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来看南昌县这个乡村,是如何演绎“看不见村庄”的?
听说原来被号称南昌县的“小新疆”,如今却“绿甲一方”,你知道这地儿在哪儿吗?
真的呀?来南昌县这么久,头一次听说呢。。。
不知道不要紧
今儿
小编就带你来揭秘咱县这个地方
是如何从原来的沙洲变成现在的万亩绿洲
别人再问起
可别说不知道了哟~
背景
“沙煮鸡蛋”、“饭吃不好”、“屋住不了”
36户被迫整体搬迁
“我们那时候小,调皮,还专门做过试验,把鸡蛋埋在沙子里,要不了半天掏出来就熟了。当时的兴农村好比‘小新疆’。”说起上世纪70年代村子被沙化步步侵蚀,高温难耐,现在的村支部书记梁在辉记忆相当深刻。
现龄88岁的邹根生已经耳背,靠助听器勉强可以听见外界的一些声音,偶尔听见我们在聊当年的沙化,也按耐不住利用手势表演一起呈现当年的情景。“大北风呼啦啦吹过来,家里的桌子、床上什么的就全被盖上了。吃饭要用板子遮着吃,不然吃不了,都是沙子,遮都遮不住。我家住的房子往南移了又移……咋了,现在大风沙又来了?”他突然忧心忡忡地问起,眼神也跟着追问。我们急忙摇手安抚。
由于区域内植被遭到破坏,地处南昌县冈上镇的兴农村土壤逐渐沙化,邹家山一带尤为严重——春天泥土在雨水冲刷下沙粒裸露,夏天沙层表温达70度,秋冬季节六七级的西北风夹带流沙,每年以5米的速度向南推进,最终形成三大沙口,於塞道路,毁坏水利设施和航道。沙洲曾吞没了晚湖罗家、辜家、邹家3个村庄,其中邹家36户被迫整体搬迁,一座完好的邹姑庵,1961年沙流开始侵入,至1968年全被沙淹没。
沙荒对村庄居民造成了巨大的威胁。更为严重的是沙区土地贫瘠,肥力低下,粮食亩产仅150公斤左右,生活水平极其低下。据统计,1980年村庄人均收入仅有89.54元。
改变
“点卯派工”,全村大会战,成活率从5%到100%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受风沙的危害,1000多户兴农村村民食不知味、夜不成寐。“流沙”像不定时炸弹一样随时侵袭着家园,时任兴农大队队长的杨根保“坐不住”了。
1982年,治沙序幕正式拉开。
兴农大队筹资50万元改造邹家山,在专业组织的技术指导下,带领村民在山上种植大量湿地松,到1986年才初见成效。
兴农大队“点卯派工”全体总动员,每户至少出一个劳力参与造林护沙,每次大行动足有6000多农民踊跃积极其中。
梁在辉当时作为村团支部书记,对治沙艰辛历历在目。“第一步我们首先以治沙为主。村民深受沙害影响,都好支持,除了每户出的一个劳力,只要有空闲都会赶来帮忙。杨根保队长带着村民,头年春天开始大面积种树,像湿地松、火炬松、蔓荆子等足足有十几个品种。大家分工协作,热情高涨。”
但是,第一次成活率非常低,“大概只有5%。”
“主要原因是没有经验。春夏交际,气温越来越高,沙子蓄水差,树很难成活。然后是有些品种不适合。后来经过专业指导,第二次我们改成冬天栽种,气温低,水分流失少,容易成活,种一棵树我们就抓一把磷肥,成活率提高了,达到20%。后来,到70%,一直到100%。树全种活了,我们也看到了希望。”
风尚
“大树底下好乘凉”,植绿护绿成风尚
通过30多年的不懈治理,共造防风林3000多亩,约30万棵,均已长成大树。活立木蓄积达3万立方米,沙区森林覆盖率达96%,水土流失得到了根本控制。
遏制了流沙,土壤肥力逐年增加,原生态得到全面恢复,生态环境也得到了根本改善。兴农村先后被批为“全国风沙化土地综合治理示范基地”、江西省森林公园。昔日沙荒之地,现如今成为枝繁叶茂、鸟语花香的“沙漠生态公园”。
如今细沙上栽种的松树林变成万亩绿洲,森林茂盛,环境优美,空气清新,是一片林的海洋,每年数以万计的游客“踏春”游玩,流连忘返。
沙漠上长出个生态林,来往人群都很受教育。最受教育的是生于斯、长于斯的兴农人。在治沙造林后,植绿护绿成为兴农家家户户生活生产必修课。
走进兴农村,房前屋后不是松柏留香,就是竹林成片。
“说句玩笑话,我们村在卫星上都是看不见的,全是绿色,不知道的以为是一片公益林。晚上更是被遮挡的看不见灯光,这可是真话。这在全县、全市、乃至全省都是少有的。”
说到现在由他“当家”的“看不见村庄”,梁在辉满是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