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特:人的本质是虚无,该怎么理解?

成为襄子特别读者
点击上方「襄子的箱子」→右上角菜单栏→设为星标
这是【伴点襄思】第 014 篇文章

西方哲学,曾无数次点亮了我,比如萨特,他说,人的本质是虚无。

粗看起来,这句话好像很悲观,但实际上,这是真正的自我成长的格言。人的本质是虚无,这并不是说人生是虚无缥缈的,而是说人可以后天改变自己。

正如一张桌子、一块石头,它永远就是它,它的本质就是不变的,非虚无。而人的本质,是可以变的。这或许得感谢我们的祖先都是早产儿,当我们刚刚离开妈妈母体的时候,我们还是一个胚胎,我们并没有发育完全,后天的环境、教育和学习给我们的成长留出了足够多的空间。

正如,在面对相同选择的时候,有的人选择当了汉奸,而有的人则选择为自己心中的信念而牺牲。想想看,这不正是人的本质是虚无吗?我们在这个世界上,通过一次次的选择来不断重塑自己。

童年对于一个人的影响非常大,以至于当他长大成人后,也多半会活在过去的延长线中。之前很多人都在说“原生家庭”,但这并不是一个死胡同,因为我们的本质是虚无,只要自己愿意,什么时候都可以走上一条自我重构之路,因为,人的本质是虚无。没有一个确定的、标准的本质来定义人。

很多人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很抱歉地说一句,这句话已经过时了,或许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讲,这句话是相对准确的,但是对于一个21世纪的人来说,这句话真的可以扔进垃圾堆了。以前过去的人,由于观念和交通工具的受限,很难改变自己身处的环境,而现在不一样了。

我接触到的一些人中,或多或少都有那样的痛苦,有的人选择在痛苦的过去中一遍又一遍抱怨,而有的人则选择用现在的自我审视过去的自我,从而意识到、了解到那些影响自己内心的痛苦的根源,而后对症下药。

斯宾诺莎说,因为我们对很多知识都不了解,所以才误解了某些现象。比如,农村里的鬼火,如果我们没有学过化学,可能就会吓一跳,甚至产生一些错误的认知,即那是鬼神。而如果我们都上过初中,我们就知道,那只是白磷的自燃而已。从未知到已知,我们的观念会发生截然相反的转变。

我身边的那些“终身学习者”,不断地在超越自己,在他们身上,有着无穷多的可能性。他们力求改变曾经的自己,他们的人生是虚无的,他们抓住了人的本质,他们在践行萨特的哲学。(当然,不是萨特的女人哲学)

前几天碰到一个朋友,抱怨自己的家庭关系很糟糕,我试着问了一句:“那你试着去改变他吧。”

她一脸疑惑,像看一个外星人一样看着我,似乎在说:“你不知道改变一个人是不可能的吗?”

的确,现在有太多的人说出这样的言论,即不要试图去改变一个人,因为根本改变不了。我总觉得这句话有哪里的不对,但一时之间不知道怎么回答,就像第一次看到芝诺悖论时的情况。

清明节,我去了一个公园散步,那天的阳光格外温暖,我站在湖边,手倚着栏杆,看着湖水中的倒影。看着周边一排排房子映射在水中,我不禁在想,如果我们只看湖面,是否会以为那些倒影就是真实的呢?

我想起了康德,康德将世界上的东西分成了物自体和现象。物自体是我们永远无法知道的,也可以理解成事物的本质,而我们所能看到、摸到、了解的,都是现象。物自体就像是天上的明月,而现象则是月亮映在水中的倒影。

似乎,看起来很无奈。

但是,我们可以通过现象间接了解到物自体,虽然不是全面的,但我是一个现实主义者,有总比没有好。朋友都说我是一个积极主义者,或许是因为我始终相信,这个世界上的东西并没有那么悲观,并没有那样无可救药。

就像人是否可以改变,或者是否可以去改变一个人。我想,如果答案真的是否定的,那么市面上也不会出现“行为心理学”和“管理学”。商家通过广告以及各种促销手段来影响人们的行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不就是在改变我们吗?

“改变”这个词带有一定的负面意味,这会让信奉自由的新一代感到不舒服。那换一个词吧,用“影响”或“引导”是不是更中性一点呢?

我知道这个世界上的人大都心安理得,并没有那么强烈的“自我改变”的意愿。但,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讲,他们的一生中都会出现想要自我突破、自我觉醒的时刻,如果你遇到了这样的情况,我不会用“人是无法改变的”来给你泼冷水,相反,我会给你介绍“行为心理学”的一些观点,来协助你成为更好的自己。

想到这,我将“人是无法改变的”这句话也扔进了垃圾堆。

实际上,在伴侣中,“不要去改变对方”已经成了政治正确的话了,任何试图去改变对方的行为和念想都会被贴上“封建主义思想”的标签。很多时候我觉得,我们活得太形而上了,因为在现实中,“想要对方、希望对方”这样的冲动经常会从我们的脑海中冒出来。这是人之常情,如果我们直接去“改变对方”,就像我们直接去触碰物自体,会撞得头破血流。康德或许还会在天上嘲笑我们:“看吧,说了不要去死磕物自体,怎么样?痛了吧。”

然而,我们可以通过“现象”来间接死磕物自体,现象就在我们身边,有的时候,我们换一种沟通的方式,带着耐心与理解去和那个你想“改变”的人说话,时间长了,或许对方也会被你引导。不过首先,你自己要做到,要以身作则,自己要用积极的行为去引导。

当然,不排除那些“烂泥扶不上墙”的人,也许萨特所说“人的本质是虚无”中的人,不包括这些人吧。

与君共勉

2021年4月8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