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文新:“三顾茅庐”背后的推手究竟是谁

“三顾茅庐”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详,但是有没有思考过这样一个问题:“三顾茅庐”背后的推手究竟是谁?

邮票《卧龙出山》

这个故事中的两位主人公,无论在年龄上还是知名度上都存在巨大差距——刘备请诸葛亮出山那年,刘备46岁,诸葛亮27岁,可以说刘备比诸葛亮长了一辈;而且当时社会上的知名人士都知道刘备是位“英雄”,反倒是诸葛亮没什么知名度,只有在东吴的堂兄诸葛瑾,还有少数几位荆州人士才知道诸葛亮。

在如此大的年龄差异和知名度差异面前,刘备居然肯纡尊降贵,一次又一次地请诸葛亮出山,这背后一定有些特殊原因在起作用。

什么才是真实的“三顾茅庐”

连环画《三顾茅庐》封面

关于“三顾茅庐”,多数人首先会想到《三国演义》里的描写,基本上可以用诸葛亮“摆谱”抬高身价来概括。

而根据《三国志》和《资治通鉴》的记载,刘备“凡三往,乃见”,也就是说去了3次,诸葛亮终于肯见刘备,于是两人达成了共同打天下的协议。

但还有一种更权威的说法,是诸葛亮自己写的《出师表》里说:“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意思是,我本是平民百姓,在南阳靠种庄稼过日子,为的是在乱世中活下去,我并不希望外界了解我。但先帝(刘备)并不因为我的社会身份不高而轻视我,反倒降低自己的身价,多次到草庐中和我讨论天下大事。我因此而大受感动,决心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刘备。

杨俭朴绘《隆中对》

这个是诸葛亮自己说的,肯定最有权威。据此,我们可以把“三顾茅庐”做这样的理解:不是刘备去了几次没见到诸葛亮,直到第三次才见到他,而是刘备在荆州的若干年间,曾多次到诸葛亮的草房去,跟他一起讨论天下大事,到最后,诸葛亮终于答应出山辅佐刘备。

这应该是历史上真实的三顾茅庐的情形。

刘备为何一再拜访诸葛亮

吴湖帆绘蜀主刘备

作为颇有社会知名度的中年人,拜访没有知名度的年轻人,按常理推断,刘备做这事肯定有心理难度,那他为何还要再三拜访诸葛亮?这里有两个原因。

其一,跟刘备的为人有关。三国的3位领袖曹操、孙权和刘备,各自有一套吸引人才的方法。

曹操是三人中事业做得最大的,不仅因为他手上有资源,“挟天子以令诸侯”,国家的权力都控制在手,他还特别会用权术,投人才之所好——不吝给予地位、工资(俸禄)和成就感。

此外,曹操还擅于反用职场潜规则。在历史上,成功谋士给主公出了点子,这个点子就不属于自己了,否则今后别想加官进爵。可曹操倒过来,有谋士悄悄给他出了点子,打胜仗了,他会当着所有要员的面,宣布这个点子是谁出的。不过等天下打下来了,他的态度就一百八十度转弯,不仅不让人才找到感觉,而且找不到安全感。

李庚绘孙权

对孙权而言,有哥哥孙策、父亲孙坚留下的人脉和地盘的优势,在吸引人才方面也有自己的特殊之处。他在和部下打交道时,类似于朋友间打交道,可以赌气,可以吵架。

至于刘备,他在吸引人才方面是最没有条件的,一直到赤壁之战前都没有自己的地盘。一个人没有地盘,意味着没有税收,你拿什么东西来笼络别人?

但刘备在这样一个极度缺少资源的情况下,吸引了几个绝对不会背叛他的人,像关羽、张飞、赵云等。一方面这些人本身的人品就很好,但同时也能看出刘备对待他们一定有感人至深之处,能走到人的心里去。这就是刘备的为人。“三顾茅庐”,也确实走到了诸葛亮心里。

其二,刘备一再拜访诸葛亮的原因,跟他当时的境况也有关——确实需要一个忠心耿耿的谋士。在诸葛亮之前,他身边唯一重要的谋士是徐庶。但当曹操率领军队拿下荆州时,徐庶到曹操那里去了。徐庶并不看好刘备。

诸葛亮为何要“摆谱”

黄杨木圆雕诸葛亮

分析了刘备一再拜访诸葛亮背后的原因,也留下一个疑问:诸葛亮为何迟迟不肯出山?这里面有三个原因起作用。

在三国时期,就是否跳槽而言,有三种不同类型的人:一种像吕布这样,频繁跳槽,对领导无忠心可言;第二种,像徐庶这样,懂得权衡利害关系,选择性跳槽,但不会背叛从前的领导;第三种是像关羽这般忠诚,讲诚信的,一辈子不跳槽。

这三种人当中,诸葛亮更接近关羽这种类型。他的个性是,一辈子追随一个领导,其忠诚度让同僚心服口服。正因如此,他在蜀汉得到了极大的信任。哪怕刘备去世后,在他大权独揽的情况下,蜀汉也无人说他不是。

刘炳森书诸葛亮语

但一个人要一辈子跟着一个领导干,是件很冒险的事,所以诸葛亮必须全面了解刘备,才能拿定主意。他“摆谱”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对刘备进行考察,在具体言谈举止中观察体会,看看刘备是否值得自己一辈子跟着干。

“摆谱”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诸葛亮必须适当“摆谱”,才能确定自己将来在蜀汉的二把手地位。他不是摆给刘备看的,而是摆给关羽和张飞看的——刘备比较重感情,用人时难免受感情影响。

相对于年轻的诸葛亮,关羽和张飞跟刘备相交已久,关系之密切不可同日而语。所以一定程度上,我们可以理解为诸葛亮生不逢时,等他有能力出山时,面对的就是这样一个尴尬局面。要解决尴尬,“三顾茅庐”显然是个好办法。

还有一个原因是,诸葛亮要确保自己出山后真的能干一番事业,这主要取决于机遇而非能力,所以他在等待成就事业的最佳机遇。

古隆中

是谁创造了诸葛亮出山的机遇?在《隆中对》中,诸葛亮对刘备未来事业规划提出分两步走:联孙抗曹,打出一个三分天下的格局;拥有荆州和益州两个稳定的地盘。

要实现联孙抗曹的构想,首先要让孙权感觉到,不跟刘备联合,必然会被曹操干掉。而曹操在统一北方后,必然南下,威胁到东吴的生存。这正是诸葛亮等待的机遇。

“三顾茅庐”背后的推手是曹操

话说到这里,“三顾茅庐”背后的推手也就清楚了:不是别人,正是那个并不想刘备壮大的曹操。估计连曹操也没想到,竟然是他成就了刘备和诸葛亮。如果不是面对曹操的巨大威胁,孙权和刘备被就不可能走到一起,诸葛亮也不可能出山。

白庚延绘曹操

时势造英雄,而曹操就是背后制造时势的人,这个时势促成了孙权与刘备的联合,也促成了诸葛亮和刘备的遇合,于是就有了“三顾茅庐”这段佳话。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