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认识中医“肝病”
论 肝 病
关于肝病名词的含义
前人对于肝病有深入的认识,但在名词方面有很多含义不明,有些本来明确的又为后来所误解。例如生理名词与病理名词混淆,并有作为病名的。病名也不一致,有依据肝脏病变的临床表现的,也有依据病因的,依据病变性质的,或者随着病变的发展而随时改变的。此外,由肝脏病变引起的其他脏腑病证,或由其他脏腑病证牵涉到肝的症状,也往往称为肝病,主次模糊,因果颠倒。我认为在讨论肝病治疗之前,有必要将这些有关肝病名词的概念了解清楚,才能顺利地运用理法来指导临床,做好辨证施治。这也是名正则言顺,名不正则言不顺的意思。
1.肝虚
病理名词。肝主藏血,一般所说的肝虚多指肝血不足,在临床上肝虚证也以血虚为多见。主要症状为:眩晕、消瘦、脉细、舌质淡,及妇女经少、经淡、经闭等。
从整个肝脏生理来说,以血为体,以气为用,血属阴,气属阳,称为体阴而用阳。故肝虚证有属于血亏而体不充的,也有属于气衰而用不强的,应该包括气、血、阴、阳在内,即肝血虚、肝气虚、肝阴虚、肝阳虚四种。正常的肝气和肝阳是使肝脏升发和条畅的一种能力,故称做“用”。病则气逆阳亢,即一般所谓“肝气”“肝阳”证;或表现为懈怠、忧郁、胆怯、头痛麻木、四肢不温等,便是肝气虚和肝阳虚的证候。
《圣惠方》上说:“肝虚则生寒,寒则苦胁下坚胀,寒热,腹满不欲饮食,悒悒情不乐,如人将捕之,视物不明,眼生黑花,口苦,头痛,关节不利,筋脉挛缩,爪甲干枯,喜悲恐,不得太息,诊其脉沉滑者,此皆肝虚之候也。”这里包含肝血和肝气两者俱虚,所以说“肝虚则生寒”,寒即阳不足的意思。这一点对治疗肝病十分重要,如果把肝气和肝阳作为病理名词,都从病理方面去研究而忽视了生理方面的主要作用,并在肝虚证上只重视血虚而不考虑气虚,显然是不全面的。
在生理和病理上如何来区别“肝气”和“肝阳”及“肝血”和“肝阴”?我的体会,肝阳、肝阴是以肝气、肝血作为基础。前人在实践中认识到肝脏气血存在着两种不同的作用,就称为肝阳和肝阴,类似于肾命水火的区分为肾阳和肾阴。所以从肝脏的气血来说,血为体,气为用,从整个肝脏来说,气血是体,阴阳是用。肝阳、肝阴绝对不是在气血以外的一个抽象名词,也不能与肝气、肝血分离。
2.肝气
生理和病理名词,亦为病名。目前均作病理名词和病名,指肝脏的作用太强及其产生的病证。肝气病的形成,多因精神上经受刺激,肝脏气机不和,出现横逆现象,进一步影响到其他内脏。《类证治裁》所谓“肝木性升散,不受遏郁,郁则经气逆,为嗳,为胀,为呕吐,为暴怒胁痛,为胸满不食,为飧泄,为疝,皆肝气横决也”。它的主要症状,为胸胁胀满作痛,少腹胀痛,妇女乳房胀痛等。其中尤以作胀为特征,先因气机阻滞,然后作痛,故肝气病有胀而不痛的,没有痛而不胀的。它的发病,多从本脏本经部位开始,以两胁及少腹最为明显,然后循经扩散,上及胸膺,下及前阴等处;再影响脾胃,出现食呆、嗳噫、呕恶、泄泻等消化不良证,即常说的“木克土”之候。并因气机阻滞,使情志怫逆不畅,引起恼怒、急躁等精神不安现象。
相反地,假如受了精神刺激之后,不出现肝气横逆而出现肝气郁结现象,虽然同样是气分的病,便不称肝气,而称为“肝郁”了。关于肝郁将在下面再说,这里要说明的是,肝郁不舒可以转化为肝气病,但肝气已经横逆,不可能转变为肝郁。同时,肝气犯胃克脾可以用木克土来解释,肝郁也能影响脾胃,系属“木不克土”,不能一例看待。无论肝郁和肝气病,必须注意到肝脏以气为用的生理方面,只有从生理方面来考虑调整肝气的功能,才能避免疏气利气耗散太过而造成肝气的正常功能受到损害。
3.肝火
病理名词,亦为病名。凡肝脏功能亢进,出现热性及冲逆现象的,概称“肝火”。引起肝火的原因为肝脏蕴热,或由肝气转化,所谓“气有余便是火”,故有时称作“气火偏旺”。由于火性炎上,其症状以头痛昏涨,面热面红,口苦,目赤,耳鸣等最为常见。冲逆无制,并能影响其他内脏,出现更多的病证。所以《类证治裁》上说“木郁则化火,为吞酸胁痛,为狂,为痿,为厥,为痞,为呃噎,为失血,皆肝火冲激也”。很明显,这些病证,有的是肝火直接产生的,有的是其他内脏受肝火影响形成的,虽然病因同是肝火,病位并不相同。
肝火来势急骤,在临床表现都为实证,因而一般治法采取苦寒直折。但另一方面,火能伤阴,营血、津液受其消烁,往往伴见咽干,大便秘结,小溲短赤等。故从肝火的本质和发展来看,也须注意到阴虚的一面,前人泻肝方剂里经常佐入生地、白芍一类,便是为此。
4.肝热
病理名词。“肝热”和“肝火”的性质相同,但在临床上,肝热多指烦闷、口干、手足发热、小便黄赤等,无冲激上逆现象。因此我的体会,静则为热,动则为火,肝热与肝火的意义不同,在程度上也有差别。引起肝热的原因,有外感温邪传变的,如《内经》上说“肝热病者,小便先黄,腹痛,多卧,身热,热急则狂言及惊,胁满痛,手足躁,不得安卧”。
有因外邪伤肝和气郁化热的,当其化热内伏,或有化火倾向而没有冲逆的时候,称为“郁热”,或称“郁火”。也有因肝主藏血,血虚生内热,其特征为午后潮热,手足心灼热汗出。凡肝脏郁热,亦易暗耗营血,所以经久不愈,能变虚证。这种因郁热转变的虚热,和血虚而产生的虚热,由于病机不一样,治法有所出入。
5.肝阳
生理和病理名词,亦为病名。目前均作病理名词和病名,很少考虑生理方面。其实肝阳这一名称是从生理来的,如前所说,肝脏的功能有阴和阳两种表现,在临床上遇到阳的作用有浮动现象,便称作“肝阳证”。引起肝阳浮动的原因,一为肝热而阳升于上,一为血虚而阳不潜藏。它的主要症状,为头晕微痛,目眩畏光,恶烦喜静,并易惹动胃不和降,泛漾呕恶。但是,肝热引起的肝阳可兼血虚,血虚引起的肝阳亦多见内热,两者不能绝对分开。所以分别来说,前者偏于实,后者属于虚;总的来说,肝阳的性质近于热,基本上是一个虚证。必须说明,前面说过肝阳虚则表现为胆怯、头痛麻木、四末不温等现象,这里又说性质近于热,是不是有矛盾呢?不是,肝阳证是指血虚和内热而阳升,肝阳的本身并不虚,如果肝阳本身虚而发病,它的性质显然不同。所以肝阳证用清滋柔镇,使其潜降;肝阳本身虚的,必须温养以助其生发的能力。《临证指南医案》上指出:“凡肝阳有余,必须介类以潜之,柔静以摄之,味取酸收,或佐咸降,务清其营络之热,则升者伏矣。”这种治法,完全符合于肝阳的病理,也说明了它的本质。
6.肝风
病理名词,亦为病名。肝为风木之脏,血虚则生燥生风,称为“肝风”;因其不同于外来之风,亦称“内风”。风性动摇,它的主要症状多指眩晕欲仆,耳鸣,肢麻,抽搐,亦常引起呕恶、心悸等症。故《内经》上说:“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类证治裁》也说:“风依于木,木郁则化风,为眩,为晕,为舌麻,为耳鸣,为痉,为痹,为类中,皆肝风震动也。”又说:“肝阳化风,上扰清窍,则巅痛,头晕,目眩,耳鸣,心悸,寤烦。”临床上概称为肝风证。
“肝风”和“肝阳”是两个证候,习惯上又以肝风都由肝阳所化,所谓“肝阳化风”,又叫“厥阳化风”,因而常把“风”和“阳”结合起来。我认为肝阳是血虚内热而阳浮的一种证候;肝风是纯粹一种虚象,不仅肝血虚而且肾阴亦虚,由于阴血极虚而不能濡养空窍和肢体,故出现震动不定现象。虽然与肝阳有共同之处,实际上大有区别。临床证明,肝阳轻者用清热潜镇,重者佐以养肝;肝风则必须填补肝、肾,滋液养阴,虽然也有镇静的治法,用药亦不同于肝阳。为此,我意味着一般所说的风阳,系指肝阳的严重证候,真正的肝风,不能与肝阳混为一谈,主要是无阳可潜,亦无风可熄。
7.肝寒
病理名词。引起肝寒有两个原因:一为直中寒邪,使肝脏气血凝滞,表现为四肢厥冷,腹痛,指甲青紫,脉象细弦或沉细欲绝,病来急骤。一为肝脏本身阳虚,功能衰弱,表现为懈怠不耐劳。忧郁胆怯,四末不温,脉象沉细而迟,多由逐渐形成。这里所说肝脏本身阳虚,即生理方面的肝阳不足,所以呈现功能衰弱,属于虚寒。治疗虚寒,应在补“体”之中加入温养,不同于受寒的专用辛温通阳。这是治疗的原则,其他内脏都是如此。上面已经反复提出生理上肝阳的重要性,如果把肝阳虚和肝受寒相混,会影响治疗效果。
8.肝郁
病理名词,亦为病名。指肝脏气血不能条达舒畅。一般以气郁为先导,先由情志郁结,引起气郁,影响血行障碍,成为血郁。在气表现为闷闷不乐,意志消沉,胸胁苦满,饮食呆钝;在血则增胁痛如刺,肌肉消瘦,及妇女月经不调等。肝气郁结与一般肝气证恰恰相反,肝气证是作用太强,疏泄太过,故其性横逆;肝气郁结是作用不及,疏泄无能,故其性消沉。同时,肝气证能犯胃克脾,出现消化不良等证,乃属木旺克土;肝气郁结也能影响中焦,出现痞满等脾胃症状,则系木不疏土。所以肝气和肝郁同样是肝脏的气分病,同样应用理气、调气方法,由于性质的不同,用药就有出入。肝郁证的另一特点,由于情志忧思郁结,气机不舒,久则化热,这种热也郁伏于内,不易发泄,出现急躁忧愤,小便黄赤等,不同于肝火的冲激。热郁于内则耗气烁血,逐渐体力衰退,出现潮热、盗汗、失眠、惊悸、妇女月经涩少等虚劳证候。故综合肝郁证的全部过程,其始在气,继则及血,终乃成痨。也就是说,肝郁初起本在气分,亦非虚证,在逐步发展中,可以影响血分,成为虚证。诚然,在这病程中,肝气郁结也能化为肝气,肝郁生热也能化为肝火;但当肝郁和肝热没有化为肝气和肝火,或者已经化为肝气和肝火,截然是两个阶段,两个证候,不容含混。
至于肝属木,肝郁也称木郁。但在《内经》所说的木郁,属于运气学说,指自然界气候变化的现象,为“五郁”之一。《医贯》所说东方生木,火气附焉,木郁则土郁,土郁则金郁,金郁则水郁,水郁则火郁,是从五行相因的道理,认为治木则诸郁皆愈。又如肝郁以气为主。一般多从气郁考虑,但《丹溪心法》所说气郁则湿郁,湿郁则热郁,热郁则痰郁,痰郁则血郁,血郁则食郁,指一般的病理变化,称为“六郁”。这些“木郁”“气郁”的名称,使用上各有不同的含义,讨论肝郁证时可以作为参考,不能认为都指肝郁而言。
9.肝厥
病名。“厥”有三种意义:一为气自下逆上,二为手足逆冷,三为昏仆不省人事。一般所说的肝厥,不止一个证候,但不外这三种现象。如愤怒引起的“气厥”,症见猝然昏倒,牙关紧闭,手足不温,形似中风;肝阳上扰引起的“晕厥”,症见头目晕旋,昏倒不省人事,汗出,面白,肢冷;肝火上冲引起的“薄厥”,症见猝仆面赤,气道不利,喉有痰声,脉象弦劲而数,以及肝肾阴虚、内风引起的“痉厥”,症见神昏、舌蹇、烦躁、手足抽搐、时时欲脱等,临床上概称肝厥。
《中国医学大辞典》上解释肝厥为“肝邪张炽而厥”,认为“多因平素阴虚肝旺,易于恼怒,偶有怫意事刺激,辄致手足厥冷,呕吐昏晕,状如癫痫,不省人事,治宜安神、熄风、疏肝、解郁”。将各种肝厥证候混而为一,未免含糊。
10.肝实
病理名词。凡肝寒、肝热、肝气等不属于虚证者,概称为肝实。如《内经》上说“肝气实则怒”。又说“肝实则两胁下痛引少腹,善怒”。在临床上应将肝实的原因明白指出,不能统而言之。
11.肝积
病名,系五脏积聚之一,指肝脏体积增大,按之有形。《难经》上说:“肝之积名曰肥气,在左胁下,有头足,久不愈,令人咳逆,痃疟,连岁不已。”后来论肝积的都以此作为依据。我认为《难经》里还指出脾积:“脾之积名曰痞气,在胃脘,复大如盘,久不愈,令人四肢不收,发黄疸,饮食不为肌肤。”这两条的肝、脾两字应当对调,即肝之积名曰痞气,脾之积名曰肥气。对调以后,不但部位正确,在命名上肝积先由气滞不舒,故称痞气,脾脏肿大可以发展极广,故称肥气,亦较惬当。特别是症状方面,肝脏肿大的患者,一般均有疲劳感,手足沉困,饮食减少,形体消瘦,经久不愈,往往发生黄疸及臌胀等证。而在脾脏肿大,如“疟母”一类,常因疲劳引起寒热。为此,我怀疑经文传写有误,特提出讨论。
12.肝着
病名。见《金匮要略》:“肝着,其人常欲蹈其胸上,先未苦时,但欲饮热,旋覆花汤主之。”这是肝脏气血郁滞,留着不行的证候,故用下气散结、活血通络的治法。但肝症状不明显,不可能诊断为肝病,因而怀疑兼有胁部痞满胀痛现象。也可能先由肝寒气滞,累及其子,致使心阳不振,影响肺气不畅,故初起时得到热饮轻减的,已经转变为非重揉重捶不可。方内用旋覆花、新绛、葱管,主要是从上焦通阳、活血、顺气。这是我初步体会,一并提供讨论。
13.肝咳、肝胀、肝水、肝痹、肝疟
均病名。这些病名散见于《内经》和《金匮要略》,系咳嗽、胀满、水肿、痹痛、疟疾之兼见肝经症状者。这是前人对于证候用脏腑分类的习惯,在病机上治疗上仍然以主病、主脏为主,不能错认为肝脏疾患。比如咳嗽是肺的病证,见到胁痛或胁肋胀满便称为“肝咳”,主要是治肺止咳,佐以调肝。其他如“肝胀”证系胀满而兼见胁满痛连少腹;“肝水”证系水肿而兼见胁下腹中痛,不便转侧;“肝痹”证痹痛而兼见睡眠惊惕;“肝疟”证系疟疾而兼见色苍、太息等。后来还有痫证兼见面青、唇青,疳积证兼见筋青、脑热等肝证状者,称为“肝痫”、“肝疳”之类,意义相同。
上面举了一些肝病名词,有属于生理的,有属于病理的,也有属于病名的,在病名方面又有主次的不同。我认为治疗肝病,必须分辨,含糊不得。同时,我们有责任来加以整理,统一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