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外资药企,有什么不同?

 专栏作者/Angus

医药行业观察者。

又到了一年一度抉择的时候。

很多医药人,在拿完年终奖,指标涨完后就会开始考虑去留的问题。

这时候,特别对于外企的经理人们来讲,内资开出的高薪,以及企业内未知的环境,对于他们来说就像是一场豪赌,让人不得不停下来再三考虑。

今天,笔者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来聊一聊内外资药企的区别。

公司形式

跨国药企:公司一般是全球总部的中国分公司或者子公司,董事会一般不会参与中国区的日常运营,会让高级职业经理人来管理,全球总部对于中国区来讲,他们更像是一个“友邦”的角色,在利益保证的前提下,会给到各种支持。

内资:公司一般是集团化管理,一般由股东参与管理,董事长和其他职业经理人共同参与决策。

因此,对于整个公司的管理,外企中国区的公司,会更多的去依赖MNC传承下来的先进模式。而内资药企,往往是由民营企业家凭借着勤奋和胆识,抓住机遇,白手起家的,因此这样的企业往往都带着老板个人强烈的印记。

销售模式

跨国药企:由于有着先天的产品和研发技术支持,跨国药企基本都是采取的直营制,在架构上一般采用BU制(部门规模不大的产品线采取区域制),由中央统筹管理各地区。

产品一般会聚焦战略市场,以北上广和中部各大省会城市为主,根据规模来陆续建立广阔市场。而销售一般都是专职产品销售。

衰退期产品以及最近进入4+7的部分产品,会有一些混合销售的情况。此外,近期以辉瑞和阿斯利康为代表的大型跨国药企,在往广阔市场延伸时,为节省效率,一般采用的是混合销售的模式,即一人推广多个产品。

内资药企:内资目前处于一个产品线不断完善的阶段,除了头部和一些单产品的企业会采用完全自营的模式,大部分都是“直营+代理”或纯代理的模式。对于规模稍大一点的企业,一般采用区域制,或者分/子公司来管理。

相比于BU制的灵活,由于大部分内资企业需要依靠规模来盈利,TOP地区有效覆盖,但非重点区域,区域制使得能覆盖更多的县域市场和基层社区。这种混合式的目标市场,也注定了内资药企更多的代表都是混合多产品推广。

推广方式

跨国药企:重学术,市场部主导,多市场学术活动,资源辅助,合规严格。

内资药企:重资源,销售部主导,市场活动多种多样,学术辅助,监管灵活。

这一点不同是很多一线代表和经理最关心的,它将直接影响到从业人员的工作内容。

外企强大的技术支持(医学&研发)加上SFE建立的完备的销售体系,销售在整个运作体系中,起到的作用是通过输出与反馈,来更好的去完善这一整个该体系。

而在这个基础上,市场部的工作内容,更多的是在医学上面下功夫:对接临床专家、开展RWS研究、新的临床项目等等等等,外加一些品牌化、概念化的,譬如:“以患者为中心”。

因此市场部的工作大都是项目制,评估更多的是围绕专家这一块的结果,比如认知率提升了多少?信息传递率提高了多少?核心概念知晓率为多少?

而对于内资企业,至少当前大部分药企,更多的还是去会关注销量。在大合规的前提下,如何变着法的来提高医生处方量,则是市场部和销售部的唯一评估标准。

总览

其实,除了关注内外资的各种形式的不同,对于不同类型的产品,在不同的生命周期里在内外资,也有着各种各样的表现。

比如新产品,公司对于欲上市以及导入期的产品的学术支持,内外企正在愈来愈趋同,无论是研发方向,内企从原来的me too和me better,到现在涉足靶向、生物免疫制剂等等前沿领域;在新药上市后的学术平台建设,不少内资药企也开始向国际接轨,形式也是各种推陈出新。

究其原因,笔者觉得,其一是因为现在不少内资做大后,管理层愿意花重金来做好长线的投资;其二,整个中国也在逐渐走向国际化,本土的药企在新药的研发与推广上,也承担着一定的政治责任。

再比如,对于成熟以及衰落期的产品,在政策的影响下,让现在的内外资药企,都开始越来越以业务为导向。这种情况下,不少外企在指标、推广模式上也开始越来越“接地气”。

如果说外企需要的是一场大纵深战役里的专业指挥官;内企需要的更多的是熟悉海陆空,以及各种野外坏境作战的特种兵,二者没有高下之分,更多的是在某个环境下合不合适,以及对于医药人自己,哪一种是你更想要的。

展望

国家在对一个产业做长远规划的时候,总会参考一些其他的成功经验,毕竟,有一些成功的影子似乎更有说服力。因此,在上个世纪末,面对广袤大地都缺医少药的情况,决策层似乎也希望通过参考“高铁模式”,引进一大批的跨国药企,希望借此来学习一些先进的生产研发技术以及管理经验。

但毕竟产业属性不一样,最终的结果也未能如高铁模式那般美好。但相对于上个世纪,总归还是取得了不小的成就。

我们不多去评论历史和政治,对于广大的内外资药企从业人员来讲,无论是内企还是外企,都大有可为。因为由于上述的大环境,目前整个医药行业处于一个过渡期,这个时期中,即使变量发生一点点的变化,结果都会千差万别。医药人能做的,便是去结合自身以及周围各种资源,去一点点作出改变。

最后,写点题外话。每当写内外资选择的问题,都会有人来问:“说了这么多,我想去内(外)资,该怎么进去?”

其实,要问这个问题的,不妨问问自己,刚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你是怎么找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