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学姐事件:那些社会性死亡的男人,后来怎么样了?

文 | 雾满拦江

(01)

清华美院一个女生(网称学姐),质疑一男子(网称学弟)在食堂对其“咸猪手”,学姐对此表示了愤怒,并说要让“学弟”在朋友圈“社会性死亡”。

但察看监控表明,学弟并非咸猪,只是他的书包碰到了学姐,于是这个百口莫辨的男生,终于又“社会性复活”。

校方称:学姐学弟已达成和解。

然而网络大哗。

有人痛斥学姐,甚至说她的行为涉嫌“诽谤”。

有人痛斥痛斥学姐的人,称其为营销号的“恶意炒作”。

有人痛斥痛斥痛斥学姐的人,质疑其凭什么不让人说话。

有人痛斥痛斥痛斥痛斥学姐的人,质疑其吃人血馒头带节奏。

大家到底在争些什么?

——大家的争论,不过是主观结构客观,想以自己的愿望替代现实。或至少,希望社会规则应该以他自己为中心,而不是呈现自然状态。

(02)

人这辈子,总难免会经历些奇怪的事儿。

国外有个学弟,爹疼妈爱姐姐宠,可以说幸福成长了。

然而这个家里,经常出现神秘现象。

姐姐的内衣,不翼而飞。

四处寻找,最终在弟弟的房间里找到了。

藏在不好找的地方,上面还有令人恶心的黏液。

父亲震惊,母亲失望,姐姐难以置信。

出于惩前毙后,治病救人的目的,家人约谈学弟:孩子,咱们都是正常人,不要走变态的路线,如果不矫正你偷窃姐姐内衣的变态恶习,出了这道门,你分分钟就会社会性死亡。

家属喊话,政策攻心。

可以说谆谆善诱,苦口婆心了。

震惊的事情发生了,变态弟非但不承认错误,反而拼命诋赖,离家出走了。

出走了。

出走就出走吧。

一家人继续幸福过日子。

然而家里的事情更神秘了,姐姐的内衣持续失踪,仍然是出现在变态弟的房间,上面还有恶心的黏液。

咦,好怪奇啊,变态弟明明离家出走了啊。

难道他又偷偷潜回家中?

家人暗中观察。

观察中发现,家里那条低调的狗子,当没人时,就会大模大样走进姐姐的房间,东翻西找,直到找到件内衣。狗子就叼着内衣,愉快的跑到变态弟的房间,狂咬内衣一番——内衣上面的黏液,是狗子的口水。

值此家人恍然大悟。

不是弟弟变态,而是狗子胆小。缺乏安全感的狗子,会撕碎带有主人气味的衣物,让主人的气味无处不在,这样狗子就不会感觉害怕了。所以有些狗子喜欢拆家,不是狗子有破坏欲,而是主人不在家时,狗子六神无主,恐惧交加。

唉,你看这事儿闹得,那就向弟弟道歉吧:亲,你并不像我们认为的那样变态吗,哈哈哈……但变态弟,拒绝接受家人道歉。

受到伤害的心灵,是难以愈合的。

但如果他接受这不堪的一切,他就变得强大了。

强大了。

(03)

应该如何“正确”看待清华学姐事件呢?

假如世间真的有一种正确观点的话,那就需要把学弟的时间线拉长。

拉长到10年以后。

10年后,学弟成长为社会中坚,成为一个被国民寄予厚望的顶尖技术专家。那么竞争对手就会派个变态妹来,招呼学弟,来,小弟弟来这边,姐姐给你看个好玩的……学弟刚刚凑过去,就会被变态妹一把揪住头发:来人啊,抓色狼啊,有人骚扰我呀……请问,如果发生了这样的事儿,学弟该如何替自己辨解呢?

如果学弟真有大出息,那么他多半会遇到这样的事儿。

木秀于林,风必催之。猪肥于众,人必追之。有本事的人,必遭人忌恨。竞争对手是不择手段的,你在这家平台上发展,会威胁到我,那我就诋毁你的清誉,让你无法做人。当你走投无路之际,我再用仨俩小钱把你聘来,让你“戴罪立功”,岂不妙哉?

很多人都遭遇过这种职场暗算,比如你在一家平台上是业务骨干,竞争对手以5倍甚至8倍的薪资挖你——一旦你上套,完,老东家这边你呆不下去了,竞争对手那边也突然翻脸,不再认账了。辛辛苦苦几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你甚至始终弄不明白发生了什么。

——但是,清华学弟不会遇到这样的事情了。

因为他在学校时演练过了,打了疫苗,有了抗体,积累了经验值。

如果一定要被人冤枉,那就是越早越好。越早踏入这个坑,跳出来的机会就越大。此次事件完美的证明了学弟的无辜,这个结果,是花多少钱也买不到的。不管学弟此后在学校读多少本书,但最有价值的,却是这次经历。

可是……可是如果监控坏了,学弟未能证明无辜,这又该怎么说?

那样的话,结果只会更好。

(04)

人类社会,有这么几个法则:

第一个,误解无处不在。

被人误解,是人类的宿命。

孔子最宠溺弟子颜回,让颜回掌勺煮饭。可是有一天,孔子清楚看到,颜回一面煮粥,一边捞起来自己偷吃。当时孔子就震惊了:看不出来啊,颜回这个浓眉大眼的家伙,原来是个偷吃犯。

然而事实上,颜回并没有偷吃,而是粥里落入了尘灰。颜回怕孔老师吃到不洁的食物腹泄,又舍不得把脏粥倒掉,所以自己吃了。

子曰:以貌取人,失之子羽。以言取人,失之宰予。意思是说,我老孔啊,老有智慧了,看人第一看颜值,第二爱听人说好听的。结果我老是误判。

孔子这边的误判,对另一方就是冤枉与误解。

连圣人都在24小时不歇脚的冤枉人,我们生于尘世,怎么可能不被人冤枉?

第二个:多数误解与冤枉,注定石沉大海。

如清华学弟和国外变态弟的情形,被冤枉后还能恢复清白,其实很少很少的。

大多数情况,冤枉了之后是下一轮的更加冤枉,根本无法辨白或说清。

正因此,事件才会成为热点。好多人关注这个话题,是把自己的经历投射到事情中,未必都是营销号炒作。正因为太多人都有过学弟差不多的经历,一看到这事就激动了。

第三个:品正德良的人设,是对抗恶意的最大法宝。

被人家冤枉,而且无法洗白说清,怎么办?

还能怎么办?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这个做人呢,每个人都给自己一个人设,有的是沉静,有的是稳重,有的是灵气四溢,有的却是毒舌不饶人——猜一猜,当这些人被冤枉,谁是那个说不清楚的人?

菩萨畏因,凡夫畏果。

这个世界啊,是依据我们的“人设段位”研判我们品行的。如果你的人设段位不高,毒舌杠精,人见人厌,一旦你被人冤枉,是很难获得清白资源的。相反,一个拥有健康完美人设的人,比如一个积极努力的人,一个上进的人,一个有成就的人,如果他们横遭冤屈,人们就会不由自主的投出一枚同情票。人类的记忆是有选择的,一个完美人设,纵使有了污点,也会被公众宽谅。而一个清白但人设力不足的人,公众却往往会把无关的龌龊事扣他头上。这世界何尝有过一日的公平?正是因为公平资源匮乏,才凸显出成就者的智慧与勇气。

(*本文图片来自于网络)

雾曰

我们这代人多做一点,孩子的压力,就稍微轻松一点。一点点,哪怕是一点点,那也是我们对孩子实实在在的爱。

父母送孩子去读书,最终的目的,不就是希望孩子一生平安幸福吗?这也是天下父母的心愿,所以我们还要担负人生,持续前行,绝不可轻言放弃。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