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不去的“当下”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作为炎黄子孙的我们,在面对古圣先贤留下来的智慧宝库的时候,只能是望尘莫及,顶礼膜拜。文明发展了几千年,如今,我们的物质生活空前繁荣,知识爆炸,为什么我们的智慧无法超越古人,代表中华文化核心的仍旧是传统文化哲学?古人追求天人合一、道法自然,早已参透了天地宇宙、日月星辰、阴阳五行的根本智慧,后人再怎么努力也达不到古人的智慧境界,因为,这种智慧可能就是在一种清静无为,身心合一,临在于当下的超然状态下获得的。
当下是超越时间的,站在时间之外看世界,即是不纠结过去,也不期待未来。当下是超越心智大脑限制的,与人、事都保持一种轻盈的关系,与人不纠缠,遇事不纠结,当下的决定是无心的,此心不动,随机而动,事过无痕,事不住心。因此,当下,即是一种圆觉、全然的状态。
人只要有分别,有对抗,便无法安于当下,而是会陷入小我意志的游戏里无法自拔。
小孩子在4岁之前,都是非常可爱天真的,想哭就哭,想闹就闹,饿了就吃,困了就睡,想说话张嘴就来,完全生活在一种先天自然的状态。孩子的世界,纯真无染,没有修饰,没有谎言,没有虚伪,没有限制,赤子之心,真真切切。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越来越“懂事”,越来越多地融入社会系统,在家里,灌输式的沟通让孩子慢慢淡化自我,孩子按照家长设定的标准开始了别人眼里“好孩子”的成长路程,没事不能轻易哭,说话要想好再说,行为要像别人看齐,犯了错误要追究,未来的事情现在想。进入幼儿园后,野孩子的天性在集体里被要求变得越来越规范,越来越平和,天性被抑制,共性被塑造,长此以往,自然的状态越来越不自然,太多的限制束缚了天性的灵动,时间线被拉长,是非分别被植入,小我开始当家,人就会越来越趋于复杂化,这也许就是生命熵增的开始吧。
人类文明在不断进步,科技越来越发达,物质越来越丰富,我们可使用的工具越来越多,智能时代,万物互联,知识爆炸,信息激增,人类自己编织的大网,将自己身处的环境变得越来越复杂,人们的心越来越忙,谁没后悔过过去,谁没纠结过现在,谁没恐惧过未来,现在还有多少人能完全静下心来,能做到安住于当下的每一刻。吃饭,能一心一意享受食物的美味;睡觉,能踏踏实实地感受身体的放松;工作,能全神贯注地进入物我两忘的状态。恐怕少有,我们已经很难能回到“当下”。
既往不恋,当下不杂,未来不迎。我们人生只有多做减法,大脑随时清零,才有可能活在当下的状态。因为,只有当下,才是真实的。跟随心的指引,每一个当下都有可能创造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