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四大名医之一萧龙友用健脾补肾柔肝法治疗泄泻医案研读
怀着空杯心态研读名家医案,一案一故事,一医一人生。
【名医简介】
萧龙友(1870-1960),名方骏,字龙友,别号息翁,解放后改为不息翁,四川三台人,医学家。1897年考中清朝丁酉科拔贡。曾任中医研究院学术委员、名誉院长,中央文史馆馆员。1955年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1892年川中霍乱流行,与陈蕴生医师用中草药救治,控制了疫情的蔓延重视辩证论治,主张四诊合参,治愈了一些疑难病症1934年,与孔伯华共同创办了北京国医学院,培养了数百名中医人才,对我国中医学的发展起到了承先启后的作用。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会议上,提出设立中医学院的议案,被政府采纳留下了大量医案,由后人重加整理,发扬利用。
【医案】
萧龙友用健脾补肾柔肝法治疗泄泻案
陆某,男,52岁。
初诊:
1952年8月2日。
主诉:
溏泄八月余,色先黑后黄,腹鸣一痛则泄。日夜行五六次不等,并无红白,但有不消化之物。
辨证、治法:
此乃脾肾虚之故。延日已久,当从本治。
处方:
台党参,焦冬术,炒枳壳,赤白苓芍,大腹皮,焦鸡金,佛手片,金毛狗脊,芡实,怀山药,生熟苡仁,炙甘草,生藕节,大枣,陈仓米(微炒)。
8月12日,素体肝阳太旺,脾肾两虚,故头时发眩而作声,滑泄日行二三次不等,粪色黑多黄少,当属内热为患,仍从本治。
处方:
台党参,珍珠母(先煎),真龙齿(先煎),沉香曲,生熟苡仁,芡实米,炒扁豆,生熟稻芽,灵磁石(先煎),大腹皮,川牛膝,甘草,生白芍,炒陈仓米。
8月14日,头昏大减,大便色已变黄,惟作溏,恭日行一二次内热已轻,肝脾未和,当从本治。
处方:
台党参,炒枳壳,芡实米,灵磁石(先煎),生熟苡仁,怀山药,盐炒砂仁,大腹皮,茯苓块,甘草,陈仓米。
8月19日,腹泻虽止,脉见弦虚,血压极高。乃湿热上攻为患,热极恐成风,亟当清降。
处方:
生芪炭,生珍珠母(先煎),生左牡蛎(先煎),炒栀子,真龙齿(先煎),灵磁石(先煎),首乌藤,粉丹皮,川牛膝,盐泽泻,甘草梢,生白苓芍,陈仓米,鲜荷叶
8月25日,服药后各病皆轻,无奈头额阵阵发昏,内热未尽,仍有上攻之象,法当清养。
处方:
空沙参,尊荆子,西秦艽,川牛膝,炒栀子,粉丹皮,酒黄芩,首乌藤,赤苓芍,细生地,炒稻芽,甘草梢,生荷梗。
本案引自(《现代名医医案精华》)。
【评析】
此案提供了治疗脾湿肾虚泄泻的成功经验,体现了中医辨证论治的科学思想与方法,值得借鉴。
【泄泻简介】
泄泻是临床常见的病症,以排便次数增加和粪便有量与质的改变为特点,其病因较多,外感寒热湿邪、内伤饮食及情志、脏腑功能失调,均可导致泄泻,且病机复杂多变,常有兼夹或转化,但脾病湿盛是泄泻发生的关键病机。临床辨证首先辨其虚实缓急。急性者多为实证,以寒湿、湿热、伤食泄泻多见;久两者以肝气乘脾、脾胃虚弱、肾阳虚衰多见,以虚证为主。治疗上总以运脾祛湿为主。暴泻应治以祛邪,风寒外束宜疏解,暑热侵袭宜清化,饮食积滞宜消导,水湿内盛宜分利。暴泻切忌骤用补涩,清热不可过用苦寒。久泻当以扶正为主,脾虚者宜健脾益气,肾虚者宜温肾固涩,肝旺脾弱者宜抑肝扶脾,虚实相兼者以补脾祛邪并施,久泻补虚不可纯用甘温,分利不宜太过。急性肠炎、炎症性肠病、肠易激综合征、吸收不良综合征、肠道肿瘤、肠结核等常可引起腹泻。
【作者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