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等式性质说课
各位老师,同学: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七年级下册第九章第一课时第二小节《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板书题目)
接下来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学法教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五个方面来说说我对本节课的理解与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教材是我们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透彻的了解教材也是上好一节课的关键。首先来说说本节课的教材。
我将从教材的地位与作用,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与难点三个方面对本节课的教材进行说明。
(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不等式是初中代数的重要内容之一,而不等式的性质又是重中之重。一方面,它是初中阶段最基础、最重要的一个转折;而另一方面,学好不等式的性质能帮助学生从整体认识整式性质与不等式性质的区别;在此基础上,可以使学生对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有新的认识,从而扩大学生的认知结构。同时,不等式的性质还蕴含着丰富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因此这也是前后数学知识衔接的桥梁和纽带。因此学好本节课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及教材的特点,我确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掌握不等式的三个基本性质并且能正确应用;
能力目标 经历探索不等式基本性质的过程,体会不等式与等式的异同点,发展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开展研究性学习,使学生初步体会学习不等式基本性质的价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该目标具体到本节课为通过让学生学习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解决相关问题获得成功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难点
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结合新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我认为本节课的重点是:理解不等式的三个基本性质。
由于在探究的过程中,需要采用类比的方法来得出结论,对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要求较高,但对于七年级的学生而言,其形象思维能力占主导地位,在探究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困难。根据学生的这一特征,我认为本节课的难点为:对不等式的基本性质3的重点认识。
二、学情分析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只有了解学生才能有针对性的教学。接下来说说学生。
我们知道,现在的学生几乎不存在学不会的情况,而是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因而在教学过程中要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七年级学生底子薄,学习积极性不高,所以我们必须从现实生活入手,首先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要一步一个脚印,通过师生互动、小组研究来降低学习难度,最后达到学习的要求和目的。
三、教法学法
分析完学生的情况,教师还要采用适当的学法和教法辅助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逐步实现教学目标。新课标下,培养学生探究创新的能力以及合作交流的意识成为教育的重要价值取向。因此,根据本节课的特点,我采用“类比—交流—总结”的教学方法,来完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四、教学过程的设计
本次说课的第四个环节为教学过程的设计。为了更好的体现我上述的教学理论和整体化的教学思想,我制定了从“创设问题 导入新课”到“本课小结 作业布置”六个环节的教学流程。
(一) 创设问题 导入新课
首先是创设问题,导入新课
在课堂的开始,我给出这样一个问题: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一元一次不等式及其解集的相关概念,最后在练习的时候,我们有这样的体会:对一些比较简单的不等式,我们可以直接想出它们的解集,但是对于比较复杂的不等式,我们又应该怎样去求解呢?
接着我会类比在学习一元一次方程先讨论等式的性质,进而引出本节课的内容——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二)指导观察 探究新知
这里,我将会给学生展示一组题目,让学生先填空,然后我会引导学生带着三个问题重新观察以上四个式子,同时我要求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合作交流、共同探讨,最后填写规律的发现。
我的创设意图是在小组学习过程中,一方面提高学生的团结意识及小组合作意识,另一方面体会不等式基本性质的探索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三)归纳总结 得出结论
前面已经通过填空的形式基本上得出了我们想要的结论,即不等式的三个基本性质。接下来我会向学生展示一个天平的图片,根据图片的提示逐步引导学生得出性质1的内容,即不等式两边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式子),不等号的方向不变。然后我会提问学生能否用一个式子表示这一性质,学生不难得出如下式子:
同样地,我再利用图片引导学生得出性质2,即不等式两边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并用式子表示出来:
这里,我的创设意图是以实际生活情景为素材,易于被学生接受、感知,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关于性质3的导出,我提示学生一边根据前面已发现的规律,一边类比性质2,最后得出性质3的内容:不等式两边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在此基础上,再次类比性质2的表达式,得出性质3的表达式:
我的创设意图是通过观察比较,让学生归纳总结,体会不等式性质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及创新能力,同时也体现了新课改的思想。
到此为止,不等式的三个基本性质已经得出来了,接下来我为学生设置了两个供思考问题:
1、 比较上面的性质2与性质3,看看它们有什么区别?
2.比较等式的性质和不等式的性质,看看它们有什么异同?
我的创设意图是:采用类比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在问题中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以及对旧知识的回顾。
(四)分组练习 巩固新知
在初步介绍完不等式基本性质的相关内容后,现在进入练习阶段。
首先向学生展示一组题目,我会让学生分组练习、讨论交流进行解题,其间我会给出提示:上述各题目中,不等式两边分别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填“>”、“<”的依据又是什么?这样的创设意图是:让学生在小组讨论交流中,对不等式的性质作更深层次的理解,以达到对新知及时巩固的效果。
(五)课堂练习 掌握新知
这里我共准备了三个题目供学生练习,这是因为数学本身的学科特点,多做练习是很有必要的。
首先是一个比较简单的题目,我的创设意图是从最简单的练习开始,让学生重新回顾新知,并在此基础上掌握不等式的三条性质。
然后是第二个题目,这需要学生经过稍许思考才能做出来,主要是对不等式的三条性质的逆用,相对来说有一些难度,创设意图是采用逆向思维解题,使学生在掌握新知的基础上能够进一步对其灵活运用,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最后是第三个题目,相对于第二个题目有增加了一些难度,这是因为本题的解决主要应用不等式的性质3,因为性质3是学生最容易出错的地方,正因如此,我创设该题目也是为了突出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六)本课小结 作业布置
接下来进入教学过程的最后一部分“本课小结 作业布置”。
我会跟学生共同回顾、总结、矫正及提高。帮助学生形成本节课的知识网络,特别要总结强调性质3:当不等式两边同乘以(或除以)一个负数时,不等号的方向必须改变。这也是学生最易出错的地方,因而是本节课的难点所在。
本节课的作业是课本第128页的习题。这是题目难度适中,是针对所有学生设置的题目,希望通过这些题目的练习,学生能够真正理解并掌握本节课的内容,尤其是对性质3的掌握。
五、板书设计
之后进入本次说课的最后一个环节板书设计。板书在一节课中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它不仅可以帮助对课本上的知识进行整体把握,对于一个数学教师而言,也是自己教学思路的一个整体体现。在板书中,我根据本节课具体的教学内容设计了重点突出、简介明朗的课堂板书,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一目了然。同时我还会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使教学内容更加直观。
数学是一门培养人的思维,发展人的思维的重要学科。本节课,我遵循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而且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来源于生活,而又服务于生活。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价值,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