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寒咳嗽中医治疗案例一则
背部发凉,一般根据中医理论,多考虑是外感风寒之邪或者是阳虚引起的临床表现。如果伴随有恶寒重,发热轻、鼻塞、流鼻涕、打喷嚏,浑身酸痛的情况,考虑是外感风寒,可以适当的口服风寒感冒颗粒,或者是适当的喝一些红糖生姜水进行发汗,对这种情况也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如果伴随有手心脚心发凉,腰膝酸软,尿频,小便不利等症状,考虑是肾阳不足,可以适当的口服金匮肾气丸、右归丸等。
背寒咳嗽中医治疗案例一则
患者女性,56岁,
首诊(2016-3-16):
主诉:咳嗽2周。
患者2周前感受风寒出现咳嗽,且去台湾游玩劳累,咳嗽不愈。现卧则咳,夜不能寐。昨日返回北京,咳甚并左胁疼痛。
患者平素畏寒,背部冰冷。不能进食生冷,大便溏,着衣比常人厚。
查体:面色较淡,舌质淡暗,脉沉弦紧,有溢脉。
辨证:肾虚感受风寒,太阳少阴表里同病
治则:温肾祛寒,透达太少,兼清郁热
方剂:麻黄附子细辛汤、麻杏石甘汤、柴胡桂枝汤:
桂枝10 白芍15 炙甘草10 柴胡15 清半夏12 黄芩6 党参12 旋复花10 瓦楞子30 白术25 茯苓20 当归15 制附子25(先煎) 砂仁10 炙麻黄10 细辛10 紫苑15 川楝子10 生石膏15 杏仁10。五付
二诊(2016-3-22)
咳嗽明显好转,且背部寒冷明显减轻,睡眠较好。
尚咽部不适,左胁微痛,纳食不香。服药后有热感,晨醒使感身热汗出。
查体:舌淡红苔薄白,脉沉弦。
考虑少阴寒邪已减,与和解少阳微透太阳,柴胡桂枝汤加减。
分析:患者素有脊背寒凉,于丙申年一之气感受风寒咳嗽,脉象沉紧,考虑少阴肾阳亏虚,寒邪乘水运来犯,郁闭太阳经,以致热郁于少阳阳明。故此予麻黄附子细辛汤祛少阴寒邪,小柴胡和解少阳、桂枝汤透达太阳,石膏黄芩清胆肺郁热,所以能标本兼治。首诊本欲开3剂,但患者执意,勉开5剂。心中不免忐忑,于服药三日时短信问候,答曰:已经大好。
另:药方中药性剧烈,无中医专业知识者,本病案不宜模仿。
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内科秦绍林于丙申年二月十四。
自学中医治好了长达二十年的背心寒
中医养生36317142打开APP
从高三开始就背心冷,白天要好些,晚上睡觉躺下去冷得睡不着。冬天感觉更明显,身上也冷,穿再多衣服都没有用。夏天还不容易出汗,一晒太阳就容易头昏,中暑。喉咙经常有烟熏感觉,火重,经常喝菊花茶要感觉好些。去华西附属医院检查过,都正常。看了很多中医,大部分都认为是肾阳虚,但服用治疗肾阳虚中药后,很快就腹胀腹泻,不敢继续服用。
差不多过了二十年左右,通过自己学习中医知识,在网上搜集相关的资料和案例,在通过半年多不断的尝试和改进药方后,终于大部分治好多年的痼疾。虽然不是百分之百的全部治好,但是也算是好了百分之八十。希望以后能彻底治愈,也希望给有同样病患的人可以借鉴,当然也希望有相关治疗经验的人给我一些意见。
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说,“夫心下有留饮,其人背寒冷如掌大”。可以用苓桂术甘汤治疗。我先用茯苓 桂枝 白术 甘草 独活,背寒感觉要好些,但是上火明显。
后来,网上看到朱曾柏的文章,他采用的方药为:薤白 桂枝 杏仁 橘红 郁金 浙贝母 半夏 莱菔子 旋覆花 威灵仙 炙甘草 。按方服药后,效果明显背上不冷了,但是胃部发冷。
最后总结了两个方子的优缺点,自己确定了一个药方:茯苓 桂枝 白术甘草 独活 威灵仙。效果就比较理想了,背心不冷了,天热也出汗,不中暑了。喉咙也没有烟熏感觉了,长期的上火现象也没有了。唯一的缺陷就是睡觉时,身体还是感觉还是有点冷。
基本内容
【概念】
背冷,指背部自觉冷凉感而言。本症 《伤寒论》 称 “背恶寒” 。《金匮要略》 名 “背寒冷” 。《河间六书·强痛恶
寒》 篇称 “背怯qie冷” 。
【鉴别】
常见征候
风寒束表背冷:背恶寒,发热,头身痛,苔薄白,脉浮紧。
阴盛阳虚背冷:背冷喜暖,口淡不渴,面色苍白,手足逆冷,小便清长,大便稀溏,舌质淡苔白而滑润,脉沉
迟。
痰饮内伏背冷:背恶寒,冷如冰,咳嗽或喘,痰多稀薄色白,头目眩晕,不欲饮水或喜热饮而不多,腹胀纳少,
全身倦怠dai乏力,或四肢浮肿,舌苔白薄,脉沉滑。
鉴别分析
风寒束表背冷与阴盛阳虚北冷:皆jie因寒致病,其不同点,一为表征,一为表里,一为里证,一为外寒,一为
内寒。风寒束表背冷,多因外感初期,风寒侵qin袭肌表 ,寒邪外束 ,则见呗恶寒,发热,头痛等症。而阴盛阳
虚背冷,多因素体虚弱,,阳气衰微,寒从内生,故见背冷,肢厥jue ,脉沉迟等阴寒之象。临床辨证要点:风寒
侵qin袭背冷,背恶寒,必兼有表证,如发热,头身痛,脉浮等。而阴盛阳虚背冷,背冷喜暖,得热痛减,必见有
阴盛阳虚之证,如四肢厥jue冷,小便清长,大便糖稀,苔白滑腻等。其治疗,风寒束表背冷,以解表祛风散寒为
主。阴盛阳虚背冷,宜温经助阳,祛寒化湿为主法。
痰饮内伏背冷与阴盛阳虚背冷:二者皆因阳虚,均为里证。一是痰饮为患,一为寒邪致病。痰饮内伏背冷,
多发于久病体弱,年老气衰之人。脾肾阳虚不足,脾阳一虚,健运失司,而水湿停留,凝聚成饮,痰饮留积之
处,阳气被阻遏e不能展布,心之俞shu yu在背心,痰饮而阳气不达,则见背心一片冷痛。其临床特点为恶寒冷如
冰。《金匮要略》曰:“夫心下有留饮,其人背寒如掌大。”可兼有脾肾阳虚证状。有脾阳虚者其治疗以健脾除背冷一症,表证里证均可出现,以其部位而言,五脏六腑之俞穴皆在背,而脏腑之气血都注入俞穴,背有为
诸阳经所在,故不论经络脏腑皆与背相通,其背冷多与外感风寒和脏腑阳气衰微有关系,治疗要审病求因,辨证
分析方能收到好的疗效。
【文献别录】
《丹溪心法·痰》:“背心一片常为冰冷,。。。。。。皆痰饮所致。善治痰者,不治痰而治气,气顺则一身之津
液亦yi随气而顺矣yi”。 以上内容来自中医症状鉴别 诊断学。小学文化,如有错字请多谅解,
背冷 内科病症名。又称背恶寒,指背部有寒冷的感觉。
出《伤寒论 辨少阴病脉证并治》;“少阴病,得之一二日,口中和,其背恶寒者,当灸之,附子汤主之。”
《张氏医通 》;“背为阳位,背上恶寒,阳受病而阴邪上逆也。”
“其病有七。一者暴中阴寒,四肢阙冷而背恶寒,脉必沉细。”
“二者素禀阳衰,而背上常微畏寒,脉来微弱”
“三者热邪内伏,烦渴引饮而背恶寒,脉多沉滑,或伏匿,此火郁于内也,热病初发多此。”
“四者中暑暍热,亦多有背恶寒,人参白虎,清暑益气,按证清解之。”
“五者湿痰内郁,肢体疼重,而痞闷头汗,其人必肥盛,其脉或缓滑、或涩滞。”
“六者淤血内滞,而头汗目黄,小便清利,大便溏黑,小腹偏左、或胁中脘有疼处,脉必关尺弦紧,或带乳状。”
“七者无故脉数,而背恶寒,疼重寒热者,为发痈疽之兆,膏梁多此,不可疑似而迟延,难疗也。”
《丹溪心法 痰》:"背心一片常为冰冷,皆痰饮所致。"
善治痰者,不治痰而治气,气顺则一身之津液亦随气而顺矣。
皆为诸阳经所在,五脏六腑之俞穴皆在背,而脏腑之气血都注入俞穴,不论经络脏腑皆与背相通,故背冷与外感风寒,脏腑阳气衰微、阳寒内感、痰饮内伏均有关。
临床上外感表证初期,见背恶寒,发热、头痛、脉浮等,治宜解表散邪。
若因阳气不足,阴寒里盛,见背部恶寒而肢冷,脉沉细等,治宜温阳救逆。
因寒痰内伏,见背心一片冰冷,宜化痰逐饮为主。
因热邪内伏,烦渴引饮而背恶寒,脉沉伏等,治宜行气清里。
因劳累过度,阳气内扰,见背恶寒,时作时止,治宜益气升阳为主。
下面介绍一首治疗背冷的中医验方
桂枝10克,茯苓20克,干姜10克,黄芪25克,白芥子10克。
水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