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过山不起坟,独山不住人”啥意思,有道理吗?
一般人对农村人的印象,就是勤劳质朴,其实农村人还是很有智慧的。在农村,流传着很多古语老话,这些古语老话。是过去的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和教训,这些老话,就是人们常说的俗语。
俗语的特点是语言精炼,言简意赅,朗读起来十分押韵,让人容易记住,俗语能用简短的语言,概括总结深奥的道理。虽然,这些俗语已经有很多年的历史了,但是,有一些俗语,直到今天,还值得我们借鉴。
严格的来讲,农村的俗语,也是农村的一种文化生活。过去,人们的生活普遍困难,识字的农民很少,所以,那些俗语就成了传播在农民之间的文化,很多农民虽然不识字,但是却能记住这些俗语。如果让他们把这些俗语写出来,或许他们不会写这些字。但是他们能读出来这些俗语,并且把这些俗语牢记在心里,教育后人。
小时候,我总和奶奶在一起,在上学以前,我的大部分时光都是和奶奶在一起度过的。奶奶总是对我说一些俗语,那时候我似懂非懂,假装认真的倾听,其实有很多俗语,到底讲的啥意思,那时候我根本不懂。
在农村,有这样一句俗语,“过山不起坟,独山不住人”,很多人看到这句俗语的时候,似乎明白所讲的意思。但是仔细一分析,又不太明白,这是为什么呢?
我先来说一说,过山不起坟的意思。
很多人看到“过山”二字时,肯定会理解为翻过那座山,其实在这里过山二字,并不是翻过大山,这里的过山所讲的是两山之间的同道,在农村,山脉是很常见的,农村的特点是山脉相连,层峦叠嶂。经常会有两山之间,存在一条通道,这条通道或宽或窄,如果在两座山之间的通道做墓地,会有很多不利之处。
如果把过去的先人,埋在在两座山脉中间的位置,在夏天下大雨时,山上的洪水会冲下来,两山的水夹击在中间的通道,容易让先人的坟墓处在水洼的环境里,或者天长日久,两山的通道被冲坍塌,这样一来,先人的坟墓就被冲刷了。
虽说人在地下没有知觉了,但是我们对故去的人有深深的眷恋和怀念之情,那些都是曾经的亲人,哪位后人,也不愿把自己逝去的亲人,葬在两山之间的通道, 让他们的坟墓处在雨水的浸泡中。过去人们都是土葬的,棺木一般都是木质的,木材也各有不同,有的木材容易腐烂,如果遇到雨水的浸泡,时间长了就会腐烂,虽然在若干年后,这些木质的棺椁肯定会腐烂,但是在世的亲人们,还是希望先人的棺材能够再晚一些时间烂掉,这种心情我们可以理解。
如果把墓地选在向阳的地方和不范水的地方,情况就不一样了。那里日照充足,土壤干燥,木质的棺椁被埋在地下,自然能够在多年以后还不会腐烂。
独山不住人,又是什么意思呢?
对于独山这个词,大家不难理解,也就是一座山孤零零的立在那里,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孤山。在农村,孤山也是很少见的,有孤山的地方,也很难见到有人家。
过去人们在盖房子,选地址时会多方面衡量。那时候人们没有文化知识,对一些事情的认知度不够科学。对于独山这种地方,人们觉得在那里过于孤独,很多人不想把盖房子的地址选在孤山,觉得如果定居在那里,会非常孤立,人在选择建房的地址,很在意一些吉祥和和谐的字眼,因为那样的地方有很好寓意。对于人们这种心情可以理解,但是,住在孤山,并不一定会让自己孤独。
在过去,有很多名人也是喜欢住在孤山或者深山,相反,他们却喜欢那里优雅清净的环境。
当然,有很多人爱热闹,不喜欢独居一处。喜欢住在万家灯火的地方,那样会热闹一些。
很多农村民房都处在三面环山之中,或者两面环山的环境里,在一座孤山脚下,很难发现村庄。在一座孤零零的大山脚下,到了冬季,北风刮过来,没有群山环绕的优势,不能减缓大风的力度,经常在农村生活的人都知道,在冬天,农村大山上的风力远远超过平原上的风力,山风呼啸,凛冽的刮过来,刺骨的寒风容易让人冻伤。
过去农民生活困难,过冬的衣服又单薄,住在孤山脚下,到了冬天,白毛风从山头上吹过来时,直接把人单薄的衣服打透,冷气侵袭到人身上,人受到风寒的侵袭,容易得各种疾病。
过去的冬天异常寒冷的,那时候,人们没有现在这样丰富的御寒冬衣。有的穷人,甚至到了冬天都没有棉衣穿,到了冬天,外出时就会被冻得瑟瑟发抖。人们自然不会把房屋建在孤山脚下,一点儿遮挡都没有,会让冬天更加寒冷。
由此可见,过山不起坟,独山不住人,还是很有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