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气肿--痰浊阻肺--苏子降气汤加减
2.痰浊阻肺
证候咳嗽胸满闷胀,痰多色白粘腻,或呈泡沫,短气喘息,不能平卧,稍劳即甚,怕风易汗,脘腹痞满,食纳减少,倦怠乏力,舌质偏淡,苔浊腻,脉小滑。
证候分析脾虚肺虚,痰浊内生,上逆于肺,壅塞气道,气因痰阻,失于敛降,故短气胸满闷胀,喘咳上逆,不能平卧,痰多色白粘腻,或痰从寒化而呈泡沫状,稍劳即甚;肺气虚弱,卫表不固,故怕风易汗;脾虚气弱,故脘痞纳少,倦怠乏力;舌质淡,苔浊腻,脉小滑,为肺脾气虚,痰浊内盛之候。
治法健脾益肺,降气化痰。
方药运用
(1)常用方苏子降气汤加减。药用苏子、陈皮、半夏、白芥子、当归、前胡、厚朴、茯苓、白术、党参、生姜、甘草。
方中苏子为君,降气消痰,止咳平喘;臣以陈皮、半夏、白芥子燥湿化痰,降逆散结;佐以前胡、厚朴降气平喘,又佐党参、白术、茯苓健脾益气,当归以养血行血,生姜以散寒宣肺;使以甘草调药和中。全方标本兼顾,降气消痰以治标,健脾补肺又固本。
(2)加减脾肺气虚,易汗乏力者,加黄芪、白术健脾益气,补肺固表;痰多胸满不能平卧,加葶苈子泻肺祛痰。
(3)临证参考本证常用苏子降气汤、三子养亲汤、六君子汤化裁治疗。苏子降气汤偏温,以上盛兼有下虚,寒痰喘咳为宜;三子养亲汤偏降,以痰浊壅盛,肺实喘满,痰多粘腻为宜;六君子汤健脾燥湿化痰偏补,以脾虚兼有痰湿者为宜,可作病情稳定时之调治方。
1 痰浊壅肺:
化痰降气,健脾益肺 苏子降气汤
紫苏子9克、半夏9克、前胡6克、厚朴6克、陈皮3克、甘草6克、当归6克、生姜两片、大枣1个、肉桂3克)合三子养新汤(原料:白芥子10克,苏子12克,莱菔子12克。)
加减
1.若痰涎壅盛,喘咳气逆难卧者,酌加沉香以增强降气平喘之力;
2.兼有表证者,加麻黄、杏仁等以宣肺平喘,疏散外邪;
3.兼气虚者,加人参、黄芪等以益气补虚;
4.若肾虚较甚者,可加附子、补骨脂等以助温肾纳气之功;
5.若无明显腰酸腿软,气短浮肿等下虚之象者,桂心亦可去之。
6.脾肺气虚,易汗乏力者,加黄芪、白术健脾益气,补肺固表;
7.痰多胸满不能平卧,加葶苈子泻肺祛痰。
8.痰多喘急,胸满 不能卧,加葶苈子泻肺化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