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妙对话道尽悲喜人生

9月12日的北京夜晚秋雨氤氲,中国爱乐乐团在艺术总监、首席指挥余隆的执棒下在北京中山公园音乐堂为全新的2021-2022乐季拉开序幕。因防疫政策要求,本场演出成为乐团成立21年来首场不对观众开放的乐季音乐会,数以万计的观众通过网络直播见证了这一特殊时刻。

音乐会选择了中国作曲家陈其钢和德国作曲家理查·施特劳斯的三部作品,而这三部作品共同的精神内核皆是“人生”。无论是陈其钢在《京剧瞬间》中对成长经历和文化底色的回望、在《悲喜同源》中展现的阅尽人世离合后的澄澈心境,还是理查·施特劳斯在《英雄生涯》中勾勒的生命图景和充溢其间的自传气质,都体现着艺术家用音符传递的对个体生命的哲学观照。

指挥:余隆

小提琴:刘睿

中国爱乐乐团

2021.9.12 - 北京中山公园音乐堂

总录音师:刘达

刚刚过完70岁生日的陈其钢曾把自己比作“一颗移植到法国的中国树”,而当晚作曲家的两部作品也为这个比喻做了最充分的印证。《京剧瞬间》几乎没有保留京剧音乐最具代表性的完整旋律线条,而是把短小的“过门儿”压缩为凝练的动机,再以法国音乐传统中最迷人的配器手法赋予斑斓的色彩变化,这种提炼只有对戏曲有着刻入基因般深厚了解的作曲家才能完成。中国爱乐乐团的弦乐声部在迅捷密集的跑动中展现出卓越的技术实力,作品中段以室内乐的笔触展开的弓弦对话更是被声部首席们演绎得无比动人。在指挥家余隆的指引调度和精心雕琢下,乐曲尾声由强至弱的过程与音乐厅的混响完美融合,余音缓缓回荡,妙不可言。

担纲小提琴协奏曲《悲喜同源》独奏的中国爱乐乐团副首席刘睿,在作品创作阶段就为作曲家在小提琴技巧方面提供了诸多建议,这种独特的关联令他的演奏格外自信从容。从中低音区的厚重凝涩、如泣如诉,到高音区的纤细温暖、甜美如歌,“阳关三叠”主题的每一次呈示都将音乐引入全新的意境,刘睿恰到好处的揉弦幅度在真挚感人的同时又能做到无损于旋律本身的古朴素雅之美。除了独奏小提琴与英国管、长笛和单簧管几番令人印象深刻的对话外,与乐队炫目的快速竞奏乐段也展现出刘睿与中国爱乐同事们的高度默契,各声部的叠加令音乐织体的密度陡然上升,宛如投石于水镜中激起的层层涟漪。一曲奏毕,指挥家、乐团给予刘睿由衷的喝彩,拥有如此技巧和音乐修养的演奏家,也着实是乐团之幸。

理查·施特劳斯《英雄生涯》无疑可以列入指挥家余隆与中国爱乐乐团最擅长的保留曲目行列,早在2014年的北京国际音乐节上,他们就曾以艺术水准丝毫不逊于同期登台的慕尼黑爱乐乐团、巴黎管弦乐团等欧洲交响劲旅的演绎征服听众。当晚乐团从作品的第一个音符起就释放出震撼人心的能量,各声部建立在对作品高度熟稔基础上的“火力全开”、中提琴以突出的音头带来的内声部支撑感、木管声部自由谐谑的独奏乐句,共同汇成恢弘壮硕的音流,乐团首席吴阳在“英雄的伴侣”中奉献的精妙独奏更是堪称范本,令人联想到理查·施特劳斯笔下女高音华贵妩媚的歌声。英雄主题在“英雄的战场”乐段金戈铁马般的铜管轰鸣后再度浮现之前,余隆引导乐团做出了一个幅度细微、并不夸张的速度延伸,却瞬时让整个作品的结构更加清晰立体、意趣大增,充分展示了指挥家在德奥浪漫主义作品阐释传统方面的精深造诣。

无论是《悲喜同源》曲终的万籁消散,还是《英雄生涯》结尾肃穆庄严的号角,东西音乐文化对于“人生”命题的审视都走过了从绚烂、喧嚣到内省、宁静的过程。在疫情的阴霾尚未完全消散的时刻,以这样的视角、这样的方式呈现一次高妙而深刻的艺术对话,中国爱乐乐团艺术家们的良苦用心值得点赞。

文  |  高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