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别了的建筑
欢迎投稿留言交流
北京城门与城墙
> > >
明清北京作为都城是在元大都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明永乐元年(1403年)定北平为都城,改称北京。永乐十八年(1406年)开始兴建北京城的城墙和宫殿、坛庙,使之成为延续六百年,生生不息的伟大都城。
> > >
对北京城墙,建筑学家梁思成有一段评语:“北京城墙不只是一堆平凡叠积的砖堆,它是举世无匹的大胆建筑纪念碑,磊拓嵯峨,意味深厚的艺术创作。”
> > >
建国后,中国迎来了建设的高潮,古老高大的城墙首当其冲,拆除城墙与城门被提上日程
1915年-德胜门城楼被拆除
1915年-正阳门瓮城被拆除
1927年-宣武门被拆除
1935年-阜成门被拆除
1957年-永定门被拆除
1965年-崇文门被拆除
1969年-西直门被拆除,拆除的过程中发现了元大都和义门,随后和义门被拆除
1969年-安定门被拆除
..............
甪直保圣寺北宋大殿
> > >
1926年,大村西涯专程来甪直寻访保圣寺的“唐杨惠之罗汉塑像”时发现:“(保圣寺大殿)斗拱、梁制、础石无不与“明仲图说相合,所谓保圣寺相传宋真宗大中详符六年重建之说,殊可徵信。”,证实这是一座江南地区极为珍罕的北宋建筑,江南地区留存至今的宋代建筑只有保国寺大殿和保圣寺大殿两处,均可以与营造法式高度贴合,不幸的是,当时保圣寺大殿情况已经很危急,颇有墙倒屋塌的趋势,由于当时国内还没有古建筑的保护意识,除了抢救出部分早期塑像外,大殿任其坍圮,至今已荡然无存。
△保圣寺剖面复原
广济寺辽代三大士殿
> > >
广济寺三大士殿在天津宝坻县城内。殿建于辽太平五年(宋仁宗天圣二年,公元1024年)。是一座中等规模,气势宏伟,保存完好的辽代建筑。1932年4月,我国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一行专程到宝坻考察千年古刹广济寺,他随后在《中国营造学社汇刊》第三卷第四期刊发的《宝坻县广济寺三大士殿》中惊喜地写道:“在发现蓟县独乐寺几个月后,又得见一个辽构,实是一个奢侈的幸福。” 不幸的是,这处重要的辽代大型木构建筑,在宝坻解放后,于1947年被县长于生同志下令拆除。他认为不过是一座破庙,拆除后用其木料去修桥还能为人民服务。
福州江心岛金山寺
> > >
这座寺庙位于离福州市12公里处的闽江江心岛上,整个小岛被一座庙宇覆盖着,非常奇特。七八百年前,人们在这小阜上盖起一座七层八级的实心塔,高约7米,花岗石砌成,后又在塔周围建成殿堂。因限于地形,寺院没有巍峨的殿阁和巨大的佛像,但却小巧玲珑,情趣盎然,在全省寺院中独具一格。
> > >
这张照片摄于1870~1871年间。毁于何时均无法查证,现已重建。
小西天万佛楼
> > >
小西天万佛楼建于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乾隆为庆贺其生母八旬寿辰,“建楼范佛,以纪庆典。内外王公、大臣亦有请铸佛像为祝者,统以万计,并奉楼中,因以万佛名楼”。据清宫档案记载,楼内供奉金佛10299尊。殿内原供三世佛铜像三尊,并在琉璃砖壁上布满大小佛洞一万个,内供金佛一万尊。大者重588两余,小者重58两。
> > >
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时,此处沦为日军司令部,楼中金佛尽被掠夺,后此处渐荒废。万佛楼于1965年因破旧不堪,当时财力匮乏,且又不被重视,而被当作危房拆除,据说遗留下的部分青白石料在1970年被用于天安门的第二期翻修工程。
华严寺海会殿
> > >
华严寺南北两部分俗称为上寺下寺。其下寺薄伽教藏殿及海会殿为两寺中最古建筑,为辽末战火之后的遗物,海会殿为现存辽代唯一的悬山顶建筑,其内塑像精美,致为珍贵,1950年,被借用海会殿的下寺坡小学拆毁。
榆次永寿寺雨花宫
> > >
1937年6月梁思成先生和林徽因先生夫妇二人来山西考察古建筑,林徽因先生在火车上偶然发现了永寿寺雨花宫,经过调查,永寿寺雨花宫为罕见的宋早期建筑遗物,建于北宋大中祥符元年,代表了五代到宋代建筑的过渡部分的成就,非常具有学术价值和历史价值,造型也十分优美,可惜的是,在营造学社考察过后仅十多年,因为修铁路,雨花宫被毁,再无复建。
哈尔滨的教堂
> > >
哈尔滨在近代处于东北亚经济、文化、政治交融与汇集的十字路口,据1936年统计,哈尔滨基督教建筑有13座,耶稣教堂有10座,东正教堂有5座,天主教堂有4座,犹太教堂有2座,天理教堂2座,神社、寺庙等数十座。这些建筑现大多拆毁无存。
> > >
喀山圣母男子修道院建于1924年,是一座东正教的男子修道院,位于哈尔滨市马家沟,毁于何年不详。
> > >
太阳岛圣尼古拉教堂,建于1928年,毁于文革,其构图优美的造型和闪闪发光的金色洋葱头穹庐曾是松花江北岸一道亮丽的景点。
> > >
犹太主教堂建于1908年,位于哈尔滨道里区通江街,1963年改建为三层。现状与原状相比,已面目全非。
> > >
圣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教堂于1907年建于哈尔滨南岗,毁于何年不详。
> > >
圣尼古拉教堂建于1899年,全木结构,是哈尔滨的标志性建筑,于文革被拆除。
济南老火车站
> > >
济南老火车站曾被誉为远东第一站,建于1904年,设计者为赫尔曼·弗舍尔,济南老火车站曾是亚洲最大的火车站,并曾被战后联邦德国出版的 《远东旅行》 列为远东第一站,是一座优美精致的德式建筑。济南老火车站见证了清政府的灭亡到民国的转变、到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人军管铁路,再到新中国建立以后的这段历史,它是一段可以触摸的'立体的历史’。” 济南老火车站于1992年7月被拆除。同年,在原址上开始建造现在的济南火车站。
来源:建筑师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