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过了60岁,不想被子女嫌弃,记住这3句话,晚年才会更幸福
人老了,子女都长大了,有自己的想法,再想以自己无上的权威跟子女交流,往往会被子女嫌弃,严重的话,父子成仇,也有可能。那么,要想不让子女嫌弃,让自己的晚年生活更幸福,一定要记住接下来的三句话。
人老了面临的最大的难题在于如何养老。传统模式是家庭养老,但如今社会发展快,子女分散在全国各地打拼,无暇回家照顾父母。农村老人独居的情况越来越多,未来的养老压力也越来越大。
更重要的是,如今老一代人养儿防老的观念和新一代年轻人对养老的理解存在很大的冲突,因而产生了许多的矛盾。为了让自己晚年更幸福,为了让家庭更和谐,一定要记住这三句话。
第一句:少唠叨
如今60岁以上的老人,他们接受的传统教育更多。尽管没有读多少书,但祖祖辈辈传下来的经验习俗,却被他们认真吸收接纳。
因此在他们看来:子不言父过,养儿就为了养老。父亲教育儿子天经地义,哪怕是打骂。儿子已经成家立业,在父亲面前仍然只能被看作小孩子。
有这种想法和观念的老人总想控制子女,在他们的人生经验中,因为自己走过的桥比别人走过的路都多,吃过的盐比别人吃过的米都多。在任何事情上,子女都应该听自己的,这样才不会吃亏上当。
当然,父母的出发点不能说不好。但如今社会,子女已经不是过去那个年代的子女,他们接受的教育和接触到的信息,都让他们更加自主,更加追求自由,更加遵从自己的想法。
父母整天的唠叨,让他们很难受,甚至想反抗。时间长了难免会发生矛盾纠纷,最后就变成了家庭关系破裂的最重要原因。
因此人老了之后要懂得住口,少说话,千万别唠叨个不停。坦白说,在如今这个社会里,很多老人的经验认知已经跟不上社会的发展,大部分时候很难做出正确的应对。
第二句:别顽固
在农村里我接触很多老人,懂得变通和进步的人不多,大多人都生活在自己的小圈子里,认知已经固化,根本不愿意听别人怎么说怎么做,只想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事情。
在种田种地方面,老人的经验或许还能胜任。毕竟很多农村仍然是小农分散种植,仍然是传统种植模式,机械化程度不高。
但是在其他方面,尤其是与子女的家庭生活方面,老人已经有些格格不入。因为他们的性格,经过几十年的岁月改造,已经被固定死了。
如果没有办法改变他们的性格,或者说如果他们不愿意自己主动去改变去适应,晚年生活会很不幸福。
子女不会听他们的唠叨,更不会按照他们的方式去生活工作。而他们又不愿意改变自己,就会产生矛盾,就会产生别扭,不管是从具体的生活中还是心理面,都会导致家庭关系紧张。
有句话说得好叫活到老学到老。在当今这个社会,老年人更应该懂得这句话的含义,只有保持与时俱进,与社会同步发展,才能更好生活下去,晚年也才会更加幸福。
第三句:留足养老钱
在农村中,大部分农民都没有存款,等年老了之后,如何养老是一个大问题。为什么很多60岁的老人,仍然要出去打工,其实就是希望能够在身体许可的情况下,再多挣一些钱给自己养老。
因为人的平均寿命正在不断增长,现在活到七八十岁太正常了。60岁以后退休,未来还有几十年好活。有退休金的话,也不能把所有的退休金全都交给子女,一定要意志坚决,态度明确,留一部分资金在手边。
这样做,比把所有的钱都交给子女要好得多。很多明事理的子女也会认同这种做法,有了钱就可以自己生活,就没有后顾之忧。除了一些大事,否则不用去麻烦子女。
如果把钱都交出去了,反而会遭到子女的嫌弃。有些人可能会认为老人已经无用了,不愿意再管他们,这样的话家庭关系就更紧张。
在没有养老金的情况下,如果有些存款,也应该这么做,不能把存款都交给子女,一定要自己保留一部分。
如果现在身上啥都没有,最重要的就是在身体许可的情况下,自己还能去挣钱,慢慢再积攒一部分。老年人要想晚年生活幸福,一定要给自己留够养老钱,这一点是最重要的。
大家都是怎么看的?您觉得人老了之后要想避免子女的唠叨,应该做到哪些方面呢?上面3点重不重要,欢迎在下面留言说说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