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武汉黄鹤楼记
黄鹤楼对于我一直有一种神秘的色彩和割舍不断的情愫,从小就对“故人西辞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的古诗句念叨于口,熟记于心,认识黄鹤楼也完全是因了这些深入骨髓的诗句。鄂西之旅途经荆楚,自然要去登这座闻名天下的黄鹤楼了。
这座耸立于武昌蛇山之上的黄鹤楼是武汉的标志性建筑,它与岳阳楼、蓬莱阁、滕王阁并称为“中国四大名楼”,与晴川阁、古琴台并称为武汉三大名胜。来到武汉,回想起那些诗句,更增强了我一睹名楼的愿望。
尚未进入景区,就看到蛇山峰岭之上一座轩昂宏伟,外表覆以黄色琉璃、富丽典雅的建筑,这就是享有“天下江山第一楼”、“天下绝景”之称的黄鹤楼了。跨门步入,景区内环境优雅,树木掩映,虽游人如织,但树木沉淀了一切的喧嚣,使人觉察不到拥挤和嘈杂。黄鹤楼周围具有民族风格的辅助建筑,将黄鹤楼烘托得雄奇多姿,让人感觉沉雄古逸。
黄鹤楼建筑群是由主楼、配亭、轩廊、牌坊组成的,其建筑分布在三层平台之上。第一个平台是景区的大门,在这里耸立着一座被称为“胜象宝塔”的白塔,因其外形与灯笼相似,也被人们称为“孔明灯”。这座塔是元代至正年修造的,主要是用于供奉佛教舍利和圣物的,它是景区内最古老的建筑。
第二层平台上是一座庄重富丽的牌坊,牌坊的正面和背面分别书有“三楚一楼”和“江山入画”的牌匾。在古时,江陵(荆州)为南楚、吴郡(苏州)为东楚、彭城(徐州)为西楚,这里是指黄鹤楼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居群楼之首。登上黄鹤楼可以将武汉三镇尽收眼底,烟波浩淼的长江穿过龟蛇二山浩浩荡荡向东而去,江城的美景如跃然纸上的画。
牌坊的两侧有曲廊和两座配亭,两座配亭分别是“瞰川亭”和“揽虹亭”。瞰川指的是站在这里可以俯视长江,江汉交流气势磅礴。揽虹指的是登上高楼可以采到天上的彩虹,形容黄鹤楼的高耸。两座亭子上置宝瓶式宝刹,檐下施斗拱装饰,底部设雕花栏杆,八角重檐攒尖顶,红柱黄瓦流金飞碧。
两亭间,一尊铜塑屹立于黄鹤楼下,铜塑由两只仙鹤站立龟蛇背上组成,形象逼真,栩栩如生,也许这就是那传说中的仙鹤吧?鹤立龟背也被人们理解为“黄鹤归来”之意,这不知是否为雕者的用意?但我还是愿意相信黄鹤归来,总比那黄鹤一去不复返的苍茫、虚空要好些,它满足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也为黄鹤楼增添了一分神秘的色彩。
在第三层平台的中央耸立着的便是黄鹤楼。我站立楼下,金黄色的楼体跃入眼帘,让我仰望好一阵子。这座坐落在蛇山顶上的黄鹤楼,楼高5层,总高度51.4米,72根圆柱拔地而起,雄浑稳健。60个翘角凌空舒展,恰似黄鹤腾飞。楼屋面上覆盖的黄色琉璃瓦,在阳光的照射下,更是色彩绚丽。
关于黄鹤楼有一传说:在很久以前,武昌有位辛姓妇人,开了家酒店,但生意清淡。可辛氏却是个乐善好施之人,一日,一位衣衫褴褛的道士昏倒在店前,辛氏将他扶起,并将食物赠给道士。道士吃后说道:“好心必有好报。”就在酒店的墙上画了一只黄鹤,随后便飘然而去。从此,每当酒店开门,墙上的黄鹤就会跳起舞来,酒店生意也越来越兴隆。十年后道士重来,取出一支玉笛轻轻吹奏出悦耳的曲调,黄鹤似乎听到了主人的召唤,徐徐展翅飞出墙壁,道士乘鹤飞去。辛氏为纪念那位仙道和黄鹤,倾其所有在长江岸边建起一座高楼,取名为黄鹤楼。
其实,黄鹤楼始建于三国,当时吴主孙权为实现“以武治国而昌”(“武昌”名称的由来),在地势险要的夏口修筑了最早的黄鹤楼。黄鹤楼在群雄纷争,战火连绵的年代,只是做为一座军事瞭望楼使用。随着战火的平熄,黄鹤楼失去了军事价值,同时也逐步演变成官商行旅“游必于是”、“宴必于是”的观景楼。至唐时,因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的诗句,更使得黄鹤楼名声显赫。
黄鹤楼自始建以来的1700多年里,历尽世事沧桑,古往今来屡遭毁坏,又屡次重建。仅在明清两代,黄鹤楼就被毁7次,重建和维修了10次,故有“国运昌则楼运盛 ”之说。今天人们只能凭空想象,或是从诗人的诗词中去感觉历史上的黄鹤楼了。
如今的黄鹤楼已不是古画中那高踞城垣之上的楼阁,它是上世纪80年代重修的五层仿古建筑,这座由钢筋水泥浇铸而成的飞檐斗拱,红柱碧瓦的楼阁,比起昔日的黄鹤楼更加雄伟壮丽。
步入黄鹤楼,底层为一高大宽敞的大厅,其正中藻井高约10多米,正面壁上为瓷砖镶嵌的巨幅“白云黄鹤”壁画。画中黄鹤楼居中矗立,悠悠白云缭绕在水天之间,上有仙人乘鹤飞舞,下有郁郁林木和滚滚江涛。黄鹤楼前人们或登临远眺,或轻歌曼舞,洋溢出一派黄鹤归来的欢乐景象和浪漫气氛。
扶梯而上,层层踏临,每一层都设有壁画、楹联、文物,记述了黄鹤楼兴废沿革和名人轶事,形象地介绍了黄鹤楼的历史。层楼之中遍是历代墨客所留书画,或写景,或抒情,或咏,或叹,让人目不暇接。三楼大厅瓷砖镶嵌的长卷绣像组画,仿佛将我与古代诗人们汇聚到了一起,李白、崔颢、王维、孟浩然、宋之问、刘禹锡、白居易、杜牧、贾岛、陆游、范成大、岳飞、顾况,这些古代名人形象鲜活地出现在我眼前,使我情不自禁地想起他们创作的关于黄鹤楼的诗句。
从黄鹤楼内所陈列的资料中,可以看出黄鹤楼的形制自始建以来,各朝皆不相同,但都显得高古雄浑,极富个性。与岳阳楼、滕王阁相比,黄鹤楼的平面设计为四边套八边形,谓之“四面八方”。这些无不透露出古建筑文化中数目的象征和伦理表意功能,从楼的纵向看各层飞檐无不与楼名直接相关,形如黄鹤,展翅欲飞。整座楼在雄浑之中又不失精巧,富于变化的韵味和美感。
黄鹤楼的二、三、四层外皆有回廊环绕,可供游人远眺楼外景色。站在回廊上极目远眺,在一片轻纱薄雾之中,虽然看不清在近侧蜿蜒的长江,但长江大桥的雄姿还是清晰可见,这景象更显飘忽迷离,若隐若现,仿佛来到了虚幻仙境。如灰白缎带的长江,飞架南北的大桥,鳞次栉比的现代楼宇,城廓秀色尽收眼底。“云横九派浮黄鹤”,这座九省通衢之地,在茫茫的云雾中更显得富贵大气,显现出了它的独特魅力。
我慕名拾古而来,登斯楼不免让人怅然心生,思古叹今。我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这一千古名胜早就装在我的心中,我与它神交已久。凭栏伫立,眼观武汉三镇的城廓秀色,“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如在眼前。我置身于浮云古意之中,恍若古人觥筹诗笺之气与今现代文明之息一并涌人心肺,痴然不知是置身于历史,还是重返于今天。
下得楼来沿蛇山顶东行,闲步于黄鹤楼景区。整个景区的景色也很美,在距黄鹤楼近百米处有一青铜物件,这是清代同治年间,重建黄鹤楼时的青铜楼顶。清光绪年间,黄鹤楼因火灾而化为灰烬,只留下这唯一的一件遗物。铜顶上端为宝瓶攒尖顶,中部为两球叠加的葫芦型,底部为荷叶造型的宝座。整个青铜楼顶造型优美,线条流畅。
立在小山上的千禧吉祥钟,据说钟身有重20吨,蒲牢重1吨,取20世纪和21世纪的连接之意,它是国内铸造的最大铜钟。人们撞钟祈福,钟声传的很远,估计江面上的行船应该可以听到钟的声音。当丽日和风,江上的行船顺水而下,远观黄鹤楼之伟岸,聆听千禧之悠扬钟声,似有仙人驾鹤复返的感觉。
白云阁是黄鹤楼景区的风景极佳观赏点,许多有关黄鹤楼的图片都有出自这里。站在白云阁的外廊面北眺望,轩昂宏伟的黄鹤楼耸立于万绿丛中,与长江大桥构成一幅壮美的山水画卷。
外观呈塔楼式建筑的白云阁坐北朝南,其阁名源于唐代诗人崔颢“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的诗句。自崔颢的诗出后,许多文人纷纷以“白云”入诗,更为这座楼添加了一笔传奇的色彩。
《崔颢题诗图》是一座石照壁形式的浮雕,它也被称为诗碑,或被称为题诗图。浮雕上展示着唐代诗人崔颢在云霞缭绕间,长袖飘逸、峨冠博带、潇洒挺拔、运笔题诗的形象,图的中央雕刻着他的千古名诗《黄鹤楼》,这首诗不仅把黄鹤楼壮观的景色描述的使人身临其境,而且把诗人怀乡的那种愁绪阐述的淋漓尽致。整座浮雕采用的是黑色花岗石,色泽古朴自然。
与浮雕相对的是搁笔亭,搁笔亭取自“崔颢题诗李白搁笔”的一段佳话,传说李白从长安来到武昌,登上黄鹤楼,放眼楚天,胸襟开阔,诗兴大发,正欲捉笔题诗,忽见崔颢留下的诗作。于是不敢贸然动笔,并自嘲地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于是这座崔颢题诗,李白搁笔的黄鹤楼更是名声大盛。李白与杜甫、白居易并称唐代三大诗人,却在崔颢的诗面前才气闭塞,这也的确应了一句古话“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离开搁笔亭,来到了毛泽东词亭。亭的中央矗立一大型青石碑,南北两面分别镌有毛泽东1927年春登蛇山时填写的《菩萨蛮。黄鹤楼》和1956年6月畅游长江后填写的《水调歌头。游泳》两首词。“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的著名词句就出自于此,使本就神秘的黄鹤楼更增加了许多的灵气。看罢毛泽东气势雄伟的词,我想到假如李白在我们这个时代,当他看到毛泽东的词时,也许他就握不住毛笔了。
在毛泽东词亭后的山岩上,刻有“壮观”两字,相传这是李白所书。两字字体流畅,端庄厚重,既有唐代书法浑厚的气韵,又有李白豪放不羁的风格。据说这石刻手迹是从山东济宁摹刻而来,它是清代同治年间修葺黄鹤楼时,将从济宁摹刻的手迹刻在黄鹤楼太白堂,如今这一古碑已残缺不全。现在的“壮观”石刻是从济宁重新拓片后刻上的,它体现了李白对黄鹤楼雄奇的评价。
鹅池畔的“鹅”碑亭坐东朝西,木石结构,呈六角型,单檐翘角,粉墙黑瓦,古朴典雅。亭的左右面各有一扇高2.5米的通门,成贯通南北的通道,仿佛天然自成。亭壁上有一笔力遒劲、气势磅礴的“鹅”字。据说王羲之在此与人论鹅时,情不自禁写下此字,其实这“鹅”字的书者是清代湖北松滋县令门镇国,原字因破碎复原后移入碑廊,另重镌一碑立于碑亭中。
鹅池四周环绕着词诗碑廊,碑刻内容是古今墨客骚人诗词,黄鹤楼在这些诗词歌赋中被世人所认知和传诵,因而名扬天下。鹅池中虽然没有鹅,但是池中的太湖石、池边的石拱桥与满池游动的各色锦鲤交相辉映。这片园林清雅恬淡,有着诗一般优雅的韵律,它没皇家园林的富贵气派,也不象寺院园林藏于名山胜水间,它是建在城市之中,是居尘而脱俗的城市园林。
离开景区时,回望这座江南名楼。耸然屹立的黄鹤楼虽通体鲜亮,但它实际饱经沧桑,屡毁屡建。现今的楼虽融进了过多的现代元素,但黄鹤楼所负载的历史含义是浓重的,是不可抹去的,那些关于黄鹤楼的传说仍在流传,古老的诗词仍镌刻在它的四壁,这就够了,黄鹤楼活在人们心中,黄鹤楼在人们心中是古老的,白发苍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