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时间能量出成长足迹,也能量出蹉跎岁月
| 方略
书籍是人类文明中升华出来的理想和智慧的结晶,它像黑暗中的灯火,引导人们探索前行。读书,是一个人成长进步的前提,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作家魏巍曾说:“一个民族,要是连书也不读,我看是没有多少前途的。”一个民族对书的亲疏程度,是衡量其国民素质的最明显的尺度。中华民族是一个热爱学习的民族,现如今我国国民读书的情况又是怎样的呢?
藏书量不足
从家庭藏书量看,家庭藏书量是一个家庭精神富足程度的象征,同时也折射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底蕴。曾担任过国务院研究室教科文卫司司长的解思忠,在他1997年出版的《国民素质忧思录》中,例举了大量事实就国民对待书籍的态度作过剖析。
他认为大凡爱读书的人,多少是有一些藏书的。由广东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广东中华民族凝聚力研究会组织的中国城市居民文化素质问卷调查表明:藏书在100册以下的人占60%以上,其中50册以下的占25.9%;藏书在300册以上的只占10.8%。城市居民尚且如此,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村居民就可想而知了。
据1991年、1992年统计,剔除北京图书馆的购书费后,全国人均购书费仅分别剩下五分七厘钱和六分二厘钱,这样的购书水平,是谈不上“藏书”的。
相隔十年后的2000年,中国教育报社曾对全国城市中小学教育阅读情况作过调查,结果表明:50.9%的教师拥有个人藏书50~100册,26.7%的教师藏书200~500册;每年购书支出50~100元的老师占29%,101~200元的占31.5%,201~300元的占21.7%,如果按平均每本书价15元计算,近3成老师1年买书3.3~6.6本。
2003年3月,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对我国国民读书状况也作过一次调查,全国有藏书的家庭占六成左右,到图书馆借阅图书的比例仅有11·6%,近四成人基本不读书,其中称自己“没时间读”的为37·8%。从中,国民素质可略见一斑。
统计资料显示,我国近40%的青年家中无藏书;有些青年为了与人攀比,室内装修豪华、家电齐全,为此债台高筑;社会上销售价极其昂贵的精装“文学名著”,有些青年把它当作家庭装饰品使用。
全国有藏书的家庭仅占六成左右,50万以上人口的城市非农户中有藏书的家庭占八成以上(83·1%),郊区农户中有藏书的家庭为55·6%,而广大农村地区有藏书的家庭则要低于50%。
对于借书阅读情况也都不尽人意。一国之民,如果没有什么藏书,又不怎么到图书馆借书,从中也就不难看出对书籍的冷淡态度。
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水平反映了一个国家文明进步的程度,也是一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截至2011年,全国公共图书馆藏书量由10年前的42130万册增加到69719万册,我国公共图书馆人均藏书量仍不足0.5册。
读书人不多
近年来,读书的人日渐多了起来,但从总体情况看仍难尽人意。中国教育报社曾对全国城市中小学教师阅读情况作的调查显示,认为周围同事经常读书的只有46.4%。每天业余阅读时间为0.5小时的教师占31.6%,1小时的占38.8%,1.5小时及以上的占25.4%。作为教书育人的教师队伍尚且如此,其它群体的读书状况也可想而知的。
爱读书是一个人的难得的好习惯,也是一种可贵的品质。前两年,一本名叫《三重门》的小说轰动沪杭两地,热卖10万册,并在20天内一版再版。它的作者就是被称作奇才少年的韩寒。这位奇才却六门功课挂红灯,决定休学著书,一时引起教育界议论纷纷,众说纷纭。
在韩寒身上最值得称道的,正是他有一种可贵的读书习惯。这种习惯正是那些为了考上大学便不加思考、不加选择地去学众多自己喜欢或是不喜欢的科目的人身上所缺乏的。不是这些少年人不喜欢读书,只是把高考作为学习的唯一目标在很大程度上败坏了这些少年的胃口:他们早已厌倦读书,却不得不为了考上大学而努力。这种人即使能够考上大学,但因为缺乏读书的习惯,往往变得无所事事。
上高中是为了什么?上大学又是为了什么?是为了考上大学,为了找一份好工作。家长和老师在做孩子们的思想工作时不止一次地这么说。可是作为教育的根本目标却常常被我们忽略,那就是培养一个人读书的习惯,培养一个人对学习由衷的热爱。一个热爱学习的人,不论他身处何种境地他都会随时提高自己的学识和本领。
与国人对读书的冷淡相比,却对足球表现为过于“狂热”。不少人为看一场足球花上百元、甚至上千元很大方,但若是花几十元买书,却显得有些吝啬;在一些地方,花上几十万请一个外援队员或教练,花上几十万元也毫不吝惜,但要是让人出钱盖一座学校,可能有人会打折扣。中国的足球事业需要发展、需要关注,但教育事业、全民学习问题更需要关注、需要投入。
恐慌感不强
在商品经济的大潮刚兴起时,一些没有多少文化的人,或者是放弃学业“下海”人,个个成了人所羡慕的“大老板”,曾在不少读书人心中荡起了波澜,卷起了新的“读书无用论”。
改革开放初期,由于市场经济发展的不完善和人才的断层,确让一批“没文化”的人钻了空子,发了财,有的也成为“大老板”。但这些“老板”永远成不了知识经济条件下后来人的“榜样”。但在一些经济不发达地区,一些年轻人或多或少还是受了些影响,不少人过早涉足商海,轻视学习,有的认为学得再好也不一定能找到合适的工作,不能代替赚钱谋生。
时下,确有不少人只为眼前利益奔波,为吃喝玩乐忙碌。商人忙于赚钱,阔人忙于潇洒,公职人员忙于应酬,年轻人忙于工作,若论起读书,条件要求很高,一要有好场所,二要有好时机,三要有好心情;地方不好不能读,时间不长不能读,心情不定不能读。
这正好印证了一个懒秀才说过的话:春天不是读书天,夏日炎炎正好眠,秋多蚊虫冬有雪,一心收拾好过年。
也确有一些人不思进取,玩风太盛。一拿起书本就头痛,而玩起来却饶有兴趣,“甩老K”、“垒长城”可以通霄达旦,唱卡拉OK、打游戏机、观光旅游等可以乐此不疲,唯独学习上难以用功夫。这种玩风不戒,学风难以兴起。
适当的休息、娱乐,包括旅游等,是每个人生活不可缺少的。只要不是一味的玩,对身心不构成损害,就应当属于一种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人不仅需要适当地放松,更需要不断给自己“充电”。
近年来,随着公休假日的增多,特别是假日“黄金周”的兴起,为人们休闲、娱乐、旅游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假日经济成为刺激经济增长的一条有效途径,旅游也成为当今一种时尚。
风景名胜,山川秀色,异域风情,对人们产生了足够的吸引力,只要经济条件许可,足可以享受各种各样的美景。人们创造生活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享受生活,这本无可厚非。如果把享乐和游玩作为一种生活导向,对社会和个人未必都是好事。
学习往往要以牺牲娱乐、休闲、游玩的时间为代价,失去了与朋友相聚、郊游的机会,岂不冷清?这种孤独、乏味的感觉缠绕人身,对求学探路者无疑是一种极大的考验。生活的辩证法告诉人们:耐得寂寞,才能不寂寞;耐不得寂寞,可能偏偏寂寞。
大凡成功的人,是那些善于经营自己,善长时间管理的人。时间对于每个人来说是最公平的。在同样的时间条件下,两个文化程度相同的人,勤奋者可能成为人才,懒隋者可能成为庸才。
生活中,有人在拼搏,也有人在消磨;有的在开拓,也有人在蹉跎。有人勤奋钻石,精神抖擞;也有人虚度年华,随波逐流。时间给勤奋者留下智慧和力量,给懒隋者留下空虚和懊悔。
这是因为,时间是衡量一个人成就的一把尺子。人们在赞叹成功者的时候,实际上是使用了时间这个尺度。时间总是希望在每个人身上实现自己的价值。用时间这把尺子,既能量出一个人成长足迹,也能量出一个人的蹉跎岁月。
生命有限,知识无限,这个有限的过程要与无限打交道,智者的选择是珍惜有限的时间,做更多有益的事情。尤其在今天,生活节奏加快,相互交往增多,更需要有很强的时间观念、效益观念,每个人都应成为自己的时间管理大师,使自己的人生更加充实、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