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祖母总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来找我说话 文/ 胡庆军(余海点评) 主播/ 夏梦
长风文艺
欢迎关注:changfeng1710
祖母总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
来找我说话
胡庆军
祖母总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来找我说话
盘着腿,坐在老屋的土炕上
听我絮絮叨叨说一些事,然后慈祥地笑
对于我生命里的每个细节,祖母好像都很清楚
偶尔生病了,祖母就会用枯槁的手划过我的额头
如同勾勒出一条美丽的线,第二天我就真的痊愈了
祖母已经离开我二十多年了,二十多年光阴停滞不前
记得那一天阳光很好,天气冷而不寒
雪后的乡村披着孝衣,在泪水下刺眼
裹过脚的祖母一生勤劳,她用善良赢得全村人的敬重
小时候,祖母常给我们讲聊斋里的故事
她的叙说里,那些鬼怪善良而朴实
现在想来,才明白祖母讲的这些故事
那些故事把一种善刻进每一个细小的心灵,然后
伴着我们走过一个个春秋冬夏
现在,我总是在梦里见到那个小脚老太太
想着她闭上眼睛以前说的每一句话,想她离开时的平静、安详
那是下午大概2点左右,送葬的人挤满了出村的大道
祖母的坟在老家南边一公里的地方,四周是茂盛的庄稼
跪在她的屋前能看见老屋的炊烟,每每回老家
我都去和她说说话,有时我可以听得见她爽朗的笑声
余海点评:
这是一首关于祖母的叙事诗,怀念诗,甚至乡愁诗。叙事是这首诗歌较为鲜明的特点。既是叙事,那就需要真情实感,方能打动人;既是叙事,势必要求诗歌文本所遴选的场景既要诗意,又要令人印象深刻;既是叙事,就要要求诗人在进行诗歌创作的时候,要克制而不是和盘托出。很显然,这三个方面,诗人都注意到了。因此,他的这首诗歌,既有了叙事文本的美感,又有了诗歌的克制和含蓄之美。
在读着这首叙事诗的时候,我跟随诗人沉入到了过去。在过去,那些诗人与祖母“絮絮叨叨”的场景,给“我”治病的场景,说聊斋的场景,以及祖母离去的场景,犹如雪花纷至沓来,这温暖而又伤情的过往,让“我”刻骨铭心。诗人运用几个鲜明的记忆碎片,将诗情推向高潮,仿佛雪后的白色世界,好似穿了“孝衣”似的,“我”无法走出“你(祖母)”的美好。
祖母,是一位心灵手巧的慈善的细心的好奶奶。这样的好祖母,自然给“我”更多乡愁。比如,“土炕”,“庄稼”,“炊烟”……这些意象因祖母而活在“我”的心中,“我”也因这样的意象念及祖母。祖母,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想你时,你在另一个世界,安好?这样的问好,诗人在诗中只字未提,但读吧此诗,诗人却是有这样的问候的。这也是这首诗歌婉转之美的一个表现。总体上来说,诗歌虽则叙事,但不赘言;诗歌虽则篇幅短小,但则蕴藏一个丰富的过去,情感的海洋;诗歌虽是叙事诗、怀念诗,但作为一首乡愁诗来欣赏未尝不可。
这般饱满、透明、满含人间聚散悲喜的诗歌,是难能可贵的,是不错的。我为能读到这般带有温度带有地气质感的诗歌而喜悦。
余海,男,夜郎山民,有诗发《诗刊》《诗选刊》等纯文学期刊。
文中配图来自网络
作者简介
胡庆军,笔名北友。1969年12月出生。河北黄骅人。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天津作家协会会员。主任记者职称。曾出任多家刊物、网站编委、副总编、总编。作品被收入50余种文学选本。著有诗集多部。
主播简介
夏梦:河北黄骅人,长风文艺主播。爱好朗读,喜欢旅游爬山,有时候写几句心底感受,还是心理学爱好者。自1990年毕业至今,站在三尺讲台上,做着自己最爱的工作:教书育人。
往期精选
听见,你内心深处的回声
长风文艺朗诵平台
《长风文艺》编辑部
主 编: 上京风珺
朗诵部: 荆阳 乐乐
编辑部: 上官云儿
校对部: 雪影儿
推广部: 东城西就
投稿邮箱:369889005@qq.com
微信:shangjingfj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