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过敏体质”这个词常被人挂在嘴边,为了搞清楚自己到底对啥过敏,很多人会前往医院做过敏原检测。有人说到时候就老老实实按照检测结果预防就可以了,可当面对一张鸡鸭鱼肉后面都有“+”号检测单,你会不会怀疑人生:“难道我后半辈子只能吃素了吗?”
“过敏原检测,测的是啥?”
首先过敏原筛查,查的是特异性免球蛋白IgE,它是引起I型变态反应的“罪魁祸首”。通过检测,可以了解自己到底是对哪些接触性、食入性或是吸入性过敏原产生过敏反应。过敏源筛查的内容,都是经大规模临床研究后确认为最易产生过敏的有代表性的东西,包括以尘螨、屋尘、花粉植被、霉菌、宠物等为代表的吸入性过敏原,以及以鸡蛋白、牛奶、牛肉鸡肉、鱼虾蟹贝、芒果、花生等为代表的食入性过敏原。吸入性过敏原多与哮喘、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咳嗽等疾病有密切关系。食入性过敏原,进食过敏食物后轻则发生腹泻、皮疹,重则可出现休克等严重过敏反应。因此过敏原检测还是很有必要的。
“过敏原检测单上‘<0.35’和‘+’都是啥意思?”
图一
图二
(图一为网络资料,图二为我院患者截图)
对牛奶过敏者有针对牛奶变应原的IgE,对花粉过敏者有针对该花粉变应原的IgE,根据检测的浓度,进行相应的分级:
特异性IgE浓度(IU/mL)
|
分级
|
<0.35
|
0
|
0.35-0.70
|
1级,+
|
0.70-3.5
|
2级,++
|
3.5-17.5
|
3级,+++
|
17.5-50
|
4级,++++
|
50-100
|
5级,+++++
|
>100
|
6级,++++++
|
0级意味着该实验不支持过敏性疾病的诊断,基本排除过敏。1-6级意味着实验支持过敏性疾病诊断,但仍需结合实际临床症状,需注意级别越高不代表症状越重,仅代表相应过敏原与临床相关性强。有些报告中还有“总IgE水平”这一项,这项检测与年龄有密切关系,正常成年人一般<100 IU/ml。如总IgE水平增高,在排除肠道寄生虫病后,可能与I型变态反应有关,但也仅仅意味着过敏的概率相对较高。
“测出来显示过敏的食物,我就再也不能吃了吗?”
当然不是!检测结果一定要结合实际临床症状。我们以牛肉为例,如果以前一直吃牛肉也没什么明显不适或不良反应,那么在接下来的生活中,不必完全对牛肉忌口。若为3级以上的高度过敏者,则建议暂时避免再接触,或少量尝试,仔细观察有无过敏反应之后再做定论。如果以前吃了牛肉后确实出现过过敏反应的,症状轻微的可暂停一段时间后重新少量试吃,但如果曾发生严重过敏反应的食物,必须严格忌口,避免发生生命危险。
“我以前吃海鲜过敏,怎么这次查出来是好的?”
这种情况最大的可能是假过敏反应。研究经证明许多食物,如海鲜、肉蛋、蘑菇、竹笋等以及某些食品添加剂,如酵母、柠檬酸等均可以直接促进机体肥大细胞脱颗粒,产生与过敏反应非常类似甚至完全相同的症状。但是这种反应并不是真正的过敏反应,所以做过敏原检测时查不到过敏原。这种假过敏的重复性不高,并不是每次吃都会发生反应。除了假过敏反应外,不新鲜的海鲜尤其是虾和螃蟹,本身就含有一些胺类物质,后者也可以导致皮肤发红、瘙痒等类似过敏的症状,而被认定为是过敏,当然这种情况过敏原检测自然也是查不到的。
“宝宝测出来花生>100 IU/ml,她从没吃过花生,以后可以吃吗?”
虽然部分人只是对花生有轻度过敏反应,但有些人食用极为微量的花生及其制品后会出现过敏性休克等严重过敏反应。90%因食物过敏引发的死亡都是由花生导致的,考虑到其危害性及该患儿过敏等级极高,不推荐日后进食花生。然而花生制品在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因此建议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要充分关注食物成分表及过敏成分信息,入托入学时应告知老师孩子存在过敏情况。万一不慎摄入花生制品,家长心中需保持警惕,密切关注孩子一般情况,如果出现面部肿胀、呼吸困难等情况需立即就医,并告知医务人员相关情况。可见,过敏原检测阳性结果的物质不一定都致敏,阴性结果的物质也不一定都不会产生症状。人体对过敏原的过敏程度与人体状态也有很大的关系。解读检测结果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不能简单的“不吃”了之,千万别用一张化验单为自己扣上大帽子,毕竟咱们费了老大劲儿,爬到食物链顶端,不是为了吃素呀。
■ 上海医药集团特别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