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分寸,是做人最高的境界
哈佛大学从1938年起,曾对700多位男孩做了一个历时长达75年的跟踪研究。
这700位男性中,有来自哈佛大学在校生,也有来自波士顿贫困区底层男孩。
漫长的岁月里,有人摆脱贫困生活越过越好,有人将大好的前程荒废跌入深渊,有人酗酒成瘾,有人患上了精神分裂症......
75年后,当年跟踪记录的男孩中还有一部分尚在人世,问及他们一生中最重要的成就:
他们改变了自己最初的的想法,他们最初认为财富和荣誉是自己一生追求的目标。
当自己老了,他们发现与爱人、亲友亲密无间的关系才是自己终生幸福的秘诀。
卡耐基说过:
“一个人事业的成功,只有15%要靠他的专业技术,另外的85%要靠人际关系和处世技巧。”
所谓的人际关系和处世技巧,其实就是懂得让他人舒服。
换句话说,让他人舒服的程度,很大程度决定了你所能取得的人生高度。
而让人舒服,归根结底不过是:懂分寸,知进退,会取舍。
懂分寸,是做人最高的境界
俗话说:“做菜讲究火候,做人注意分寸。”
为人处世如果把握不好分寸,就容易得罪人,还会给自己带来不少的麻烦。
轻则会惹人厌烦不舒服,重则会引火烧身。
三毛曾经说过一句话:
“朋友再亲密,分寸不可差失,自以为熟,结果反生隔离。”
歌手李健,是清华大学的高材生,音乐制作人,隐藏的段子手……
除去这些光环和标签之外,他还有一个优点,就是于细微处的分寸感,让人感觉与之相处非常舒服。
曾经在《新歌声》这档节目里,有个女生介绍自己时说:“我是个活动歌手。”
李健问道:“什么是活动歌手?”
女生解释:“就是有大楼开幕时、剪彩时……”
李健听完很自然地说:“跟我们也差不多嘛。”
讲完,台下的观众大笑,有的人以为他又在讲段子,但这句简单而又有分寸感的话语,既缓解了现场的尴尬,又给了选手自信。
纵观古今,我们不难发现,很多人之所以能够成功,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他们懂得什么叫尊重陌生人的经历,什么叫再熟悉也不越界,什么叫恰如其分地表达……
一句话来讲,就是他们善于把握分寸。
正因为他们能够把握这些分寸,才能够最终取得成功,或者比别人更接近成功。
在现实生活中,人际关系需要把握分寸,成就事业需要把握分寸,推进工作需要把握分寸,夫妻情感与亲子关系同样也需要把握分寸。
总之,任何事都离不开“分寸”二字。
只有把握好分寸,懂得让别人舒服,才能达到做人做事的最高境界。
知进退,是人生最难的修行
一位管理学家曾提出蓝斯登原则,意思是说,任何人在往上爬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保持梯子的整洁,否则,下来的时候你就可能会摔倒。
这其实也是在善意地提醒我们,做人做事一定要看得长远,既要向前看,不做后悔之事;
又要向后看,为别人留好后路,也就是为自己留好后路。
在《史记·秦本纪》中也记载了这样一个小故事:
春秋时期秦国的国君秦穆公一次丢了一匹马,当他派人去追查寻找时,发现这匹马原来是被岐山之下的乡里人捉到,并且已经吃掉了。
官吏抓到那些吃马的人,正准备严惩,秦穆公却有些于心不忍,于是劝说道:
“君子不因为牲畜而伤害人。我听说吃良马肉不喝酒会伤害人。”
接着,秦穆公便赐酒请那些吃马肉的人喝,并赦免了他们。
不久后,当秦国与晋国大战时,秦穆公被晋军团团包围,生命危在旦夕。
岐山的乡人听说此事,立刻拿起武器,朝着晋军冲了过去,他们各个“皆推锋争死,以报食马之德”。
最后不仅使秦穆公得以逃脱,还活捉了晋君,使得秦穆公成就了春秋霸业。
为已经失去的东西迁怒他人,是最不明智的举动;而为愤怒怨恨报复他人,更会失去自己的退路,为自己的前路设置障碍。
刘邦进咸阳时约法三章、赴鸿门宴时不辞而别,知进又知退,所以最终得以成就大业。
项羽沽名钓誉放刘邦跑路、败走乌江时,有船不渡宁可自刎,不知进也不知退,千古之下,仅留下一声轻叹。
韩信因功求封侯、拥兵而不谋反,先不知退后不知进,最终被吕后害得惨死。
范蠡功成名就,携美人泛舟五湖,知进又知退,所以才能乐享天年。
官场、商场、职场、情场……在几乎一切的社会生活中,我们都需要懂得进退。
古往今来,细数很多事情的成与败,都在于能否把握进退之间的“度”。
正如王阳明所说:
“一起一伏,一进一退,自是工夫节次。”
能克己,知进退,其实是人生中最难的修行。
得意之时不骄横忘形,失意之时才能不黯然落魄。
为人宽厚,不骄不躁,宠辱不惊,才能在进路、退路上都平顺,这就是进退之道。
会取舍,是处世最大的智慧
有人说:
“如果创业者也要论资排辈,那么华住集团的创始人——季琦,绝对是教父级别。”
季琦曾有两次离开自己创立企业的经历。
第一次,是在携程旅行网成功上市后,他便离开携程又去重新创业,创立了如家快捷酒店,成为如家的核心创始人。
第二次,是季琦带领如家在迅速发展壮大后,上市前夕他又将CEO的职位传递给职业经理人。
因为他明白自己的兴趣和长处,那个接班人比自己更适合那个位置。
当如家的业务成熟后,季琦开始又一次自我挑战,创立了汉庭——也就是华住的前身。
创业十几年,季琦成为携程、如家、华住三家上市公司的缔造者。
而他之所以能一次次的创业成功,离不开他的取舍有道。
刚刚结束的热播剧《完美关系》中的男主角卫哲,也是一样。
由黄轩饰演的卫哲,是一个十分优秀的独立公关人,他独揽每年的个人奖项,更有一套“硬核”的卫哲法则。
虽然他很成功,但却让人喜欢不起来。不管是同行,还是陌生人,都对他那不可一世的倨傲和冷漠的态度很反感。
可当他慢慢舍弃了卫哲法则时,生命便开始有了温度。
最后他不仅帮助了别人,也治愈了自己的焦虑症,不但得到了同行的敬重,还收获了一份美好的爱情。
人生处处都是选择题,做学问要有取舍,做生意要有取舍,爱情要有取舍,婚姻也要有取舍,实现人生价值更要有取舍……
生活本来就是舍与得的世界,我们要舍弃那些让别人不那么舒服自在的坚持,学会在选择中走向成熟。
正如孟子所说: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兼得,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舍与得之间的抉择是一种生活的艺术,亦是一种人生哲学。
曾有人写过这样一首小诗:
不舍弃鲜花的绚丽,就得不到果实的香甜;
不舍弃黑夜的温馨,就得不到朝日的明艳。
自然界是这样,人生也是这样。
必要的舍弃是为了更好地获得,这是一种为人处世中的大智慧。
人际关系,是每个人日常生活中都无法规避的一个课题,不管是什么样的职位和身份,都要置身于各种人际关系之中。
而与人交往时,让人感受到的舒服程度,体现出的往往是我们格局的大小、内心善意的深浅、心胸宽广的程度以及处世智慧的多少。
有分寸,知进退,明取舍,以此达到平衡的智慧处世境界,修炼装满善意的本心,就不会产生偏执的念头,人生也不会出现失衡的状况。
正如《菜根谭》中所说:
“文章做到极处,无有他奇,只是恰好;人品做到极处,无有他异,只是本然。”
让人舒服,其实是一种了不起的才华,愿你能拥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