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探秘:从诸葛亮废黜李严,看蜀汉集团内部之间的斗争
前言
蜀汉建兴九年(公元231)年,李严被废。三年后,也就是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李严听闻诸葛亮病死后,也发病而死。可是在章武三年(公元233年),李严同诸葛亮一样,并受遗诏,是一个托孤重臣。那么,为什么仅仅过了八年,李严就惨遭废黜?在诸葛亮废黜李严的背后,又有什么样的政治原因和时代背景?在这篇文章中,笔者就来给大家探讨这两个问题。
一,新和旧、客和主的划分。
我们都知道,刘备建立的蜀汉政权,是一个外来政权,由三种政治势力组成。
第一,益州本土势力。这部分人包括原仕洛阳的益州官僚和仕于益州的本土豪强,我们不妨称之为“益州集团”。
第二,刘焉、刘璋父子旧部。这部分人包括支持刘焉、刘璋入蜀的以南阳、三辅人为主的东州人,以及后来投靠他们父子的人,我们不妨称之为“东州集团”。
第三,刘备亲信。这部分人包括诸葛亮、关羽、张飞、简雍、糜竺等,我们不妨称之为“荆州集团”。
这三股政治势力,是互相存在矛盾、彼此不相容的。具体来说是这样的,中平五年(公元188年),刘焉为避世难入蜀,成了益州牧。而益州本土人士,为了保据益州,躲避中原战乱的影响,不得不依附带有刘氏宗族身份的刘焉。因此,他们能够和谐共处。但这只是暂时的,刘焉毕竟是外来势力,他同益州本土人士的利益不一致,发生冲突的是迟早的事。初平二年(公元191年),刘焉诛杀州中豪强王咸、李权等数十人,以立威刑,犍为太守任岐和校尉贾龙起兵反叛,刘焉派东州兵和青羌兵镇压。
刘焉死后,追随他入蜀的太仓令巴西赵韪,拥护刘焉次子刘璋即位。与此同时,一些不服刘焉的益州人士则东走荆州,如甘宁投靠了荆州牧刘表,后来成为东吴大将。建安五年(公元200年),赵韪“因民怨谋叛,乃厚赂荆州请和,阴结州中大姓,与俱起兵,还击璋,蜀郡、广汉、犍为皆应韪”,东州集团殊死力战,才得以保全。
总而言之,刘备入蜀前,东州集团是新,是客;而益州集团是旧,是主。刘备入蜀后,原本是客,是新的东州集团,就变成了主和旧。最早有过这种说法的,是刘璋主簿黄权。
《三国志·黄权传》:
“左将军有骁名,今请到,欲以部曲遇之,则不满其心,欲以宾客礼待,则一国不容二君。若客有泰山之安,则主有累卵之危。可但闭境,以待河清。”
刘备战胜刘璋后,客和主、新和旧彼此交叉在一起。主客新旧的矛盾,变成了荆州和东州、益州两个集团的矛盾,原来东州集团和益州集团的矛盾,仍然存在。刘备建立的蜀汉政权,就是建立在这三重矛盾之上。也正因为如此,刘备占领益州后,才会对任命官员作出精心考虑。
《三国志·先主传》:
“先主复领益州牧,诸葛亮为股肱,法正为谋主,关羽、张飞、马超为爪牙,许靖、糜竺、简雍为宾友。及董和、黄权、李严等本璋之所授用也,吴壹、费观等又璋之婚亲也,彭羕又璋之所排摈也,刘巴者宿昔之所忌恨也,皆处之显任,尽其器能。有志之士,无不竞劝。”
宾友中,除了马超、法正、许靖外,其他都是新入蜀的刘备部属,也就是所谓“新人”。这些人在蜀汉中,居于统治者的地位。法正是引刘备入蜀的人之一(另外二人为张松、孟达),地位等同于刘备部属。许靖是法正向刘备举荐的人才,跟刘璋毫无关系。马超在蜀中本无势力,可以不论。董和、黄权、李严等人,则是“旧人”。刘备这样安排,是力求“新人”和“旧人”各尽其能,彼此无事。
其中董卓和李严二人,更是受到了刘备的重用。据《三国志·董和传》,“先主定蜀,征和为掌军中郎将,与军事诸葛亮并署左将军大司马府事”。董和作为“旧人”,被安排和“新人”诸葛亮并署军府,可见刘备对“旧人”的重视程度。董和也不负刘备的期待,他恪尽职守,诸葛亮谓之“参署七年,事有不至,至于十反,来相启告”。章武三年(公元233年),刘备病逝,其时董和已死,李严继承了董和的位置,成为“旧人”中的代表,和诸葛亮一起辅佐幼主。
第二,李严身份的特殊性。
据《三国志·李严传》,李严“少为郡职吏,以才干称”,他历仕刘表、刘璋、刘备。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刘备进攻绵竹,李严率军归降,被封为裨将军。成都平定后,李严升任犍为太守、兴业将军。等到刘备死前,李严被征拜尚书令,中都护,统内外军事,并受遗诏,同诸葛亮一起辅佐幼主。李严的职责,是非常重的,主要体现在以下二个方面。
①中都护,统内外军事,乃是武力权臣所居。
一般人都认为,刘备死后,诸葛亮就成了蜀汉的一把手,集军政大权于一身。其实这样的说法,是不准确的。蜀汉的军权,实际掌握在李严身上。李严的“中都护”,甚至要重于周瑜的“中护军”,近于魏晋的“都督中外诸军事”。我们都知道,孙策死后,也安排了两个顾命大臣,一文一武,即长吏张昭和中护军周瑜。刘备的安排跟孙策的安排极其相似,这说明在刘备心中,李严就是周瑜,或者说他希望李严能够成为周瑜。
②以都护屯江州,总览了蜀汉东部军政,跟成都分陕而治。
据《三国志·吕凯传》,益州大姓雍闿叛乱,李严以中都护名义,给雍闿送达六封书信,对他晓喻利害。再据《华阳国志·南中志》,益州从事常颀,也以中都护李严的名义,对雍闿晓喻利害。当时诸葛亮可是蜀汉丞相,总览政务,常颀不宣他的教令,而以李严之书晓喻。可想而知,李严的职责有多重了。
李严同受遗命后,跟诸葛亮的关系就变得微妙起来。一方面,李严要帮助诸葛亮,一起辅佐好幼主,匡扶汉室,还于旧都;另一方面,李严又留镇永安,负责蜀汉重镇的安危,不得入成都。显然,李严起不到辅佐幼主的作用,中都护,统内外军事,也成为一具空文。李严只好退而求其次,力图在江州扩大势力,以巩固分陕而治的态势。
《华阳国志·巴志》:
“更城大城,周回十六里,欲穿城后山,自汶江通水入巴州,使城为州,求以五郡置巴州。丞相诸葛亮不许。”
再据《华阳国志·后主志》,李严甚至想要和魏国的曹真、陈群、曹休、司马懿一样,开府治事。种种迹象表明,李严要想巴、蜀分陕而治的局面合法化,和诸葛亮平起平坐,分庭抗礼,诸葛亮当然不会允许。他们之间的矛盾,一触即发!
当然了,李严有实力、有能力跟诸葛亮相对抗。他也自视甚高,一惯就表现出和诸葛亮同列的态度。据《三国志·李严传》,李严曾上书孟达,说:“吾与孔明并受寄托,忧深则重,思得良伴。”这也就罢了,李严还曾劝说诸葛亮加九锡,晋爵魏王,动机何在,值得琢磨。诸葛亮则回复道:“若灭魏斩睿,帝还故居,与诸子并升,虽十命可受,况于九耶!”诸葛亮没有当即责骂李严,而是说出这番托词,可见他想忍让李严,不想跟他闹掰。但是这只能暂时缓解新人和旧人的矛盾,却不能从根本上消除矛盾。
首先发难的是廖立。
廖立,荆州人士,也就是所谓“新人”,他曾深受刘备信任,为位于李严之下,常怀怨愤,曾当众抱怨:“国家不任贤达而任俗吏。”其中的“俗吏”,当包含李严在内。诸葛亮则立马上书后主,说廖立妄自尊大,臧否群臣,诽谤先帝,侮辱众臣。于是,廖立被废徙汶山为庶民。
“旧人”也要爆发矛盾,其中的代表是来敏。
来敏,和刘璋有姻亲关系,在旧人中颇有话语权。早在刘备刚刚攻下成都时,来敏就出言不逊,以下犯上,只不过那时刘备以成都刚定,不宜杀戮,就暂时放了来敏一把。后主刘禅即位,封来敏为胡贲中郎将领宿卫兵。像来敏这样的人,诸葛亮当然不会坐视不管。诸葛亮曾当众说道:“来敏乱群,过于孔文举。”孔文举,指的是孔融,曾多次发表不孝的言论,最终为曹操所杀。诸葛亮北伐前,召来了来敏,封他为军祭酒、辅军将军,让他跟随自己出征北伐,并推荐董允接替来敏的职位。
第三,诸葛亮废黜李严的原因及其结果。
诸葛亮为什么要废掉李严呢?这个问题,史学界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李严被废完全是他咎由自取,怨不得诸葛亮。另一种观点则认为,诸葛亮故意打压李严。
比如余明侠先生认为,李严完全就是“奸诈自私、阴险残忍、不以国事为重的恶劣分子”。比如,建兴八年(公元230年),魏军有出兵三路进攻汉中的态势。诸葛亮就让李严率领二万余人奔赴汉中,并让李严之子李丰为江州都督,典严后事,李严却“穷难纵横,无有来意”。再比如,建兴九年(公元231年),诸葛亮兵出祁山,令李严催办粮运。李严的运气很不好,正逢天下大雨,粮草不能及时运达。李严就让人给诸葛亮传信,让他退军。可是等到诸葛亮退军汉中后,李严却大惊小怪地说:“军粮饶足,何以便归。”用陈寿的话说,李严是想“解己不办之责,显亮不进之愆也”。随后,李严又上书后主,说:“军伪退,欲以诱贼与战”。诸葛亮没有办法,只好出具李严前后的书信。李严理屈词穷,只能坦白交代,甘愿受罚。于是,李严被废为平民,迁徙梓潼郡。
不过此事可疑,田余庆先生论述道:
“李严的行动过于乖谬,不符常理,丝毫不像一个素来‘以才干称’、‘有能名’、被誉为‘部分如流,趋舍罔滞’,在蜀国地居分陕的人所为,颇疑其间另有文章。
就算如此,李严的一系列行为也值得怀疑。比如他“求以五郡为巴州刺史”、“劝亮宜受九锡,进爵称王”。后一种行为,有两种理解。第一种是,李严想要晋升,只好先鼓动诸葛亮晋升。第二种是,李严想陷诸葛亮于不义。不管作哪一种理解,李严都是不怀好意。
此外,李严身上有众多问题。第一,他难以共事。当时民间有句谚语,“难可狎,李鳞甲”,意思是李严身上有鳞甲,碰不得。这句话,《太平御览·江表传》和《三国志·陈震传》都有记载,想必是真。第二,他喜欢挑拨离间。据《通鉴》胡三省注:“谓苏秦、张仪捭阖其说以反复诸侯之间,今李平复为之”(李严于建兴八年,即公元230年,改名李平)。这句话可以和《三国志·诸葛亮传》注引诸葛亮《正议》的“二三子多逞苏、张诡靡”相印证,可以采信。李严所行“苏、张之事”,当指他喜欢挑拨新人和旧人的矛盾。
尹韵公先生却认为,李严是在“光明正大、理直气壮地”争取自己的合法权益,比如他劝诸葛亮加九锡,晋升魏王,在尹韵公先生看来,就是诚心想让诸葛亮难堪。结果,也如李严所料,诸葛亮大为恐慌,不得不立即表明心迹。此外,尹韵公先生认为,诸葛亮是一个权力欲望极盛的人,他排除异己,容不得李严染指最高权力。
第四,依法治蜀,是诸葛亮缓和蜀汉集团内部矛盾的核心。
诸葛亮依法治蜀,历来受到了众多历史学家的一直推崇。比如陈寿在《三国志·诸葛亮传》中说道:
“教严明,赏罚必信,无恶不惩,无善不显,至于吏不容奸,人怀自厉,道不拾遗,强不侵弱,风化肃然也。”
再如《三国志·张裔传》称诸葛亮:“赏不遗远,罚不阿近,爵不可以无功取,刑不可以贵势免”
那么,诸葛亮为什么要依法治蜀呢?
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二个原因。
第一,诸葛亮想治理好蜀汉,让蜀汉臣民有一个可以共同遵循的法律。
刘璋治理下的益州,秩序混乱,东州集团残害益州人民,政令多有废弃,益州人民颇有怨言。
据《刘焉传》注引《英雄记》:
“璋性宽柔,无威略,东州人侵暴旧民,璋不能禁,政令多阙,益州颇怨。”
刘备夺取益州后,法正谏诸葛亮,希望能够宽刑法度,以慰民心。诸葛亮却认为刘璋治理下的益州,法度不严,导致君臣之道,逐渐废弃,积弊甚多。所以现在需要威之以法,使得“法行则知恩,限之以爵,爵加则知荣;荣恩并济,上下有节”。
第二,也是最重要的,诸葛亮想缓解蜀汉集团内部之间的矛盾。
如前所述,刘备建立的蜀汉政权,处于三种矛盾的重重压力下。刘备集团要想在益州站稳脚跟,必须要得到益州人士的支持。但是刘备又不能完全信任益州人士,所以他用人的策略是稳固新人地位,协调好新旧关系。最典型的体现,就是刘备逝世前,“托孤于丞相亮,尚书令李严为副”。
诸葛亮执政后,继承了刘备的遗志,他要想缓解解决蜀汉集团内部的矛盾,必须得依法治蜀。只有这样,“新人”和“旧人”才有可能和谐共处。所以我们会发现,诸葛亮惩处官员,一定是新旧兼顾,如废廖立,斩马谡(新人的代表),徙来敏,废李严(旧人的代表),就遵循了这样的道理。李严的被废,更是意味着诸葛亮依法治蜀的终结。
结语
诸葛亮废黜李严,是蜀汉历史上发生的三件大事之一。从这件事情可见看出,蜀汉集团内部矛盾之多,也可以窥探刘备建国道路之不顺,诸葛亮治理蜀汉之艰难。这为我们更好地理解诸葛亮依法治蜀,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参考资料
陈寿:《三国志》
裴松之:《裴松之注三国志》
田余庆:《秦汉魏晋史探微》
易中天:《品三国》
余明侠:《诸葛亮传》
尹韵公:《李严之废》
文:元哥说历史
图:来源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