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肝癌的非手术根治治疗
小肝癌(Small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sHCC)也称为亚临床肝癌,常无明显的症状和体征。国际上小肝癌指直径小于2cm的肝细胞癌。我国小肝癌的定义为单个癌结节最大直径不超过3cm或相邻2个癌结节直径之和小于等于3cm。虽然手术切除或肝移植是目前肝癌的“标准治疗”方法,但受到肿瘤部位、患者身体耐受状态、肝癌复发以及肝硬化程度的影响,只有部分患者能进行手术治疗。因此,小肝癌的非手术治疗显得非常重要,主要治疗方法包括局部消融治疗、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ACE)和放射治疗等。
图片来自网络
RFA是sHCC非手术治疗最常选择的治疗方法,RFA原理是利用射频电流在通过组织时产生的巨大热量使电极周围的肿瘤组织受热发生凝固坏死。射频消融已成为肝癌局部消融治疗的代表性方法,特别是在小肝癌的治疗中广泛应用,其疗效可与手术媲美。相对于手术治疗,射频消融治疗具有安全、微创、操作简单易行、适应证广、对机体和肝功能影响甚微等优势,尤其是对肿瘤直径小于3.0cm的小肝癌,仅需十多分钟即可彻底杀灭整个肿瘤,术后半小时可下床活动。由于RFA在杀灭肿瘤的同时只破坏少量的肝实质,对肝功能影响小,可避免手术所致的一系列并发症(RFA并发症发生率为 1%-3%,而大多轻微)。但对于邻近胆囊、胃肠、胆管和膈肌等或位于第一肝门区或肝包膜下等危险部位的小肝癌进行消融治疗,可能热损伤邻近的脏器或脉管,导致肿瘤破裂和出血等风险,因此要特别小心。
MWA也是临床上较常用的热消融方法,在局部疗效、并发症发生率以及远期生存方面与RFA比较无显著差异。其产热原理类似微波炉,特点是消融效率高、所需消融时间短、能降低RFA存在的“热沉效应”,对于邻近血管的小肝癌显示出优势,治疗时间短且不受体内金属物质影响,为高龄难以耐受长时间麻醉以及支架、起搏器植入的病人提供了机会,近年来临床应用逐渐增多。新一代的MWA设备具备的温度监控系统可以调控有效热场范围,使消融治疗过程更加安全。MWA和RFA这两种消融方式的选择,可根据肿瘤的大小、位置,选择更适宜的消融方式。
PEI是最早在临床上应用于治疗小肝癌的微创治疗方法。其原理是将无水乙醇在B超或 CT引导下注入肿瘤内,利用无水乙醇的细胞毒性作用,使肿瘤细胞脱水而凝固坏死,随后使肿瘤内血管血栓化,上皮细胞坏死,最终达到治疗的目的。与RFA相比,PEI更适用于治疗一些特殊位置的小肝癌如毗邻腹腔重要器官、毗邻重要血管、与膈肌相近、肝被膜下,但对于直径≤3cm肝癌,局部复发率高于RFA,而对直径≤2cm的肝癌疗效确切,远期疗效类似于RFA。
包括冷冻消融、高强度超声聚焦消融(HIFU)、激光消融、不可逆电穿孔(IRE)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