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庐山面目的真面目第509篇原创内容,2020年第18篇。
本篇的主题是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
这是刚刚故去的管理学大师克里斯坦森所著的一本书的名字。也许有的朋友从未听说过,那就先简要介绍下克里斯坦森教授。
克莱顿·克里斯坦森,美国哈佛商学院教授,惊世巨著《创新者的窘境》作者,荣获2011年“当代50名深具影响力的商业思想家”第1名。2020年1月24日(北京时间)离世,享年67岁。
《创新者的窘境》在美国企业圈、创业圈有多大影响力?
苹果公司创始人乔布斯的传记中,只提到过一本书,就是《创新者的窘境》,而且提到两次。
亚马逊公司创始人杰夫·贝索斯和乔布斯一样,是《创新者的窘境》这本书所提出理论的信奉者和实践者。
英特尔创始人安迪·格鲁夫,《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的作者,曾经因为《创新者的窘境》这本书,打电话要求克里斯坦森为英特尔讲战略创新。
《创新者的窘境》这本书在国内同样有非常大的影响力。混沌大学善友教授对这本书的理论非常看重和认同,几乎每年都会引用和重新讲述。我读过两遍这本书,有过很深入的收获。
可以说克里斯坦森是在世界范围内对创业和创新有巨大影响力和推动力的人。
本文的主题是克里斯坦森教授的另外一本书《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
冥冥之中的意外,我下单这本书的时间,居然是教授去世的当天。第二天一早在新闻里看到教授去世的消息,我惊呆和愣住了。虽然每天发生的无数事件中总会有低概率出现的巧合事件,但这样的巧合还是让我惊心动魄。
2010年,克里斯坦森罹患淋巴癌。与病魔抗争的过程,使得他开始思考自己的人生。后来,他在哈佛商学院引入了如何衡量人生的课程。
这本书源于他的课程。
说实话,这本书在我看来,以我读书的标准衡量,算不上非常精彩。因为没有对于人生的大彻大悟,也没有太多直击心灵的段落。说句对大师不敬的话,我觉得内容稍稍显得有些配不上这么醒目的标题。之所以我会有这样的感觉,也许是因为我阅读过很多关于人生关于身心灵成长的书。全书文字风格是如此的理性,看起来更像是一篇关于人生的商业分析报告。
但这是一本管理大师,在遭遇绝症后对人生的思考,无论如何还是值得一读的。特别是在大师离世之后,这样的阅读就显得更加有意义。
我本不该这么说,但这是世间的真相。无数杰出的人在生前被严重低估,获得更大的关注始于去世的消息。连若干年前香港乐队BEYOND都是如此,主唱意外离世使得乐队被更多人熟知。
我把全书精华的内容总结成了五个部分。
哈佛大学的毕业生每五年举行一次返校,我们国内同样有类似的活动。他的同学中有的成了著名咨询公司和金融公司的CEO,有的正在朝世界500强企业高层迈进,有的已经成为成功的企业家。但,他们中有很多人并不喜欢自己目前所从事的职业,还有一部分同学经历了婚姻的不幸。这些同学不仅是他所认识的最聪明的人,也都是最体面的人。当时,他认为这些情况只是暂时的,是一种中年危机。但,等到了他们毕业25年、30年聚会的时候,情况变得更糟糕了。克里斯坦森教授有个同学因为安然丑闻被关进了监狱。杰弗里·斯吉林是个好人,聪明、学习努力、富有责任心。他曾经是麦肯锡咨询公司史上最年轻的合伙人,后来又成为安然公司的总裁,一年的时间就可以挣一亿美金。在他被判定犯有多宗与安然公司财务丑闻相关的罪名时,整个事业全部被毁。这件事让克里斯坦森震惊,惊讶于杰弗里怎么会犯这种错误,更对错得如此离谱感到震惊。而克里斯坦森在牛津大学的同学也存在类似的情况。有一个同学因在某重大内幕交易丑闻中起到了关键作用而被判有罪;另外一个同学因与一个十几岁少女有性关系而被关进监狱,这个少女曾参与他的政治活动。这个人曾经是被克里斯坦森认为命中注定会事业有成、家庭幸福的人,最终却在两个方面都很糟糕,包括他不止一次的离婚。这些人中,没有人在毕业的时候就想过要离婚,或是与孩子失去联系,更没有人想过要犯罪进监狱,但却有很多人最终走上了这样的人生道路。这是克里斯坦森教授亲身经历的分享,也折射出现实社会很多被认为成功的人,最终偏离了人生轨道。这样的经历,应该是这本书被写作的原因之一。我想这样的案例可以告诉更多人,不要认为事业的成功就是一切,更不能以不择手段的方式获得事业的成功。克里斯坦森教授用自己的职业选择故事,印证了他在商业管理中的理论:成功在你意想不到的地方。他在读大一的时候,就想成为《华尔街日报》的编辑,他非常崇拜这家报社。他的一位老师认为他会是个好作家,但不要去学新闻学专业。所以他去了杨百翰大学和牛津大学学习经济学,后来又到哈佛大学读MBA。在MBA第一年,他向《华尔街日报》申请暑期职位,但没有收到任何回复,这使他备受打击。这时有个去咨询公司(大名鼎鼎的波士顿)实习的机会,他觉得会使他对于《华尔街日报》更有吸引力。后来这家咨询公司承诺如果他硕士毕业后留下工作,愿意支付他第二年全学年的学费。当时的他,穷困潦倒,所以决定接受这份工作。那时想的是,先积累经验,然后再离开咨询公司,去《华尔街日报》。再然后,他发现自己爱上了顾问工作。当他毕业满五年的时候,正决定要做个真正的编辑的时候,一个朋友邀请他一起创办公司。他几乎是跳起来抓住了这个机会,当时还在想,如果告诉《华尔街日报》,他已经创办并经营了自己的公司,一定会是报社更好的选择。1987年,当那个历史著名的黑色星期一股市大跌到来之前,他参与创办的公司上市了。一方面他们是幸运的,在股市大跌之前筹集到了资金。另一方面是不幸的,这个时机太糟糕了,公司股票一天之内就从每股10美元跌到2美元。市值之低,使得没有投资机构愿意投钱。一个前期投资者把手中的股票卖给了另一个风险投资商,这个风险投资商的股票份额足以掌控公司的未来。然后他被迫辞职让出总裁的位置。他失业了。在失业前的几个月,他曾与哈佛商学院的两位高级教授讨论过是否适合成为教授。两位高级教授都觉得有这个可能性,于是他又站到了人生的十字路口。他当时在考虑,是应该继续尝试成为《华尔街日报》的编辑,还是走学者这条路呢?他又与另外两位教授讨论了这件事。结果,在他失去工作的那个星期天晚上,接到教授电话询问是否可以第二天去学校。教授表示尽管学年已经开始,但他们愿意为克里斯坦森冒险,接受他的加入。这样37岁的他先再次成为了学生。在他完成博士学习,成为教授之后,又面临是否要迎难而上,获得终身教授的问题。最终他成为了哈佛商学院最著名的教授之一,虽然有时仍然还会想起《华尔街日报》。他认为谁也不知道人生下一个拐弯处会出现在什么地方。通过以上经历,我们可以看出克里斯坦森的学者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一开始他根本没有打算成为学者和教授,但这并不妨碍他最终成为。在说明这个理论的时候,他又引用了他在商业案例中经常提到的两个:沃尔玛和本田。很多人都认为沃尔玛创始人山姆·沃尔顿是一个有远见卓识的人,但事实并非如此(我认为远见卓识是一种涌现,不可能开始就有,是在过程中逐步显现和认识到的)。最初,沃尔顿想在孟菲斯市开第二家店,因为他认为大一点的城市就要开大一点的店。但最终因为两个原因,他选择了在另一个小得多的城镇开店。一是他妻子明确告诉他不会搬去孟菲斯市;二是他意识到把第二家店开在第一家店附近,更方便分摊运费和送货费。最后,这件事教会他如何制定战略,在小城镇开大店。20世纪60年代,日本本田公司决定在美国摩托车市场占得一席之地。在此之前,美国摩托车市场被少数强大的品牌主导,例如哈雷摩托。本田公司原本的战略是生产可以与竞争对手匹敌的大型摩托车,然后低价销售。事实证明这种做法几乎把本田公司毁了。机缘巧合,小型摩托车受到关注。专门从事邮购业务的西尔斯公司找到本田,询问能否把这种小型摩托放在西尔斯公司销售。本田公司最初反映冷淡,他们觉得这样偏离了原本销售大型摩托车的计划。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本田公司逐渐意识到销售小型摩托车才是在美国市场的生存之道。最终他们抓住了这个新机会。我对这一部分的认识和总结是:人生需要有目标,但最终的机会往往并非最初的目标。我们需要既善于坚持也敢于放弃。当有更好的机会出现时,我们需要及时作出调整。我们需要对自己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学会重新理解和看待自己的目标,找到其中的本质,而不是固守表面和外在。这样就可以顺势而为而又不偏移人生轨迹。拿我自己来说,中学阶段的人生目标是成为一个优秀吉他手,后来变成了成为一个高考胜利者。大学毕业之后沉寂多年,后来想要成为一个能源互联网领域的专家。2018年离职之后,最终走上了现在的路。这并不是我一开始就设想好的,甚至在两年前完全无法想象。我很满意自己现在的状态,并为我的转变感到无比欣慰。我会沿着现在的路走下去,未来还会遇到什么,我持开放心态。我想未来的岁月,仍然会因为我的努力而出现奇迹,就像现在的我在两年之前仿佛奇迹一般。克里斯坦森在书中写道:随着岁月的流逝,大多数人都把梦想丢弃了。我们将就着做一些因为错误理由选择的工作,并且开始接受”从事我们真正喜欢的工作是不现实的“这一观点。有太多的人沿着妥协的道路走下去,永不回头。这种妥协慢慢侵蚀你的心灵。如果你反复研究商业失败的根源,就会发现急功近利的倾向居多,超过了靠努力获得长期成功的倾向。英特尔创始人安迪·格鲁夫说:要了解一个公司的战略,就要看他们真正实施的是什么,而不是看他们说要实施什么。换句话说,要了解一个公司的战略,看他们做什么比听他们说什么更重要。克里斯坦森认为,我们的身后有战略投资框架:我们有时间、精力、才干和财富等资源,并试图用它们来扩大个人生活的“业务”范围,包括与另一半或者其他重要人物之间的良好关系,抚养孩子成长,乃至公益事业等等。不幸的是,我们的资源有限,而这些领域的“业务”都在竞相争夺你的资源。这与企业所遇到的问题一样,把资源用到哪项追求上呢?除非用心处理,个人资源配置过程才能根据大脑和内心的“默认标准”做出投资决策。对大多数人而言,他们面对的危险是会在无意中把资源放在能取得立杆见影效果的活动上,这种现象经常出现在事业当中。他们原本是出于一番好意——想给家庭和孩子提供最好的生活机会,但不知不觉中就把资源花在了从未料到会变成死胡同的某条小路上。他们总是优先做那些能够立即带来回报的事,例如升职、加薪、赢得奖金,而不愿意把时间花在长期的工作上,或者是几十年都看不到回报的事情上,例如培养孩子成长。当他们立即获得回报时,又把这些回报花在自己和家庭追求高享受的生活方式上,如买更好的车,换更好的房子,享受更好的度假。问题是,这些需求很快就会把个人资源配置的过程固定在原地不动——要花很多时间在工作上,不然就得不到升职;我需要升职,不然就······为了有令人满意的个人生活和职业,忽视了另一半和孩子,因为把时间和精力花在这些关系上,不会立刻带来成就感,而快速的职业通道可以。事实上,当你审视许多卓越人士的个人生活时,也经常看到上面提到的生活模式的影子。尽管他们认为家庭对他们来说很重要,但事实上,他们把越来越少的资源放在对他们而言最重要的事情上。这是多么令人沮丧的洞见,也是现实中家庭关系紧张、夫妻关系紧张、孩子教育出现问题的根源。我见过很多事业成功的人,事业对他们来说,是逃避家庭、夫妻、孩子的最有说服力的方法而已。任何一个战略——不论是企业战略还是个人生活战略——都是从数百次日常决定中产生的,它是关于如何安排时间、精力和金钱的决定,是关于如何分配人、财、物的决定。生活中的每一个有关如何分配精力和金钱的决定,都表面了你真正在乎的是什么。你可以尽情谈论自己的生活,谈论有多么清晰的目标和战略,但是如果你投入的资源和你的战略方向不一致,这些谈论都毫无意义。在我看来,这是关于言行一致的现实应用。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时间、精力、金钱都是稀缺的,最稀缺的和无论谁都稀缺的,还是时间。每个人都会受到来自家庭和工作上的压力,要关注人,关注项目。那么怎么决定谁得到什么呢?谁的声音最大?谁给的压力最大?谁最先抓住你?我在和朋友们交流的时候,最喜欢问的,就是时间安排的打算。在什么事情上打算花多少时间,事实上花了多少,这些最终都会在未来的结果中呈现。这本书的观点是:工作能给你带来成就感,但是与家人、好友培养出的亲密关系带给我们的长久幸福感相比,就会显得很苍白。与家人、朋友之间保持长久的亲密和关爱正是我们最开心的源泉,是值得捍卫的。但现实中很多人会认为家里一切都好,可以先放一放,暂时不用投资在这种关系上。这就上当了,而且是个极大的错误。这种关系出现严重问题时,通常都太晚了,来不及修补。也就是说,要建立牢固的家庭关系和亲密的朋友关系,最重要的是投资时间。这种关系表面上看似乎不需要投资时间,但实际情况却不是这样。虽然大部分人都有一个周密战略——要与家人建立充满爱的关系,与朋友建立深厚的友谊,但事实上,人们却投资在一个从未想过的生活战略上,以至于“相识满天下,知交无一人”。有的夫妻离婚了,而且有的人还离了一次又一次;家里的孩子对他们敬而远之,或者孩子被远在千里之外的保姆抚养,孩子和保姆、老人在一起的时间远远多于与父母在一起的时间。他们忽视了要投资这部分生活,而只有这部分生活才能给我们带来最永久的幸福,可是我们无法让时光倒流。人们会习惯于忍不住把资源投资到其他地方——投资到能够带来更快回报的地方。而家人、朋友很少有人用最大声音叫你去关注他们——他们爱你,也想支持你的事业。书中用产品思维去思考人生,还是会给人一些意外收获的。先从奶昔这一产品的洞察来阐明产品真正的用途,奶昔不是用来喝,而是方便人们在开车上班的路上打发无聊。我们要明白自己在生活中被雇佣来做什么工作。大多数人终生都将被雇佣去做一项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做别人的另一半。做好这项工作对于维持幸福非常关键,事实上这也是幸福人生最重要的一部分。现实中的问题是,丈夫和妻子不可能总是说出各自试图去做的基本工作是什么,你的另一半试图去做的工作通常与你认为她应该想做的事不同。许多建立在无私奉献基础上的婚姻之所以不行,通常都是因为这种“无私奉献”——只是想给对方自己想给的东西,自认为这个东西应该是对方想要的。任何人都会猜测另一半想要什么,而不是努力去理解配偶生活中需要什么。一个朋友叫斯科特,有三个不到五岁的孩子。一天下班,发现家里很乱,早餐盘还在桌上,晚餐还没开始做。他的第一反应是,妻子芭芭拉这一天过得很艰难,需要他的帮助。他一句话都没有说,卷起袖子加油干,收拾早饭准备晚饭。当给孩子喂完饭之后,突然想到芭芭拉去哪了?他上楼后发现芭芭拉一个人在卧室。原本以为芭芭拉会感谢他工作辛苦一天,回家又做了很多家务。但,芭芭拉表现的很不安。芭芭拉认为他忽略了自己。他震惊了,他觉得自己很体谅芭芭拉,做了自己能做的一切。事实上,芭芭拉这时最需要的不是他去做家务,而是和她交流。他的做法让芭芭拉感到内疚,让她对自己的挫折感到生气。这个故事很能带给我们启发,花时间弄清楚彼此的期望,比无私奉献重要的多。你费尽心机做到的,对方未必想要。书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一句话是:通向幸福婚姻的道路不只是找到你认为将会让你幸福的人,而是找到你想让她幸福的那个人,她的幸福值得你付出!一件事值得做,才会做好。一个人值得爱,才能爱到老。这部分内容居然举例戴尔的外包如何培养出华硕,稍稍有点偏离过远。不过接下来的部分,就回到了主题:不要把教育孩子这件事,交给了别人。许许多多家长正在对孩子们所做的事情,与戴尔曾经对自己公司所做的一样——放弃了培养孩子能力的环境和机会,只关注孩子们获得的资源,比如知识、技能、经验,与戴尔一样,父母认为自己的每个决定看起来似乎都是有意义的,他们希望孩子们能赢在起跑线上,也相信为孩子提供的机会和经验可以帮助他们赢在起跑线。但是,他们没有让孩子深入参与进去。当专注于为孩子提供资源的时候,需要问自己一些问题:我的孩子掌握了培养新技能的方法了吗?学到发展更加深入探索知识的能力了吗?掌握了从经历中获取经验的方法了吗?这些对于孩子非常重要。我的理解,我们现实中的外包是,父母没有努力花时间陪伴孩子一起学习成长,而是把这样的职责外包给了各种培训机构。这些培训机构收费不菲,于是父母更努力花更多时间工作挣钱,让孩子上更多的培训班。恶性循环。孩子对于成长中的关键事件,和父母的认知是完全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