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相众多的北宋,为何还是乱摊子?

北宋多名相这是一个没有争议的事,我们普通人都比较熟悉的就有王安石、司马光、寇准,还有一些我们不太熟悉的比如赵普、吕端、韩琦等人。宰相(丞相)作为皇权时代的重要人物,往往是皇帝的最得力助手,在历史上,一个好的宰相往往可以改变一个王朝的命运,而北宋为何出了那么的名相却不能改变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呢?

读历史的朋友可能第一眼感觉宋朝很弱,很窝囊,和周边的辽、金都打不开,就是面对西夏都没有绝对的把握。而宋朝的前两位皇帝太祖和太宗都是属于马上皇帝,自然是不愿意屈服于中原王朝鄙夷的游牧民族,打了几仗,结果都不太理想,后来的皇帝所幸就不打了,幽云十六州也不打算收回了。但是,北方游牧民族政权看到宋朝的软弱后,不断的南下,索取钱物。

这里面有一个问题,物产丰富的宋朝为什么不能用给游牧民族的钱,去和北方政权来一场大战来解决北方的威胁呢?一方面,冷兵器时代,经济实力并不能完全决定军事能力,游牧民族深居草原、大漠,几乎就完全没有经济能力,但是有战马和我的骑射能力,辅以一定的武器生产能力就可以了,何况辽、金受中原文化影响很深,能够很好的把中原的生产生活制度带到大漠和草原,使自身的技术水平和宋接近。宋在没有优势的情况下,很难打赢游牧民族。另一方面,经济实力转化为军事实力需要一个过程,汉朝、唐朝都经历屈辱和阵痛,但后来都实现了对匈奴和突厥对绝地反击。而北宋显然没有这样的情况出现。笔者觉得大概的原因就是源自宋朝重文轻武,重文出现名相,轻武难有名将和将门虎子,宋朝的经济在文人把持的朝廷内部得到贯彻,并使得宋朝的经济实现大发展,但在武将中并没有形成名将,使得军事体制改革没有实现,对于打赢辽等政权,缺乏应变能力,导致宋多次在作战中失利。也就是说,宋朝的名相在一定程度上让宋朝富裕,但很遗憾把富裕转化为富强,让宋的军事实力提升。

文人相轻,在北宋得到了最真实的体现。宋朝的宰相除了一个政治人物外,往往在文学、历史、书法等方面等很有成就,并且一些政见一致,兴趣相投的文官在一起形成了利益集团。这样的集团实际上就是宋朝的党争,即使一个名相也不能摆平敌对一方,比如王安石推行变法,就摆不平司马光,新法处处受到排斥,不得不以失败告终。而北宋出现变法、新政的时候并不在少数,但都已失败告终,失败大都来源于文人的党争,很难讲哪一方是奸臣,只不过是坚持自己一派的意见,即使对方是对的,也不支持,不承认。当然任何一个朝代都有这种文人集团相互制约乃至冲突的情况,尤其以北宋和明朝最突出。并且北宋的文人也极大的限制了皇帝的决策,间接造成了北宋皇帝在决策上不断出现失策的情况。

北宋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官僚体系太庞大了,庞大到把宋朝的经济优势吃掉。以王安石为首的改革派也试图通过变法来改变这种局面,因为触动的利益人群太多,保守势力抵制,不得不搁浅。北宋还养了非常庞大的禁军,来维持皇帝对军队的直接领导。养军队也是需要大量花销的,每年的开支也不小。官僚和军队是任何一个宰相都不能触碰的,庞大的官僚系统是北宋给文人的福利,是维系文人朝廷的基础。而禁军是皇帝和皇权的保卫力量,也是不能动的。在这两大开销影响下,北宋很难不变成乱摊子。

宰相在历史只是这个朝廷的二把手,有时候甚至都不是。他们虽然有一定的实权,但需要一个明君来配合。纵观北宋,除了末年的徽宗是昏君,钦宗是徽宗强行扶上来的皇帝外,其他皇帝至少可以算中规中矩。太祖、太宗两帝还可以算很好的皇帝。但宋朝的大环境不好,使得宋朝的皇帝一代不如一代。大部分的皇帝都表现为文弱,没有汉武帝和唐太宗那样励精图治以及强烈的对游牧民族复仇的心理。干活不由东,累死也无功。皇帝对于国家未来没有好的想法和思路,手下的大臣也很难去做。成为宰相的人,都有一定的能力,关键时刻能够敢出头,敢定事。但是也免不了被皇帝贬出京城的结局,比如寇准、王安石都有被贬的经历。这从一个侧面反映相权很难对抗皇权,宰相更多的时候已经成为皇帝的助手和秘书。而不是在之前有家族势力支持的宰相,很大程度上是皇权和相权共同支撑江山社稷。

北宋出现了有名相,国不强的局面,这和北宋的现实情况有关。北宋错过了一次又一次的变法、改革和新政,再加上关键时刻决策的失误,最终被金所灭。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