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可道-破译老子之天道

老子说的“道”分“天之道”和“人之道”。在此基础上,老子提出两种存在模式:天之道模式“生存智慧→求存求活→宇宙万物”;人之道模式“剩余智慧→求名求利→人间万象”。宇宙万物都是建立在“生存智慧→求存求活”平台之上的;人间万象都是建立在“剩余智慧→求名求利”平台之上的。同一般平衡论一样,老子讲“天之道”,其意图并不在“天”,而在乎解决“人之道”问题。

《老子》中的“智”是人类的“剩余智慧”;“明”是万物的“生存智慧”。老子反对剩余智慧,极力主张“弃智”、“无智”,认为天之道对人类很难实行、很难认识的原因正是人类的“剩余智慧→求名求利”。人类如何实行道、认识道?老子开出的处方是:人法天地、人法自然。老子通过分析比较“天之道”与“人之道”的差异,倡导“人之道”效法和回归“天之道”。

老子之伟大在于发现了宇宙万物的本质:“道”——平衡之道。平衡不仅是宇宙的本源,同时也是万物的运行规则。人类作为宇宙万物的一部分和运化的一个过程,同样应当效法平衡之道。老子认识到,天道自然平衡,人道自己不平衡。人类要实现平衡的办法就是用“天之道”反思“人之道”,“人之道”效法“天之道”。老子中有三处说“去彼取此”就是:去人之道、取天之道。

《老子》第七十三章: “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繟然而善谋。”

老子中有关天之道、人之道的论述,还如九章:“功遂身退,天之道。”人类在天之道面前是非常渺小的,勇于敢者不知天高地厚,为求名求利破坏自然平衡,但天之道看似不争并非无制约,不说并非无报应,不召报复自来,看似无生命其实比人聪明得多。“知天道”是为了更好的师法天道。

老子接着说“天网恢恢,疏而不失。”天网就是天道,天道自衡,看似稀疏,却从不漏失。勇于敢者破坏自然平衡,天之所恶,天地不容。可怕的是,当今人类似乎全都成为求名求利的“勇于敢者”。人类仅仅是大自然的一分子,不要自以为是,自作聪明,应“辅自然而不敢为”。

《老子》第七十七章: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天之道——第一存在模式:生存智慧→求存求活;人之道——第二存在模式:剩余智慧→求名求利。七十七章终于有了结论:天之道总是趋向平衡,而人之道总是趋向不平衡。此一语道破天机,此一言参透人性。天之道,求存求活求平衡;人之道,求名求利反平衡。所以,老子主张无知、无欲、无为、无事…庄子说“无为而尊者,天道也;有为而累者,人道也。”

天之道总是求平衡——天道自衡,而人之道总是反平衡——人道失衡。天之道:生存之道,因“生存智慧→求存求活”,总是“损有余而补不足”,自我平衡并趋于平衡。人之道:名利之道,因人的“剩余智慧→求名求利”,总是“损不足以奉有余”,在利益分配方面表现出穷者愈穷,富者愈富。

人类社会在名利上不能自我平衡,以至社会内部结构,直至人类与自然总是趋于不平衡。人类社会的不平衡反映在人类社会内部结构的不平衡,以及人类与自然的不平衡。老子在此揭示了:天之道总是趋于自我平衡,而人之道总是趋于不平衡。所以,老子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老子》第八十一章: “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利而不害:有利万物而不伤害万物;为而不争:为求存求活而不与人争名争利。天之道是第一模式,无所谓利害。圣人之道是第三存在模式,虽有剩余智慧而不求名求利,只求存求活,所以与世无争。天之道求生存求平衡,故利而不害;人之道求名利反平衡,故害而不利;圣人之道效法天道,故为而不争。

老子八十一章,中心思想无非:道法自然,人法天道。天之道无不求平衡+求存在,惟有人之道才反平衡+求名利。 这天之道+人之道——正是一般平衡论研究的核心问题。天道自衡+人道失衡+师法自然+天人平衡——则是一般平衡论上中下三篇的全部内容。

(0)

相关推荐

  • 一般平衡论(汪叶斌 著)

    . 一般平衡论(汪叶斌 著) 平衡哲学  . <一般平衡论>(汪叶斌 著)是一门研究一般系统平衡规律的理论,也是一个自成体系的平衡哲学.<一般平衡论>的基本框架由其核心思想&q ...

  • 道可道-破译老子之圣人

    老子说的"圣人"是彻悟平衡法则之人,是老子理想中的统治者,老子希望统治者能遵循平衡之道来治理天下.圣人之道是天之道与人之道之间的一个过渡.天之道:生存智慧→求存求活:人之道:剩余智 ...

  • 道可道-破译老子之雌弱

    老子中常常出现:慈.俭.后.雌.柔.弱.虚.静.卑,还有:下.退.愚.拙.讷.曲.中.谷.洼.少.辱.蔽.贱等概念.这些概念都是老子从自然平衡中总结归纳出来的一些人之道效法天之道的具体方法.经验和对策 ...

  • 道可道-破译老子之无为

    "无为"是老子的重要思想之一,"有为"就是瞎折腾,"无为"就是不折腾.折腾是为了求名求利,老子反对瞎折腾,主张清静无为.老子认识到人类的&q ...

  • 道可道-破译老子之有无

    老子一章就提出"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有:组成系统的物化部分.无:决定系统性质的平衡法则.万物由有形的物质构成,但万物构成之结构和性质是由无形的平 ...

  • 道可道-破译老子之智

    老子的"智"是人类的"剩余智慧",与之相对应的"明"是人类的"生存智慧".老子对人类社会结构的研究都是建立在" ...

  • 道可道-破译老子之玄

    读老子五千言,数"玄"字最玄乎.魏晋有玄学,尊易经+老子+庄子为三玄.这玄学也曾主流过国学一千多年,一直到宋代后期才让位于理学.老子的"玄"并不玄乎,如非常幽冥 ...

  • 道可道-破译老子之德

    事物得之于道谓之德,道有天道人道,天道自衡,人道失衡,人道顺应天道即是德.德是衡量系统平衡状态的标志,包括系统内部结构.系统与系统.系统与环境三层平衡."万物莫不遵道而贵德,夫莫之命而常自然 ...

  • 道可道-前言-破译老子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人类需要读百遍的有字书不多,惟<老子>读百遍还不够.这一是因为<老子>难懂需要读百遍,二是因为<老子>美,值得读百遍.& ...

  • “道可道,非常道”,原来隐藏着老子道的模板,应该仔细品读

    老子是中国古代的哲学家.思想家,是朴素的唯物论者. 老子的"道"和孔子的"德"就像传统文化中的太极图一样影响着传统文化的阴阳两面. 老子思想的核心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