特别是托人慰问他邦之人时,对受托者更应该以礼相待。
问人于他邦,再拜而送之。
【注释】
问:问候。古代人们在相互问候时往往要致送礼物。
再拜而送之:在送别客人时,两次拜别。
【译文】
(孔子)托人向在其他诸侯国的朋友问候送礼,两次行礼向使者(受托者)送行。
“问人”之“问”叫做聘问,托人向其他诸侯国的朋友表示问候,一般为托付口信、书信或者礼物。孔子没有办法亲自去到他邦看望朋友,只能托前来鲁国的使者或者出使到诸侯国的使者代为问候,就会两次行礼,即是一拜使者,表示对所拜托之人的衷心感谢;二拜朋友,表示对所问候之人的诚挚感情,表达出内心诚敬之意。
10-16 本章记述孔子接受馈赠之物时的礼节,和上述各章一并反映了孔子言谈举止处处遵照礼制规定、按照君子标准要求自己的良好修养,也是孔子言传身教的具体体现。
康子馈药,拜而受之。曰:“丘未达,不敢尝。”
【注释】
康子:鲁国的大夫季康子。
馈:馈赠。
丘:孔丘,孔子自称。
达:通达。这里指了解药性。
尝:吃。
【译文】
季康子送药给孔子治病,孔子拜谢并接受。接着说:“我对这种药性还不了解,(所以)不敢吃。”
《礼记·玉藻》:“君赐车马,乘以拜赐;衣服,服以拜赐;君未有命,弗敢即乘服也。君赐,稽首,据掌致诸地;酒肉之赐,弗再拜。”按当时的礼制,馈赠酒肉,没有两拜。酒肉属于食品,药物为内服也属于食品,所以孔子只是“一拜”而受之,与前章托人问候朋友的“再拜”不同,这都是遵照礼制而行。
至于“未达”,则是此药并非急救之药,因为孔子尚能“拜而受之”,说明孔子身体尚好,此药可能只为常规补剂而已。孔子认为,药方应随个体差异而加减,不能一方通用而包治众人,所以“不敢尝”。一方面,孔子对季康子送药治病的好意表示感谢;另一方面,本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原则,对没有通达性能的药品不去轻易服用,以向季康子表明自己“不敢尝”不是失礼,而恰好是守礼,也以此暗示季康子要处处守礼。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