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两淮地区最后的力量,李庭芝等人坚守孤城,无奈手下开城投降
公元1276年二月,南宋朝廷投降后,南宋在各地还残留着相当可观的地方政权和军队。在两淮地区,夏贵投降元朝,献出了淮西;而淮东的扬州、真州等地拒不奉诏,坚持抵抗。其中李庭芝、姜才在扬州展开了可歌可泣的斗争。
李庭芝是随州人,最早是京湖制置使孟珙的属下,有了实践经验后在淳佑年初考中了进士,又重新投到孟珙部下任职,负责处理湖广前线的机要工作。孟珙对李庭芝很欣赏,看作是继承自己衣钵的人选,临终时郑重向朝廷推荐了李庭芝。南宋于是提升李庭芝为主管两淮安抚制置司公事兼扬州知州,负责淮东地区抗击蒙古军的重任。李庭芝在淮东多次打败蒙古军队,被朝廷提升为兵部尚书,仍兼原职。襄樊战役期间,李庭芝一度被调往湖广前线,是救援襄樊的主要督帅。因为各种原因,襄樊失守,应该负主要责任的范文虎没有受到严惩,李庭芝却被罢官,在京口(今江苏镇江)闲住。当南宋面临生死存亡选择的时候,朝廷起用李庭芝为淮东安抚制置使、淮西策应使兼扬州知州,再次将淮东地区交给了这位老将。
姜才是濠州人,少年时被掳往河北,后来逃回淮南从军。因为勇敢善战,姜才被提拔为通州(今江苏南通市,不是北京的通州)副都统。1275年贾似道出兵决战的时候,他是孙虎臣部的先锋,与蒙古军大战于丁家洲。孙虎臣的部队后来被打散了,姜才率领部分残军撤退到了扬州,就被李庭芝留下来一起坚守共事了。
临安投降后,元朝也派了使者到扬州劝降,结果被李庭芝杀了。元朝以为扬州方面可能是不相信临安投降的事实,就加派使者拿着南宋投降的诏书来招降。李庭芝对元朝使者说∶'我奉诏守城,没有听说奉诏投降的。'后来,元朝押解着宋恭帝等人北上的时候,途径淮东,专门向谢道清要了一封亲笔诏书送到扬州招降。谢道清在诏书中说∶'先前诏谕爱卿向大元纳款。 日久未报。不知你是否明白我的意思。现在我和皇帝都已经臣服大元,爱卿固守扬州,不知是为谁守城?'这回,元朝使者不敢进城,在城下大声地朗读诏书,劝降李庭芝等人。李庭芝站在城头,默默地听城下使者宣诏完毕,没有说话,只是拿过一副劲弩向使者一行人射击,一箭射死一人。其它人慌忙逃走了。
李庭芝不仅不投降,还派姜才领兵截击蒙古北上的队伍,企图夺回宋恭帝和全太后,迎接到扬州来坚持抵抗。蒙古人有所准备,临时改变了路线,致使姜才扑空。
淮西的夏贵降元后,亲自去大都拜见忽必烈。忽必烈希望淮东也能主动投降,亲自给李庭芝写了诏书招降。元朝使者来到扬州后,李庭芝大开城门,迎入使者,然后升堂点将。使者喜滋滋的,以为李庭芝要投降了。谁知,李庭芝翻脸就把使者押上城头,当着城内军民和城外蒙古人的面,一刀砍落使者的脑袋,烧毁忽必烈的诏书。
前线的阿术等人知道,扬州城只能硬攻了。
当时,南宋淮安知州许文德、盱眙守将张思聪、泗州知州刘光祖等人先后投降了元朝。扬州越来越孤立了。
阿术为了避免伤亡,对扬州采取了严密的包围,不仅从水路断绝高邮方向的运粮船,又在陆路拦截扬州的运粮兵卒,杀死宋军数千,完全断绝了扬州的粮草补给。李庭芝只好在扬州城内收集百姓的存粮充作军粮,百姓存粮用完后又命令官吏、将校交出存粮,混杂牛皮、鞠蘖等充作军粮。最后扬州食尽粮绝,城中出现了杀小孩子充饥的悲剧,但军民们依然力战不屈。有部下问李庭芝∶'将来怎么办?'李庭芝说∶'惟有一死而己!'
在此情况下,元朝对李庭芝展开了最后一次招降。阿术派人从大都取来新的忽必烈诏书,特赦李庭芝'焚诏杀使之罪'。这一次,蒙古军中谁都不敢进扬州城劝降,最后挑选了一个胆大的骑马来到城下,先高声喊话,再用弓箭将诏书射到城楼上。李庭芝看也不看诏书,就在城墙上烧毁了。
当时的浙江南部和福建等地,会聚了南宋的大部分残余力量。临安沦陷之前,谢道清封宋恭帝的哥哥赵昰为益王(原封吉王)、判福州、福建安抚大使,赵昺为广王(原封信王)、判泉州兼判南外宗正,命令秀王赵与择等少数几个人保护两位兄弟逃出临安城。当时的局势非常混乱,一行人在浙西山陵上到处穿梭,多次历险,竟然突破了蒙古军队的层层围堵。后来,他们遇到了一支南宋的残军,也就三四十人。在残军的护卫下,一行人在德佑二年(1276 年)二月抵达了温州,为南宋皇室保存了血脉。礼部侍郎陆秀夫、将领苏刘义等人也赶到温州。前宰相陈宜中刚好躲在温州老家。陆秀夫等人就拉他出面,商议起兵复国。
临安城破后,张世杰率领自己的部队逃到了定海,也拉着队伍赶到温州。温州有座江心寺,当年高宗皇帝漂泊海上的时候曾到过这里。当时寺庙中还保留着赵构当年的御座。陆秀夫、张世杰等人跪在御座前抱头大哭,然后拥戴赵昰为天下兵马都元帅,赵昺为副元帅。新皇帝、小皇帝赵是也就成为了南宋残余力量和忠于南宋的百姓心目中的希望。
福州的小朝廷建立后,给敌后淮东的李庭芝很大的鼓励。
当年七月,李庭芝、姜才领兵前往泰州,准备南下抗战(也有说法是召唤李庭芝去福州主持朝政),留下部将朱焕守扬州。阿术忙从围困扬州的蒙古军中抽调出一支劲骑追击李庭芝。李庭芝率领的军队都已经饿得面黄肌瘦的了,好不容易才杀进泰州,损失了上千人。
朱焕的抵抗意志没有上司李庭芝那么强。李庭芝能够断然决绝忽必烈的招降,朱焕却不能。他有个老朋友,叫做陈楚客,已经投降了元朝。陈楚客被安排做朱焕的'策反'工作,还给了朱焕一封忽必烈的亲笔诏书,对朱焕做了诸多的许诺。因为扬州全城都同仇敌忾,有意投降的朱焕一时不敢投降,只好把忽必烈的诏书收好,藏在箱子底下。现在李庭芝走了,朱焕举着诏书,将扬州城献给了元朝。蒙古军进入扬州,阿术俘虏了李庭芝的妻儿。
蒙古军队在扬州也没有屠城。因为根本就用不着屠城,城内到处是饥民和废墟。
扬州沦陷后,蒙古军的主力开始围攻泰州。阿术命人将李庭芝的家人押到泰州城下,向城头喊话招降。李庭芝对家人被俘并不理会,在城内坚持抵抗。不巧,姜才得了重病,不能出战,只留李庭芝一人死守孤城。泰州裨将孙贵等四人瞒过李庭芝,打开城门向阿术投降。蒙古军队进城之时,李庭芝情急之下跳入城中的莲花池自杀。可惜水浅,李庭芝自杀不成,被敌人生擒。姜才也在病榻上被抓,与李庭芝一起被押回扬州。
阿术以胜利者的口吻责斥李、姜二人坚守不降。姜才憋足力气,大骂他∶'胡奴,我就是不降!'
站在一旁的朱焕上前进言说∶'扬州尸横遍野,都是李庭芝与姜才的错,不如杀之!'
李庭芝和姜才在扬州闹市被斩首。李庭芝首先走上刑台,神色怡然。姜才则骂不绝口。投降元朝的夏贵行刑时在场。姜才看到夏贵,怒目而视,咬牙切齿地说∶'老贼,此时此地,你还不愧死!'
不久,真州的苗再成也阵亡了。南宋在淮东残余的土地全部消失了。