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报》(初一版)“学林新语”专栏(五)《“思”与“丝”之“神似”》

“思”与“丝”之“神似”

(一)

“丝”与“思”“音似”;古人言“丝线”的“丝”,往往暗指“思念”的“思”。
如李商隐名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表面讲春蚕吐“丝”至死方休,实质讲自己相“思”至死方休。
(二)
其实,“丝”与“思”除“音似”外,二者也“形似”。
春蚕吐丝,绵绵不绝,丝丝缕缕地纠缠;人的情“思”从心中流淌而出、从大脑里飘荡而来,也一样绵绵不绝,纠缠在一起。
二者虽然一者看得见,一者看不见,但从感觉上来看,在形态上是一样的。
于是,古人用“丝”来喻“思”。
如元稹《莺莺传》中,崔莺莺寄给张生“乱丝一絇(qǘ,绞)”,自言:“愁绪萦丝,因物达情。”很显然是以“丝”线之乱喻情“思”之乱。
再如《小西游记》第三三回,里面的不老婆婆有一法宝叫“情丝”,专门用来“缚人”;其实“情丝”可以“缚人”,讲的就是情“思”缠人就像“丝”线绑人。
又如吴融《情》诗曰:“依依脉脉两如何,细似轻丝渺似波。”“细似轻丝”显然以“丝”线的细长来比喻情“思”的绵长。
(三)
“丝”与“思”除“音似”“形似”之外,二者也有“神似”的地方。
乱丝一团,如何把它整理好呢?把它圈成线团,或者把它织成布匹衣服,是最好的整理方法!
心中思绪纷乱如麻,如何整理呢?最好的方法是把心“思”组结整理成文章——不会写文章,至少也应向他人倾诉,因为倾诉是用嘴巴来写文章!
于是,杜甫《至后》诗说:“愁极本凭诗遣兴!”内心愁苦至极,全赖把愁苦之思写进文章中,借此解忧,就如乱麻一团,需要把它圈成线团或织成衣服,方可不乱。
(四)
“章”字亦有丰富含义。
“章”字,它有两个含义,一者为布匹之“章”,一者为文章之“章”、乐曲之“章”。
布匹之“章”如《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中的“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文章之“章”、乐曲之“章”如李贺《南园》之“寻章摘句老雕虫”、《诗经》手法之“重章叠唱”。
丝线可织结成布匹之“章”,就如情“思”可织结成诗文之“章”、音乐之“章”。
——因而钱锺书先生说:善鸣不平之气,把长歌当哭,把一把辛酸泪化为满纸荒唐言,就像把一团乱麻编织成布匹一样,既排遣了内心的忧愁又创作出了优秀的作品。
这就是“丝”线之“丝”与“情思”之“思”,除“音似”“形似”之外的神似。
(《管锥编》第二册《洪兴祖楚辞章句·一0 九章(二)·思与丝》)

附原文:
盖欲解纠结,端须组结。愁烦不释,则条理其思,绦缉其念,俾就绪成章,庶几蟠郁心胸者得以排遣,杜甫《至后》所谓“愁极本凭诗遣兴”。不为情感所奴,由其摆播,而作主以御使之。不平之善鸣,当哭之长歌,即“为纕”、“为膺”,化一把辛酸泪为满纸荒唐言,使无绪之缠结,为不紊之编结,因写忧而造艺是矣。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