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姓氏(上):起源和变迁

中华五千年文化,源远流长,丰富多彩,地名人名都有浓厚的文化沉淀。有关地名文化,在下在拙作《中外地名趣谈》中已经聊了一些。现在我们再来聊一聊饶有趣味的姓氏,包括姓氏的来源和变迁(上篇),相对少见生疏、却颇可玩味的复姓(中篇),以及容易读错的姓氏(下篇)。姓氏的起源,由于缺乏上古史料记载和人类学证据,存在很多传说、假说及争议,没有“标准答案”。本文只能笼统地介绍一些姓氏常识加上我自己的一些肤浅认识,不是专业论文,仅供有兴趣的朋友参考,以期抛砖引玉,一起探讨玩味,并竭诚欢迎有识之士匡正补阙。

姓氏姓氏,“姓”与“氏”其实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通常认为,姓随母,来自母系社会,而氏随父,产生于父系社会。顾名思义,“姓”者,女生也,即女人生育的子女。也就是说,姓起源于上古“只知其母而不知其父”的母系氏族时代,子女是随着母亲的姓(通常是部落名或部落女首领的名字),以此辨别血缘,避免相同血缘族姓之间的近亲通婚。这一类的姓是最古老的,大都从“女”字旁,如“姬”、“姒”、“妫”(音“Gui”)、“姚”、“嬴”、 “姜”等,带有母系社会的痕迹。因此,姓的产生,标志着从群婚制到辨别血缘关系的婚姻制度的转变,可以看作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进入父系社会后,随着同一族姓的子孙繁衍增多,这个家族往往会分成若干支脉散居各处。这样,各个分支的子孙除了保留“姓”以外,另外为自己取一个称号作为自己这一支派的标志,这就是“氏”。也就是说,姓是一个家族的所有后代的共同称号,而氏则是从姓中派生出来的分支。例如,传说中的上古“三皇五帝”中的炎帝,姓“姜”,称“神农氏”;黄帝,姓“姬”,称“有熊氏”(也称“轩辕氏”);帝尧,姓“伊祁”(一说姓姜),称“陶唐氏”;帝舜,姓“姚”,称“有虞氏”;大禹,姓“姒”,称“夏后氏”。所以史书中通常称尧、舜、禹三帝为“唐尧”、“虞舜”、“夏禹”,就是以他们的“氏”来称呼的。

到了西周,宗法制度规定分封的诸侯国(鲁、齐、卫、郑、燕、宋,等)中,只有国君的嫡长子能继承国位,百代不改其姓,这是“大宗”。国君的其他儿子(公子)则以他们各自的封邑为氏,称为“小宗”。同理,封邑的嫡长子继承新的氏族,其他儿子则再分封于乡、亭而成为新的氏族。没有得到土地封赐的儿子则往往以其祖先的名字、谥号、官爵、职业、居所、排行为新氏族。诸侯国的嫡系之族在亡国后,则以国名为氏,或以其姓为氏。所以氏是特权和地位的标志,也随地位的改变而改变,而姓则是不变的。也因为这个原因,姓很少,而氏却越来越多。从先秦保留下来的姓只有三十多个,而氏则有上千。在先秦时代(夏、商、周),平民只有名,没有姓,也没有氏。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废除了周朝的“分封裂土”的封建体制,代之以中央集权的郡县制(顺便说句题外话,“中国三千多年封建制度”之说是完全不符合历史的)。郡县制对姓氏的直接影响是,随着宗法分封制度的彻底消亡,原来用来代表贵贱的“氏”就失去了它的意义,与“姓”一样都成了标记血缘关系的符号,两者合二为一。自此,平民也有了姓氏,于是便有了“百姓”,“百姓”一词也成为了民众的通称。这算不算是秦始皇的另一项功绩呢?

我们前面提到,氏别尊卑,姓别婚姻。所以通常都是男子称氏,女子称姓,因为男子要从政,要论地位高低;女子要嫁人,要区别血缘,同姓不婚。男子称氏而不称姓,史书中很常见,除了前文已经提到的唐尧虞舜夏禹外,商朝的开国君祖商汤,也是以氏为称号的。商汤姓“子”,名“汤”(成汤),商是他的氏。商汤与唐尧、虞舜、夏禹一起被列为圣贤君主的典范,史称“尧、舜、禹、汤”。再如大名鼎鼎的周朝开国功臣姜太公,姓姜,本名为“吕尚”,其中呂是他的氏、尚是他的名,被周文王尊称为太公望。史书(如《史记》)都称其为吕尚或齐太公(齐是他的封国),民间才称其为姜太公。另一个大家都熟悉的例子是屈原,姓“芈”(音mi, 楚国王族之姓),屈是他的氏,名平,字原。前几年风靡大陆的电视剧《大秦帝国》称屈原为“芈原”,貌似“政治正确”,却犯了常识错误,因为这是套用了现代人的姓名方式去称呼古人。

史籍中提到的春秋战国时代女子的称号,婚前通常以姓加上娘家的国名或排行,如“烽火戏诸侯”中的女主角褒姒(褒国的姒姓女)、齐姜(齐国的姜姓女)、卫姬(卫国的姬姓女)、宋子(宋国的子姓女)、孟嬴(秦国的嬴姓大女儿)。婚后则以姓加上夫家的国名或夫君的称号,如《诗经. 硕人》中的那位“美目盼兮,巧笑倩兮”的庄姜(嫁给卫庄公的齐国姜姓女)、宣姜(嫁给卫宣公的齐国姜姓女),以及绝代佳丽息妫(嫁给息侯的陈国妫氏女,即杜牧《题桃花夫人庙》中的“桃花夫人”)。前几年流行的另一部电视剧《芈月传》中称从楚国嫁到秦国的秦宣太后为“芈月”,其实也是不正确的,她只可能被称为“楚芈”(出嫁前)或“秦芈”(出嫁后)。关于同姓不婚,《论语》中还记载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故事- 陈国的司法部长(陈司败)怀疑孔子的品德,就诘问孔子的学生巫马期,说你们鲁国的国君(鲁昭公)娶了一个吴国的女子为夫人,你的老师怎么不加指责呢?可见他对自己国家的君主有私心。这个故事的背景是,鲁国和吴国都是周王室(周公、泰伯)的封地,两国同为“姬”姓,所以是不能婚配的。这个小故事也是古人姓氏和婚姻制度关系的一个佐证。

可见,从上古到现在,中国的姓氏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时代变迁,来源多样。归纳起来,现有常见姓氏的来源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但也有很多姓氏不能归入这几类):

一.母系社会氏族的标记。如上文所提到的:姬、姜、妫、姒、姚、嬴等。
二. 以故国为氏的姓氏。春秋战国时期有大大小小的诸侯国几百个,如齐、鲁、晋、宋、郑、 吴、越、秦、楚、卫、韩、赵、魏、燕、陈、蔡、曹、胡、许等。这些侯国先后灭亡,亡国后其族人以故国为氏。例如,齐姓,是周武王封姜太公望于齐,建齐国,后被田氏所篡,原来的姜姓族人形同亡国,以齐为氏。鲁姓,周公的儿子伯禽受封于鲁,建鲁国,后为楚国所灭,其后人以鲁为氏。同样,吴姓,是周武王封其叔祖泰伯、仲雍的子孙于吴,建吴国,后为越国所灭,其后人即以“吴”为氏。又如,周公平定了商朝遗民的“武庚叛乱”之后,将前朝商纣王的庶兄微子启封于宋,建宋国,后宋为齐所灭,其子孙以国名“宋”为氏。这一类以故国为氏的姓氏占了“百家姓”中不小的一部分,皆成为今天的常见姓。
三. 以邑名为姓氏。邑即采邑,是诸侯国君分封给同姓或异姓卿大夫的封地,其后代及一些生活在这些采邑中的人便继之为氏。如邹、虞、苏、饶、祁、常、查、堵、鲍、翁、崔、邵,等等。这一类以邑为氏的姓氏,占了百家姓中的很大一大部分,比上面提到的以国为姓还要多得多。
四. 以出生次第为姓氏。一家一族,按兄弟顺序排行取姓,如老大曰伯或孟,老二曰仲,老三曰叔,老四曰季,后代相沿为氏。如鲁桓公有四个儿子庆父、同、牙、友,庆父最大,所以是“孟”,太子同是老二,为“仲”,牙是老三,称为“叔”,友是老四,所以是“季”。所以他们后代分别被称作孟氏、叔孙氏、季氏。
五. 以居住地的方位环境为姓氏。这类姓氏中,复姓较多,一般都带郭、门、乡、闾、里、野等字,表示不同环境的居住地点,如东郭、南郭、西门、东方、闾丘,等。这些姓氏笔者将在下一篇讲复姓时中继续介绍。
六. 以官职为姓。如司徒、司马、司空、司士、乐正、亓官,等。他们的后代都以这些官职为姓。
七. 以谥号为姓。周惠王死后的谥号为“惠”,他的一支庶孙后代便姓惠;又如,历史上有名的“一鸣惊人”故事的主角楚庄王,他的一支庶出的子孙便以他的谥号“庄”为姓。
八. 天子赐姓。明朝太监马三保因协助燕王朱棣(明成祖)“靖难”有功而被赐姓为“郑”,改名“郑和”。笔者有个姓马的朋友,世居江南,来自长江入海口的太仓。我一直纳闷,马姓在江南的姓氏中极为罕见,怎么会在太仓冒出了一个马姓部落?有鉴于太仓是郑和七下西洋的出发点,我突发奇想,这一支马姓会不会与郑和家族有关?
九. 异族的姓氏或汉化的异族姓氏,如慕容、拓拔、宇文、独孤、完颜、耶律、鲜于、长孙、元、溥、金等。
十. 以技艺职业为姓氏。如巫、卜、陶、屠、祝等。
十一. 因避讳或某种原因改姓。例如,东汉明帝叫刘庄,为避帝王之讳,凡姓庄的都被改姓“严”, 就连汉光武帝刘秀(刘庄之父)的好友庄光,也不得不改姓为严光(严子陵),在浙江富春江畔留下了大名鼎鼎的“严子陵钓台”。再如,清雍正年间为避孔子之讳,丘姓一律改为邱姓,清朝后期一部分邱姓又改回祖姓丘。同样的情况还有召姓和邵姓。一个特殊而有趣的例子是陈姓和田姓,田姓与陈姓是同一个姓氏,起源于春秋时期陈国的公子陈完,他在陈国内乱时逃到了齐国,改姓为田。那么他为什么把“陈”姓改为“田”姓呢?这是因为古音中“田”、“陈”读音一样,意思也相近。“陈”是排列的意思,“田”也是陈列整齐之意(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本人的理解,汉乐府中“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中的“田田”也是这个意思(不过到了汉朝,读音可能就不一样了),也可以作为一个佐证。
(待续,下一篇:颇可玩味的复姓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