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安史之乱”——历史的转捩点
番外:“安史之乱”——历史的转捩点
文/蔡朝阳
我们上次讲完孟浩然,其实我们按照时间表,就已经知道,已经进入盛唐了。盛唐,是一个全盛时期,国力很强,国富民丰。杜甫的诗歌说,“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描绘了开元盛世的景象。但是杜甫其实一生都没怎么享受到开元盛世的和平现代和物质丰裕。杜甫的主要创作时代,其实要到安史之乱之后。
我们知道,唐朝有贞观之治,政治清明,又有开元盛世,连杜甫都要写诗歌追忆。那么,问题就来了,唐朝的开国元勋们,那么开明的统治者,他们奠定的基础,怎么会一下子败亡的呢。
整个唐朝,由盛转衰,最重要的转折点,就是安史之乱。发生在唐玄宗天宝14年,就是公元755年。之后战乱频仍,断断续续,安史之乱持续了7年,直到763年才基本平定。
生活在盛唐时代的诗人,其实很多都经历了安史之乱。
王昌龄经历了,安史之乱爆发后两年,死于乱军之中,我们已经说过。
李白,生于公元701年,他成名早,开元盛世,是亲身经历了。但李白也遭遇了安史之乱,公元762年李白水遁而死,要到第二年,安史之乱才告平定。
杜甫呢,比李白小11岁,生当壮年,就经历安史之乱,他是亲历者。所以我们读李白,读杜甫,总是不一样。李白,潇洒得很,一点也不担心柴米油盐。而杜甫呢,总是老泪纵横,诗风沉郁顿挫。
王维呢,跟李白同年,但比李白早一年去世,761年,那时候,安史之乱也还没有结束。尤其是,王维受到胁迫,任过伪职,此后一生,王维都有愧疚,这对王维的诗歌创作,也是有影响的。
高适和岑参也经历了安史之乱,高适运气不错,积累军功,最后官至节度使,那是封疆大吏。岑参呢,尽管才华横溢,但时运不济,一辈子在政治之上,没有多大的建树。
安史之乱是大唐由盛转衰的转捩点。也是我们去理解盛唐诗歌,乃至中晚唐诗歌的一个要点。所以,今天我们要单独做一个番外,来讲讲安史之乱。以便于我们更好的理解接下去我们诗歌课要讲的诗人和作品。
安史之乱,指的是安禄山和史思明,于公元755年,即唐玄宗天宝14年发动的大规模军事叛乱。
安禄山的祖上,是西域粟特贵族,因功受唐王朝赏封赐姓“安“。安禄山本人,出生于康国,大概就是我们之前说起过的撒马尔罕一带。开元初年,逃离突厥,成为幽州(范阳)都督张守珪的部将和义子。骁勇善战,屡建功勋,迁平卢军兵马使、营州都督。天宝年间,安禄山经义父张守珪举荐,受唐朝当局信任,从此平步青云,兼任平卢、范阳(幽州)和河东三镇节度使,受封东平郡王,镇抚东北地区。
史思明是安禄山的同乡,也是粟特人。我们说,唐朝是一个很开放的时代,胡人都可以担任高级官员,这也是一个事实。因为李唐政权,他们本来就来自陇右地区。本身就跟西域各族,有着较为密切的关联。
我们也可以看出来,事实上,安禄山在叛乱之前,是立了很多军功的。他的叛乱原因当然很复杂,阿老师这么一讲,也无法彻底厘清,我按照《剑桥中国隋唐史》的说法,以安禄山跟杨国忠的矛盾为中心,来讲一点安禄山造反的原因吧。
杨国忠是杨玉环,就是杨贵妃的哥哥,因为杨贵妃受到宠幸,杨国忠权倾朝野。但是在752年之前,因为李林甫还在世,没有被激化。李林甫在唐玄宗一朝,担任宰相19年,他们三者彼此之间还有牵制。尤其是,李林甫现在在我们看来,他似乎政声不佳,但事实上,他是一个相当有能力的宰相。
但是公元752年,李林甫去世,杨国忠就获得了对朝廷的全面控制,与此同时,他和安禄山之间的矛盾,因为没有了中间人的调停,而急转直下,不可调和。杨国忠一直在说安禄山要造反,但唐玄宗其实开始还是不相信的。
迟至公元753年-754年的冬天,安禄山为了表示对唐玄宗的忠心,还特地从范阳节度使的任上,亲赴长安,向朝廷庆贺新年。唐玄宗对安禄山大加赞赏,似乎比以前更加信任。尽管杨国忠和皇太子一再向唐玄宗警告,唐玄宗还是置之不理,甚至提出让安禄山担任特任宰相。杨国忠只好说安禄山一个字都不认识,不宜担负这个重任,这一任命才没有实现。
安禄山在长安期间,杨国忠对他的敌意已经昭然若揭。以致于安禄山在公元754年阴历3月返回范阳镇的时候,昼夜乘船,兼程前进,途中任何一个市镇都不下船,生怕杨国忠会派人追赶和拘捕他。
与此同时,杨国忠继续在朝廷里打击和处理安禄山的支持者,安禄山也加紧密谋他的叛乱计划。终于,公元755年阴历11月初九,安禄山率领本部20万人的军队,起兵造反,声称他已经接到皇帝的谕旨,要去长安,平定叛乱分子杨国忠。
非常有意思的是,尽管安禄山叛乱已成事实,但因为收到的信息的限制,以及唐玄宗对安禄山之前盲目的信任,他在很长时间里都不信安禄山已经起兵,影响了战争和防御。并且,由于唐朝承平日久,人民都没有见过战争,安禄山在河北境内所向披靡,那些州县的官员,完全不抵抗,就出城投降,安禄山取得了完全的胜利,一个月内,就已经进攻到河南。
这个时候,唐玄宗才任命安西节度使封常清兼任范阳、平卢节度使,防守洛阳,接着任命他的第六子荣王李琬为元帅、右金吾大将军高仙芝为副元帅东征。封常清和高仙芝都是名将,在西域军功卓著。然而封常清到东都洛阳,招募的新兵,来不及训练,就跟安禄山久经战场的军队相遇,战败是可想而知的。
不久,高仙芝和封常清因为兵败而被杀。一代名将哥舒翰,受命镇守潼关,哥舒翰本来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要塞,却迫于唐玄宗和杨国忠的外行指挥,不得不出兵伏击,兵败,被下属胁迫,绑在马肚子上,投降安禄山。这是非常令人遗憾的,高仙芝、封常清和哥舒翰,都是久经战阵的著名将领,在西域取得赫赫战功,但在应对国内的叛乱时,却因为处处遭人掣肘,而兵败被杀,这确实是值得我们深思的一个结构性的问题。
天宝十五年六月,即公元75年,安禄山占领长安,至此,盛唐江山,已经岌岌可危。
安史之乱最后的平定,只能说是朝廷的惨胜。在马嵬坡诛杀杨国忠,赐死杨贵妃之后,唐玄宗一路西行,躲到了成都。而此时,太子李亨已经自立为帝,尊唐玄宗为太上皇,就是后来唐肃宗。郭子仪李光弼等勤王军队的兴起,得到了重用,他们在反击安禄山和史思明的军队的战争中,取得了一系列决定性的胜利。
随着史思明和安禄山分别被自己的儿子设计杀死,这场暴乱,终于在迁延7年之后,归于平寂。而付出的后果,则是整个社会秩序的崩坏,唐朝从此一蹶不振,再也没有恢复到盛唐的荣光。
而另一方面,原本在西域和中亚,唐朝曾一度具有压倒性的优势。从此影响力退出了这个地域的范围。
高仙芝,也是一代名将,战功卓著,奈何新近也遭到了怛罗斯之战的失败。高仙芝于天宝十年(751年)四月,从安西出发。在翻过帕米尔高原(葱岭),越过沙漠,经过了三个月的长途跋涉之后,高仙芝在七月份到达了阿拉伯人控制下的怛逻斯,并且开始围攻怛逻斯城。由于阿拉伯人早就在准备对安西四镇的攻击,在接到高仙芝进攻的消息之后立即组织了十余万的大军赶往怛罗斯城,双方在怛逻斯河两岸、今天的奥李-阿塔(Aulie-Ata今江布尔)附近展开了决战。高仙芝的军队与阿拉伯军相持五天,葛逻禄部众突然反叛,与阿拉伯军夹击唐军,导致高仙芝失败,只剩下数千人返回。
怛罗斯之战后,过了两年,升任安西节度使的封常清于天宝十二年(753年)进攻吐蕃控制的大勃律,大破敌军,征服当地。安西都护府的实力已经大体恢复。封常清率领唐军继续扩张,直到安史之乱才停止。因为安史之乱的爆发,那么安西都护府没有能力再次和阿拉伯人一较长短。从此退出对中亚的控制权的争夺。
有意思的是,因为阿拉伯人获得了怛罗斯之战的胜利,俘虏了大量唐人,这些唐人军队里,有懂得造纸术的匠人,从而将造纸术传到了阿拉伯控制的国家境内,传到了撒马尔罕,并在此后的几个世纪中,经由撒马尔罕,传播到了欧洲,最终促进了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这种深远的影响,怕是我们不读点历史,所无法理解的事情了。
同时,因为安史之乱的爆发,唐朝从河西和陇右撤出大量军队,使得西北和中国在中亚的统治告一段落,这个地方从此听任吐蕃人和回纥人的摆布,并标志着,中国在今后的1000年里,丧失了对塔里木和准噶尔的控制。
我们学唐诗,如果以更加超越的眼光来看待,就会发现,原来,唐诗里,也有全球的历史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