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长城||墙子路大黄岩囗的墙台初探(更正更新)

2021年8月29日,黄岩口。

大黄岩口,《四镇三关志》作大黄崖关,归属墙子路墙子岭下。“永乐年建,正关通单骑,冲;余通步,缓。”

正关形势如下图所示,

 

其所通川谷名大黄岩河,在大黄岩口关口处拦截河水成一水库。

 

 

这一带的明长城,以少量墙体与数座孤台构成,借助东侧险峻的悬崖峭壁,其防御思路、其敌台布设均有特色。

 

(一)这一带墙体与墩台的分布

如下图所示,本次走访了大黄岩附近、密云5、6、7、8号烽火台,获知了黄岩口南侧一座未编号墩台。

1、长城防线的走势

长城遗产网标的长城主体走势,是沿险峻的山脊,借助山险;而考古报告则按敌台的连线作为长城主线的走势。因而,遗产网将这些敌台置于了长城主线以内,将其分类为烽火台。而考古报告将其作为主要的防御设施,分类为敌台。

  

2、墙体的分布

这一带的墙体,集中分布在大黄岩口附近,一是瓮城与水关的墙体,二是大黄岩口村东连接密云89、90号敌台,并继续向东南延伸至崖壁的墙体;另外,密云90号敌台正冲着的大黄岩河北岸山崖边,有一道残墙,或为考古报告所载“挡马墙”。

 

(二)大黄岩口附近

大黄岩口附近,长城遗产网标了密云89、90、91三座敌台,一座大黄岩口水关(密云7号水关),一座瓮城(密云5号城堡),一座大黄岩口城堡(密云6号城堡),另有一座长城遗产网与《明蓟镇长城考古报告》均未记录的墩台。

1、连接密云89-90号敌台的墙体

在大黄岩口村寻路上山,至山脊,见到砖石墙体。

 

这段墙体长约430米,向东南方向随地势上升。

 

接近山崖处,有一段保存较好的砖墙。

墙体止于上方崖壁之下。

 

 

站在墙体顶端往下看,可以看到砖墙是外侧垛墙,墙体属于单边墙,内侧并无女墙。

 

沿墙体下行。墙顶残存的,仍有一层砖。

 

有一块质量较差的砖,已经风化成泥了。

 

站在墙顶,可以远眺外侧兴隆县的村庄。这条沟谷,很是宽阔,可能是现代修筑公路的原因,道路拓宽,可以称得上是极冲。或许古时原始的地貌并没有这么紧要。

 

2、密云89号敌台:实为一座烽火台

密云89号敌台,是一座经修复的敌台,未修复的敌台被称为“死楼子”。

只所以称为死楼子,是该敌台没有箭窗(按萧艾老师的推测,应为一座实心台)。此台远离河谷,下方是悬崖峭壁,既不可能有敌虏攻击,也不可能对进攻的敌虏进行打击,应是只起瞭望传烽作用,虽在墙体之上,实无敌台的功能。

 

在89号敌台之侧,远眺边墙内侧的大黄岩河沟谷。

有一种感觉,这种地形,类似冯家峪,很可能要构筑多道防线。

 

在密云89号敌台之侧远眺边墙外侧的大黄岩河沟谷。

 

 

远眺扼守大黄岩口关口的密云90号敌台。

 

3、89号敌台北侧的便门

89号敌台北侧,有一座登城便门。

 

4、遗产网与考古报告未记录的类马面

89号敌台北侧,墙体在随地势上升处,向外跨出,似为一台。

过了这处高点,墙体随地势下行,这处高点与下方的墙体保持一条直线,与墙体构成一体。

因此,从南侧看,此处类似一处马面,而从北侧看,并无跨出的台体。长城遗产网与考古报告均未将其标注为台。且称其为类马面吧。

 

5、遗产网与考古报告未记录的内跨附墙台

下方不远,有一处向内跨出的台体,遗产网与考古报告同样未作记录。

但平谷黄松峪附近,向内跨出的台,作为其他设施做了记录。

之所以未作记录,可能是在修复前,坍塌的碎砖石堆满墙体之下,遮掩了墙体的真实状况,在修复时,墙基被清理出来,才还原了真实面貌。前述未记录的类马面,应是类似的情况导致。

且将其命名为未记录内跨附墙台。

 

6、密云90号敌台

这座台,斜冲着墙体。这也是一座经修复的敌台。

 

下方正俯视河谷,前方来敌,可一览无余,布设火炮礌石,可以对攻至关前的敌虏予以痛快淋漓的打击。

面向关口一侧,由于植被茂密,视线不佳。后来绕过敌台,向关口方向俯视,灌木丛生,难以走通。不知当年这座敌台的防卫形势,是否能够更优越一些?

 

7、挡马墙可能并非挡马墙

关口外侧的山崖下,有一道隐约可见,似断似续的碎石垄。

 

这道墙体,明显位于关口之外,是否又一道防线?

后来查考古报告,记录有挡马墙一道,距关口外侧170米。是否即为这道墙体?

但,挡马墙一般距主体墙体十数米至多数十米,以防虏贼近前,并可以进行狙杀。距离主体防线如此之远,超越了火器打击的范围,就起不到挡马的作用了。因此,很有可能,这是主体防线之外的又一道关口。

 

8、大黄岩口水关 

从墙上下来,去寻找大黄岩口水关。

 

前述拦水坝处,正是水关位置。

河谷东侧岸边,还残存一道墙体,是为水关墙体。但此处正当河谷,每年洪水来时,水势汹涌,破坏力不小,经数百年沧桑,能保存如此之好,似不可能。结合上方修复的敌台与墙体,这段水关墙,或许也是修复的结果。

(下图由孙悟空老师提供,谨致感谢!)

 

9、黄岩口瓮城

隔公路与水关墙体相接的,又有一段墙体。根据文保碑,为黄岩口瓮城。 

 

沿墙体上行不远,有一座大石条基础的台子,当为长城遗产网的密云91号敌台,对应考古报告的墙子路台82号。

按考古报告,此台只是东立面保存较好,其他几面台体保存较差。

 

堡墙外墙为砖墙。根据考古报告的描述,这是一座内三角的小堡,内侧墙体为毛石所筑,顶部被开垦为农田,墙体只保留下来很少一段。实地观察,难以找到内墙体所在,只好作罢。

 

墙体尽头,与山崖相接处,墙体向外跨出,也是类马面形式,但遗产网与考古报告均未描述。

山崖之上,不知是否可以通行至90号敌台,考古报告并未提及山险,只说无墙,或者其实是可以攀爬的?

 

10、未观察到的墙子路台81号

墙体中部,根据考古报告的记录,还有一座墙子路台81号,为内跨式敌台。长城遗产网未记录此台,因而现场没有留意,并且墙顶农作物茂密,不知情的话,也不易发现。

 

11、未观察到的黄岩口城堡

遗产网还标识了一处密云6号城堡,即黄岩口城堡,当位于黄岩口村内,黄岩口河西的山坡下。因不知情,这座城堡也没有前往观察。

 

12、消失的杨家堡戍所

《密云县志》载:大黄岩口,县东北一百五十里,在小黄岩口东北,外委戍之(今裁)。其西五里有杨家堡千总(今裁)。

如今,大黄岩口村与杨家堡村仍在,这两处裁撤的关口与千总,是否对应黄岩口瓮城与黄岩口城堡?考虑黄岩口城堡距黄岩口村较近,可能只是黄岩口堡,裁撤的杨家堡千总所,可能另有所在,遗产网与考古报告均没有记录,或许已经没有痕迹了。

 

13、大黄岩口南未编号的墩台

大黄岩口村南,大黄岩河东侧,大致与大黄岩河谷并行,有一条支谷。

 

下图为从峡谷中回望大黄岩口东侧的敌台。

 

这条沟谷,向南延伸很远,有一个山口可通长城之外。

仍如之前的图所示:

 

沟谷中,一座地势高耸的山头上,位于大黄岩河谷与东侧支谷的交叉路口上方,有一座坍塌成石堆的墩台,雄踞于山巅,视野开阔,既可远眺北侧大黄岩口,又可监控东侧沟谷中自南而来的虏敌。这座墩台,长城遗产网与考古报告未记录,为未编号墩台。

由于登顶需要经过一处断崖,我担心返程时不安全,放弃了上行。后来据说返程有其他路径,错失此次良机。

不过,此行获得了“青鸟”提供的航拍照片,可以一览胜景。在此谨致感谢!

 

这条沟谷,东侧是连绵高耸无法逾越的绝壁断崖,只有经过山口才可能进犯。因此,这一带只设孤台,没有沿山险修建墙体。

而未编号墩台之下,是一条通途,按现有状况,亦可以通单骑。

 

不过,根据这座台所处的位置,应当属于烽火台功能,不具备防御与打击敌虏的作用。

这条大黄岩口附近的通单骑的通道,紧要程度仅次于大黄岩口,不应当仅仅设置一座烽火台,如有敌虏进犯,如何防御?当有其他设施。

沿峡谷前行,如果设置防御工事,有两个点可能会设置隘口墙。

一是未编号墩台下方的山口。位置合理,崖下的石条,虽可能与隘口墙无关,但有疑点。

 

二是沿峡谷继续南行,又一处山口通道狭窄,向东侧山崖延伸处,似为残存石墙。由于山林茂密,不能确认。

 

不过,如果这条沟谷中布置隘口工事,当不会深入沟谷过深,明代防御思路,以守内口为主,这样给养兵器供应方便,可以大幅度降低防御成本。

 

大黄岩河的河水。

(三)密云8号烽火台

密云8号烽火台在杨家堡行政村,石头洼村南。

台体坍塌严重,只余碎石一堆。台下有残砖,已无条石基础,推测很可能是砖质敌台。

 

仍借用“青鸟”照片一张,展现此台的整体状况。

  

附近山高峰险,虽内侧距大黄岩河河谷不是太远,但由于此段河谷宽阔,并不能防守大黄岩河河谷,还应是防御附近的高山垭口,谨防有少量单兵敌虏由高山垭口处徒步偷袭。而作为一座没有墙体支持的孤台,此台更多地起到传递信号之用。

 

附近的宽阔的大黄岩河河谷段,显然无法靠此台防守。

 

(四)密云7号烽火台

密云7号烽火台在8号烽火台西南。也属杨家堡村。

 

墙体坍塌严重,现场遗留大量残砖,可以断定是一座砖台,很大可能性是一座空心台。

由于位置较高,外侧峰林险峻,附近山岭基本难以逾越,因此此台只是按一定间距布设信号与防御体系的组成元素,实战功能较差,仍应是以传递信号为主。

 

(五)密云5、6号烽火台

1、密云6号烽火台

台体东立面

 

此台有登台梯道。台体内部有空间,可贮存兵器火药;台顶有瓦片,应为铺房结构,可为士兵遮风挡风,虽已无上层结构,却已经具备空心敌台的雏形。

 

2、6号烽火台与对面的5号烽火台夹葡萄峪而峙

在6号烽火台之侧,可以望见沟谷对面的5号烽火台。两座台夹葡萄峪而峙,应是具备防守葡萄峪的功能。但由于外侧山高崖险,进犯的可能性不大,虽在此处设台,只是保持防线的连续性,实战作用不大,仍以传递信号为主。

 

 

3、密云5号烽火台

这座台与6号台类似,南侧有门,有登台梯道,有内部空间,也属于早期空心敌台的雏形。

 

有关早期空心敌台的雏形,参见《北京地区早期空心敌台的例证》一文。

 

(六)一点疑问

密云5、6、7号烽火台所在的山脊,似都与更远处的山脉主线相连,为主山脉的支岭。沿这些山岭继续向上,似乎还有道路,最明显的是密云6号烽火台向上。继续向上,是否还有可能布设瞭望点,可烽火台呢?

或者说,在那道天然屏障的峰林之巅,还有长城防御设施吗?

——宁夏贺兰山西长城外,山巅之上,是有烽火台成线状分布的。在蓟镇,也会如此吗?

小结:

1、大黄岩口附近的防御形势,由于山高路险,多以险据守,并不修边墙,多为孤台。

2、大黄岩口一带的防线,按实际的戍守,当是各座敌台(遗产网所标识的烽火台)的连线;按山川地形,也可以将险峻的山险作为天然的防线。

3、大黄岩口内侧的所谓“烽火台”,部分具备敌台的功能。

4、大黄岩口处,可能存在多道防线,考古报告所记载的“挡马墙”,或为二道关。

5、杨家堡村,上可能存在一家已消失的杨家堡城堡。

6、密云5、6号烽火台虽为石台,但内部有空间,登台有门、有梯道,具备空心敌台的雏形,是实心敌台向空心敌台演变的过渡形式。

7、长城孤台之外的主山脊上,是否还有防御或瞭望设施?此是一点疑问。

 

附:《明蓟镇长城考古报告》与长城遗产网的信息对比:

对比长城遗产网与考古报告,结合实地观察的结果,发现有以下差异:

1、考古报告有记载而遗产网未标的信息:挡马墙,瓮城中部内跨敌台(考古报告编号为墙子路81号台);

2、遗产网有记载,而考古报告未考察的信息:黄岩口瓮城

3、现场观察到的而遗产网与考古报告均未记录的信息:瓮城接山崖处的类马面,89、90号敌台之间的类马面、内跨附墙台,黄岩口村南墩台(疑为鲇鱼石墩)。

 

2021-8-29,9月6日补记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