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州汝城:神农作耒耜发源地
[摘要]中国人关于家乡、故里的记忆大都与村庄有关。在汝城县城南有个叫城头的自然村,因坐落在耒山脚下,又名城头寨。
原标题:神农作耒耜发源地——城头寨
中国人关于家乡、故里的记忆大都与村庄有关。在汝城县城南有个叫城头的自然村,因坐落在耒山脚下,又名城头寨。山因水而峻,水因山而清,村前门口静静流淌的耒水给城头增添了几分神秘感,这里流传着神农作耒耜的美丽传说。
城头,南北朝时期陈永定初邓平直卢阳旧治,因其地建城之高瓶,故名城头。据《康熙衡州志》记载:“邓平直,永定初欧阳頠刺衡州,知其贤,辟为卢阳令。”村口矗立一座古香古色的朝门,左右对联为“耒水源清碧流江汉,天马盘踞将锁乾坤”,横匾为“卢阳世家”。一幅千年流传下来的古对联,仿佛把人们的思绪带到远古蛮荒时代,释清了城头的人文历史、地理环境。村前耒水河畔九曲迂回,村口小河、小溪清澈见底,穿门而过,终在村口右侧,与耒水合一,直奔天马山脚下向西流去。据《徐霞客游记》载:“耒水出桂阳县南五里耒山下。”郦道元《水经注》载:“耒水发源于汝城县东边的乌龙白骑山。”《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载:“耒水,出湖南汝城县南耒山。”《万历郴州志》载:“耒水在桂阳县南,发源耒山,西流会资兴水,又北会郴水,注于湘,旧名龙潭,汉志谓之耒水。”
耒水两岸,古木参天,河水清澈,深不见底,河中鱼儿成群。岸上良田百亩,处处生机盎然,引来无数鸟儿叽叽喳喳,随风歌舞,构成一幅绝美的古典田园风光画。村址左右两侧被大山所抱,左山名太平寨,形若左肱,右山天马山岩石成林,形如右臂,也称城头寨。《万历郴州志》载:“耒山在县南、四面孤绝……旧志云:在县南,汝城乡,高二百步,周百一十丈,盗贼窃发,土人作寨以避,俗号为石头岩,即今县南城头寨也。”《同治桂阳县志》载:“耒山,在县南五里,即城头寨,绝岸峭壁,高二百步,周边一百二十丈;寰宇记:耒山在郴州义昌县,考县址与城头寨邻,其南来水流山寨脚、即耒水也,山下水深莫测,山形首耸,身扁而平,俨一耒耜,又名天马山,汉书地理志桂阳郡郴县耒山耒水所出。”岁月如歌,时光如逝,不管历史如何变迁,耒山即现在的天马山,脚下的河流即耒水,这点是永远不会改变的。
天马山顶峰森林茂盛,地形险峻,据《同治桂阳县志》中朱宦写的《天马山赋》:“龙珠迹胜频兆,嘉祥松流韵竹,含芳龙蟠虎踞,狮舞凤翔十景……”写的就是天马山的险峻山势。旧时顶峰建有寺庙,名“神农庙”,住有仙姑、道士,庙宇周边被几十棵参天大树所抱,古树成荫,山景幽美,给人神秘的感觉,仿佛处在天境,虚无缥缈。为方便香客,天马山脚下设有城头寨亭,《同治桂阳志》记载:“城头亭位于县南五里许,耒山脚下。”每逢六月初六周边三省九县的善男信女慕名争先朝拜,香火络绎不绝,是汝城旧时闻名的朝拜圣地。解放后,寺庙、庵堂被毁,现仍留有遗址。山背后面的山垅,有一山泉从垅中汩汩而出,甘甜清爽,旧时,庙宇中的尼姑、道士、信徒生活用水全靠此泉,当地人一直把这泉眼叫“天马仙”泉眼,这也是古代所说的耒水之源。
村前有一小道绕村而过,相传天马山脚有石横锁南乡水口,被好行善的邓氏子孙凿岩石修建此小道,是旧时汝城的主要官道,成为南乡百姓通往县城的必经之路,过往商客如云,热闹非凡,一直使用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因交通方便,地理位置特殊,唐朝改卢阳为义昌县后,城址设在耒山脚下,即城头寨。《同治桂阳县志》载:“义昌县故城,唐置在今县南五里,近城头寨,唐贞观改义昌。”据父辈们讲:小时在田间务农时,还能经常捡到一些陶瓷、古钱等古物。望着田间至今遗留下来的古城墙遗迹,仿佛穿越时光的荒野,唤醒远古的岁月,向人们诉说着当年一个个动人的故事,只是故事中的主人翁早已销声匿迹罢了。
天马山远看像龙头,近看像一耒耜。脚下有良田三百余亩,相传神农炎帝初期曾在耒河打渔上耒山狩猎,因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气候宜人,受天马山形状的启发,遂在此创作耒耜,开创原始农耕文明,城头寨成为华夏农耕文化的发源地,故又名神农寨。《衡湘稽古》载:“赤制作耒耜于耒山,易系辞曰:神农斫木为耜,楺木为耒,耒耨之制,以教天下,当时田器,帝创其式,命匠作之,颁赐万国。衡湘传闻曰:帝之匠赤制氏,作耒耜于郴州之耒山。明一统志曰:耒水出郴州之耒山是也,水西北流经耒县……”神农作耒耜的故事,在城头寨世代相传,在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到处呈现神农的文化遗风,至今城头寨子孙后代一直保留使用耕牛、锄头、镰刮、耙子种田的习惯。相传旧时每逢春亥日时,天马山脚下必举行一次盛大的“舞春牛”祭祀大典,祈求神农护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神农庙则鼓乐阵阵,香烟袅袅,祈祷声声,香火旺盛,朝拜香客络绎不绝。晚上村民们又举办“香火龙”祭祀活动,以天马山为原型,扎出具有城头寨特色的“香火龙”又名“扁龙”,成为汝城众多香火龙形状中的“一绝”,以此纪念神农炎帝,祈求丰收保平安。《同治桂阳县志》和《民国汝城县志》中记载的《先农坛》、《迎春礼》典祀说的就是祭祀神农的活动,到清朝末期,汝城都还保留由县令率众官祭祀神农迎春接福的惯例。
卢阳令邓平直三子德甫公子孙一直在此衍生住居。世代子孙严守宗规家训,和睦相处,秉承着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传统美德。至今村子中央还保留一座古老的祠堂——南阳堂,错落有致,古朴庄严,是村人们议事、劝善止恶、办理红白喜事的场所。祠堂上方悬挂“耒水长流”横匾,大门两边写有对联:“天马盘踞地灵人杰,耒水润泽物阜民丰。”这幅世代相传的古对联,正是城头寨的最好写照,蕴涵着中国古时天地合一的宇宙观,人与自然融合一体的风水观。
滚滚耒水向西流,哺育了成千上万的众生,也似是在向人们娓娓诉说神农作耒耜的美丽故事。
(郴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