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运用问诊来辨别六经
如何运用问诊来辨别六经
在临床中,经常遇见表里同病的患者,应该如何识别呢?在经方医学体系里面,表证分阴阳,太阳病,为表阳证,少阴病,为表阴证。
表阳病:机体功能没有沉衰的情况下,津液还没有亏虚,用的是发汗的方法,有汗,脉浮缓,用桂枝类方。
无汗,脉浮紧,用麻黄类方。
少阴病,由于机体功能的沉衰,阳气的虚衰,表证虽然需要发汗,但要强壮微发汗。如麻黄附子甘草汤,麻黄附子细辛汤,桂枝加附子汤,桂枝去芍加附子汤,真武汤(以前学习的真武汤是阳虚水泛,在经方医学体系里面,属于少阴太阴合病,生姜发汗解表,由于脉沉细微,机体功能沉衰,要加附子温阳,茯苓白术利饮)。
在临床中,把阴阳,寒热,虚实,表里,寒热弄清楚就简单快捷辨证了,在面对复杂的疾病的时候,不会一筹莫展,而是非常的清晰明了。
关于中医临证思维一定要详细四诊、腹诊,按照详细的六经辨证来分析,这样就不会遗漏。
我的跟师学生刘敏总结了六经辨证的详细问诊如下:
林老师和我讲了六经辨证的鉴别阴阳问诊思路,觉得豁然开朗,从最简单的开始,根据六经辨证的提纲入手,先来判断,病人是阴病还是阳病,无阴即阳。
确定了主经病后,再判断有无合并它经病变。只有确立了正确的辨证思路,正确的辩证方法,处方用药方可一击即中。
1、有无怕冷、下利清谷、呕吐、神倦乏力、闭目似卧,鼻塞,流涕,恶风怕冷,等虚寒表现,考虑有无少阴病(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
2、有无腹满、纳差、腹痛腹泻等脾胃虚弱症状,考虑有无太阴病(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中结硬)。
3、有无上热下寒,寒热错杂表现,如口渴、心中疼热、饥不欲食等上热征象,同时伴有腹泻等下寒征象,考虑有无厥阴病(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
4、有无恶寒发热,头痛项僵,鼻塞流涕等营卫失和表现或者说表证,考虑有无太阳病(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5、有无口干、口苦、心烦欲吐、寒战发热、头晕目眩、纳差等胆经郁热征象,考虑有无少阳病(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
6、有无不恶寒但恶热,汗出,口干喜冷饮,便秘、痞满、潮热、腹胀、口干欲饮等邪热盛极之象,考虑有无阳明病(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
我认为我们在临床中需要不断地强化临床思维,如果这样分门别类去学习记忆的话,应该比较容易入手,也就像我们西医问现病史一样,从起病情况到主要症状的特点到伴随症状,到有鉴别意义的阴性症状,缓解或诱发因素等等。
按照这样有步骤地有思考地去采集病史,方能形成对疾病更深刻和全面的认识。
针对六经的证问的当我听完病人自述后,我一般都是从太阳证逐一地往下问。
问珍时,我会用关爱的心去体贴他(她)。
第一,从太阳证开始问
(1)头痛不痛。
(2)脖子痛不痛。
(3)腰痛不痛。
(4)恶不恶寒
第二,从阳明证开始问
(1)吃的怎么样。
(2)大便怎么样。
(3)是一天几次,还是几天一次。
(4)口干欲饮吗?是不是喝冷饮比较舒服?(里热证)
第三,从少阳证开始问
(1)口苦不苦。
(2)咽干不干。
(3)耳鸣吗。
(4)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欲吐。
第四,从太阴证开始问
(1)有没有想吐的意思。
(2)有没有下泻的感觉。
(3)有没有腹痛表现。
(4)有没有饥又吃不下现象。
第五,从少阴证开始问
(1)平时是不是想睡又睡不好,不想睡又要睡。
(2)有没有四肢觉冷的感觉。
(3)有没有四肢无力的感觉。
笫六,从厥阴证开始问
(1)上热:口干口苦,心烦,面疮,口腔溃疡,舌红,脉滑。
(2)下寒:腰痛,膝关节下冷,小便清长,尿频,小便不利,大便稀烂,不成型,舌淡胖大,齿痕舌。
我的体会,不管病人有没有都要问。
这样一路问下来,病人的证就掌握在我手中了,返被动为主动了。
如打仗一样,我方摸清了敌方的底细了。
希望能够帮助到更多的人吧。
我们师徒之间的对话。
问:吃激素几年,引起满月脸,双下肢水肿,但又没有怕风怕冷,无口干口苦,大便稍溏。
夜尿2次,我考虑太阴溢饮,用麻黄加术汤,该患者有前列腺增生,麻黄的量很难把握,请师父师兄师姐指教。
我:一般来说,经方辨证,先辨病,辨六经,按照六经辨证的思路去思考,脉有力,三阳,脉无力,三阴,一个基本的思路,主要看患者的买脉,能不能用麻黄加术汤,主要还是看症状,舌脉情况,先辨六经,因为没有写出脉,舌,所以这个问题不太好回答,主要是大家由于一些基本的思维没有弄清楚。
麻黄的用量,一直是大家的疑惑,用多少?怎么样?有些服用麻黄后会失眠,心悸,大家用了麻黄后心有余悸,会一直担心病人服用后副作用。
主要还是跟配伍及服用时间要注意。
需要说明的是,我们现在用的麻黄,没有特别说明,都是用生麻黄。
在大青龙汤中,麻黄跟石膏的配伍是关键,麻黄18g,石膏45g,我用过多次大青龙汤,没有出现所谓的副作用。
在小青龙汤中,没有阳明内热的时候,不用加石膏,单独用麻黄,如要用15克的时候,可以用等量的蝉蜕,师父也是这样用的,我问过很多病人,一般也不会,如有个哮喘病人,我觉得辨证准确应该是最关键的。
如用麻黄,治疗中风扉的,麻黄的用量可以3克慢慢增加,这是黄仕沛先生的经验。
另外就是服药时间,调整一下,我叮嘱患者15点后不要再服用麻黄剂。
要不要去沫?
我在师父的那里的时候,没有先煮去沫的,可能跟现在的麻黄质量也有一定关系,也是跟师父那里煎煮的时间有关系,他们那里煎煮的时间比较久。
问: 师父我今天提个问题,在用四逆汤,四君子汤,生三石,砂仁肉桂,在治疗一些厥阴病的时候,方用了这些药以后,上热症状已经消失,但是还需用四逆汤,四君子汤调理。生三石,砂仁,肉桂还得继续用吗。
答:要看具体情况,阳还没有归位,可以继续用,以前总觉得肉桂很热,其实不是这样。
问:师父,这个我理解,但是生三石,是降的,收敛的,还能继续用吗?
答:可以用,可以不用,取决于病人具体情况(如是否失眠、难入睡,心悸《不是说心悸一定要用龙牡,水饮引起就不合适》,另外是否容易上火,二是否服用龙骨牡蛎后是否胃部不适。
其实就是回到四逆汤的时候,什么时候该用龙牡,什么时候不该用?
这个问题,前面已经用语音回复过,就不一一展开。
一日一记|2021.09.17第203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