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幸运的国宝文物,进入熔炉前一刻被抢救,五字铭文引起轰动
中华大地,文物荟萃,各大博物馆中更是珍宝云集。然而,您是否知道,我们能够欣赏到这些国宝,或多或少都有幸运的成分。往往那些国宝文物,本身都有一段非同寻常的经历,也都是一段历史的见证。比如小珏今天要说的这件青铜器,便是如此。
在1955年时,当时的热河省凌源县的海岛营子村,有一位叫做唐永兴的农民正在下地干活。突然,唐永兴的农具碰到地上的硬块,发出了清脆的响声。作为一个农活的好手,他立即发现了异样,便在周围小心挖掘起来。旁边的农友也聚集过来,帮助他一口气挖出了16件青铜器。
如果是现在,即便不能确定这些青铜器的种类和意义,但至少也会明白它们都是珍贵文物。不过在当时,文物意识还相当淡薄,唐永兴等人从没见过这些青铜器,还以为是破铜烂铁。他们认为这些浑身绿锈的东西没有什么用途,便和当地供销社签订合同,打算将其熔化,支援国家建设。
然而,就在签完合同之后,唐永兴随手拿出一件青铜器把玩,却发现上面有字。深感不安的他,立即拿起一件器皿的器盖,前往当地小学,找到了校长和历史老师。
虽然,老师们也没认出这是什么,但他们拿出历史书籍,认真查对,发现这应该是3000多年前的周代文物。在学校老师们的动员下,唐永兴立即找到了供销社,提出废止合同的要求,几乎是在这批青铜器即将进入熔炉时,将它们抢救了出来。
这批文物中,最重要的莫过于西周匽侯盂。它的传奇经历告诉我们,看到它的存在,是一件多么偶然和幸运的事情。如果在这个过程中,有哪个环节出现了问题,这件文物就不复存在,我们甚至连世界上是否存在过这件文物,也无从可知。
所谓“盂”,就是古代盛水的一种器皿。在封建社会,对于各种器皿的讲究很多,即便用途一样的物件,因为大小、形制、部件甚至纹饰不同,有可能就会定为不同的名字。
这件西周匽侯盂,高为24.3厘米,口径为33.8厘米,足径为23.3厘米,呈现上宽下窄的特点,从截面图来看,就是一个倒梯形。它的盂口向外延申,腹部很深,便于储存更多的水,两附耳上部有横梁与器身相连。这件文物的纹饰,几乎是使用云雷纹和夔风纹遍布,简单而不简陋,显得十分古朴雅正。更为重要的是,在它的内壁之上,赫然刻着几个字:
匽侯作饙盂。
青铜器虽然不是中国人首先制作的,但青铜器的巅峰显然是在商朝至春秋战国时期。评价青铜器珍贵程度,一般从三个方面考量。一是体积重量,二是精致程度,三是铭文的多寡。西周匽侯盂,只有五个字的铭文,却有非常中国的意义。
首先,匽侯即燕侯,就是西周时期燕国的国君。也就是说,这件青铜器,竟然还是诸侯国君所用之物,可见它的意义有多么重要。
其次,铭文基本上确定了它的年代。武王伐纣之后,将自己的弟弟姬奭封在燕地,使之成为了第一任燕国国君,史称燕召公。姬奭之后的子孙,承袭的是侯爵,也就是燕侯。直到在齐桓公支持燕庄公重新取得了公爵后,燕国国君的爵位才发生改变。所以,这件文物可以确定为西周时期。
再次,铭文之上的“饙”二字,实际上就是蒸熟的饭。因此,很多人认为,盂并非是装水的容器,而是盛饭所用。但是,小珏认为,“盂”字本身也有盛饭器皿的意思。而且其它大量文物显示,“盂”更多的确实是盛水的功能。不能因为一个孤证,而漠视其它的功用。
这件文物,因此名声大噪。它被国家博物馆收藏,后来还在与“后母戊鼎”、“四羊方尊”一起,成为了“中国十大青铜名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